间谍小说以及间谍

因为沉迷SS,然后想读间谍小说,从一个节点编织开去,最后形成一张奇奇怪怪的爱好之网。
周末读完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好看的。有英国人那种嘲叽叽的幽默,说苏联的文化参事,“也许是因为他的工作:’已经有三个文化参事了,两个是特务,另外一个的工作只是到海格特公墓替卡尔?马克思送鲜花。”
也有一些情感,我喜欢史迈利对老婆的情感的寥寥几笔,有一种疏离的在意感,他不是不知道老婆真真假假的出轨,当看到她落寞,他还是觉得“但是他心里明白,比尔狠狠地伤了她的心,千不该万不该,这最不该。”
然后听了一个播客节目,谈间谍小说,也很有意思,这位嘉宾特别喜欢冷战时期的间谍小说,因为二战题材更多的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爽快,但是冷战时期则有一种含糊和犹疑,间谍们长期和东欧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人们搞在一起,不免会对自身的价值和信仰产生困惑,然而这种困惑会使间谍工作的基石发生动摇,对面的人他也是一个和自己一样普普通通的人么?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拿着普普通通的工资,想着能普普通通的退休养老?是不是大家只是各侍其主?社会主义的想法有没有可取之处?正邪没有那么分明的时候,作为小说,当然格外好看!
然后我又重新下了一本《柏林谍影》,咩哈哈哈

昨晚上在邮箱里找东西,看到以前10年前写的那些邮件,真是看起来一汪清水一样,那些心思实在是明明白白,透明得什么都藏不住,其实也并没有怀念那时候,只是很客观的觉得,过去了的就是过去了,成长也好生活也好,就是越来越灰色的吧?
早晨和shu说那时候的MSN,多少人的心事在不断变化的签名档里,多少人的故事在签名档里被发现,改签名档的时候多少人想的就是那个特定的读者,还真的蛮有意思的呢。我记得刚认识237的时候,他的签名是“至少我还拥有你化解冰雪的容颜”,我也记得我自己用过的“轻轻说声,漫长路快要走过”,我还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博客里有一个类别叫做“水晶珠链”,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另一个博主穿了一双尖头皮鞋,男同事问她,真的能把脚指都伸到尖尖头里去么?记得很久以前偷窥的另另一个博主她妈烧的茄子异常难吃。。。啊,真是莫名其妙会记得很多莫名其妙的事情啊!
打开一个文档,是googlereader订阅关掉的时候导出来的订阅的博客们,简直把自己吓一跳,当初订过那么那么多博客,有一个类别叫做热闹的地方,订阅了一些那时候我颇为喜欢也颇为热门的博客,比如最好金龟换酒和东东枪等等,但是还有专门有一个归类就叫偷窥,极为庞杂,从默默喜欢的博主到前男友的前女友,各种各样的博客少说也有四五十个。。。
好怀念这些博主,这些博客里90%都已经再也打不开,我觉得吧,我真的觉得吧,当初真应该看到有意思的就贴在txt上留存的,博主可不可惜我不知道,反正小读者我还是觉得挺可惜的。。。
说起来热爱偷窥人家的博客和喜欢间谍是一脉相承的吧?

想得开

前两天在B站搜索“念故乡”,看到有个洞箫版,想想这个东西原本是英国管,大概洞箫也蛮合适,点开来听了之后觉得吹得不太行,又看到侧面有这位弹的古琴《洞庭秋思》,点开来听&看,觉得右手太没力,弹的太软了,音这么软的出来,左手吟猱再怎么好都没用,完全就是无根之木。然后吧,我又在想,《洞庭秋思》我还会不会弹啊?想想好久没弹过琴,又想想去年沉迷水彩画,好容易有一丢丢进步,现在估计全退回去了,因为今年以来沉迷学英语读同人,弹琴和水彩都丢在一边,说起来弹琴根本就是西西弗推石头,永远没长进。
为了有长进,是不是应该坚持去练习呢?可是时间就这么多,要上班要干活,根本不可能把这些事情兼顾起来。我就很想得开的想,弹琴也好,水彩也好,本身就是为了快乐,弹的时候画的时候开心到了就好了,根本谈不上坚持,就好像看美剧,不看了就不看了,总不见得还有人会遗憾自己没有坚持看下去咯?
虽然我也知道,之所以会这么想要有一些长进,是内心里觉得,如果弹到某一个程度,应该会有不一样的开心,就好像山顶的风景就是和半山腰不一样,但是想的开一点,不要执着,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实在没有进,那就。。。算了吧!不要搞业余爱好还要搞出KPI~~~~
啊!我现在可真是擅于接纳自己啊我,欣慰的摸摸自己的小脑袋

最近想读的东西很多,《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读了一个开头,很好看的样子,间谍们不仅要搞外勤,还要搞办公室政治,毕竟也是公务员啊他们!看到一个苏联商务代表团有个家伙夜夜流连酒吧,英国间谍想着要不要去招募一下,然后暗中一观察,发现这家伙在酒吧坐的位置看似不经意,但都是英国间谍如果自己选座位一定会选的位置,额。。。同行咯?!
因为中文版估计是没戏了,下了一本罗琳的《Lethal White》,可是英文版巨长无比,很可能我严重高估了自己
一篇叫做《Life, Interrupted》的同人开了个头,文笔成熟而稳,似乎不错~~
说起来,今天还读了一个短篇《The Pawn》,写在混血王子刚刚出版的时候,上下两篇,一篇讲的是SS发现老伏认为预言里的孩子是Lily的儿子,非常无助+恐惧+不知所措+别扭的去求AD保护Lily(而且还已经求过老伏),一篇讲的是Lily死后,AD去找SS,让他一起保护波特。比《死亡圣器》里的情节更温和一些,说起来原著里在山顶上大风里,SS跪倒在AD脚下这种情节倒还蛮同人的类!这篇文看的非常令人吃惊,作者居然能在那么早就写出《死亡圣器》里的经典情节,而且竟然有一种感动,往小里说,是觉得SS这个人物有自己的逻辑,虽然罗琳创造出来了,但是这个逻辑是可以往下走可以预测的,而不是全靠作者拍脑袋,往大里说,会觉得仿佛真的有一个魔法世界呢!

乡土气息

最近很忙,去了两次浙江某地,充分的再一次的很肯定的见识了该地官员的。。。不讲道理和赤果果的威胁恐吓,要记一笔!

上周五开了一天庭,开得非常顺,迅速的抓到对方陈述的漏洞,迅速补上一刀,默默的对自己的反应速度很满意。怎么说呢,在这种状态下开庭,整个人就会生理性的很兴奋,也许这种状态就和运动员比赛的时候肾上腺素飙升差不多?
后来和老板聊天,老板说我最近气势比以前强硬不少,咩哈哈哈,暗自开心一下下,但愿真的有变强硬呢!

因为周日老清老早去浙江某地,所以五点多起床六点出门,在高架上看到粉红色的天空,看着太阳渐渐在高楼间升起来,有一种,啊,我还真是很忙啊的充实感~~~

杨小恒考级又没考出来,据说出来的时候哭了一下下,我问shu说,是积极主动哭的还是被你批评了才哭的?他说算是积极主动哭的,我说然后呢?然后痛下决心好好下棋?他说并没有,然后回来下楼玩,玩到不想回家。。。好的吧
说起来,我觉得女孩子去围棋蛮好的,或者说不一定是围棋,而是家长应该带着去学一些竞技类的项目,就是要争抢,赢的难看也是赢,而观赏性的活动就。。。以后自己真的有兴趣再去自己学吧~~~

路上在听彭广林的古典音乐奇幻之旅,讲到舒伯特,那叫一个困啊,排山倒海袭来。后来想想,为什么一定要按顺序一课一课听呢,不要这么为难自己嘛,就跑去听东欧的部分了,啊,讲到斯美塔那,《我的一生》一出来,就觉得咦,好像醒了。然后听到彭广林讲,这个乐章是多么充满了乡土的味道,我就。。。恍然大悟,搞了半天我果然是土人啊!
然后讲到伏尔塔瓦河,吸收了民间音乐什么的,讲完斯美塔那,讲德沃夏克,《自新世界》的第二乐章出来,我又被镇住了,真是好听啊,那么愁,彭广林说,带有原住民音乐和黑人灵歌之类的元素。
想起之前听老柴《如歌的行板》简直过耳难忘,查下来也说是采用了俄罗斯民歌的曲调。
综上所述,我还是真喜欢各地的乡土气息啊我
早晨起来和shu说,满脑子都回荡着《如歌的行板》,shu说,民族风是这样的呀,来来来快点回想一下《最炫民族风》,马上换个魔音,还绕耳三日不绝,这人真是大坏蛋。

忙啊忙

自从过完摊在家的国庆之后,真的是忙到不行,时时刻刻都觉得有一大堆事情没有做,而我在读完《Matilda》之后,自不量力的下了罗琳的《Lethal White》,显然还躺在kindle里,一点没看呢。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看了一篇同人的开头,非常好笑,战争处于胶着状态,两边都无甚激情,连食死徒都开始厌战了,SS摸鱼的做着间谍工作不想上班,HG在学校出不去想到学生难搞就头大不想上班。。。啊!真是契合我不想上班的心情啊!

杨小恒最近会了很多成语,说到度日如年,我造句说,比如上班就是度日如年,我问她上学呢?她笑嘻嘻的说,我上学啊,是争分夺秒!想了想又说,吃午饭的时候尤其争分夺秒。。。
好的吧
我问shu,你说她真的那么爱上学还是主要是爱看妈妈抓狂?他说一半一半吧。。。
这位小朋友,从国庆假期开始的第二天每天就和我说一遍,假期又少一天,已经进入尾声了哦。。。

放假前最好笑的事情是和老板以及另一个同事三个人聊天,我说我前几天去和客户吃饭,客户大谈国际形势,我就埋头吃椒盐排条。。。又哀叹了一下,社交性吃饭好难哦,她说,你年轻,过两年到我这个岁数说不定就好点,我还没开口,老板抬头看着我说,一脸认真,说,我劝你一句话,放弃吧,我都这个岁数了也不行啊。老板又说他自己因为每次都靠吃东西掩饰尴尬,结果每次饭局最后都很撑。
啊,人家社交小能手,因为忙着说话社交,应该是每次饭局都吃不饱吧
然后说起瓜子,可以占上手和嘴巴,有个地方聚焦眼神还不撑,我接口说,橘子也是个好东西,这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可以慢悠悠的剥开,慢悠悠的把筋筋络络清干净,慢悠悠的一片一片吃,可以吃很久!结果话还没说出口,老板道,橘子你可以,我不行的,慢慢的剥筋络也太小姑娘了。。我就快笑得不行了。。。老板啊,你也考虑过橘子咯?!

国庆在家看掉了《网:阿加西自传》,好好看啊。男人们啊,真的都很怕秃顶诶!说起来,几乎就是心智尚不成熟一个孩子,靠着一场一场的球赛,就功成名就,那种心境或者迷失还蛮难以想象的。看到他说“我已经将父亲——他的焦躁、他的完美主义、他的愤怒——内化于心。我再也不需要父亲折磨我了。从那天以后,我开始了自我折磨的征程。”真是印象好深。
还看掉了《Matilda》,看的很认真,一个字一个字查单词的看法,希望可以提高一下英文水平,看完之后去wiki查Doald Dahl,然后又七七八八看了点有的没的,啊,我居然也是可以稍微看英文wiki的人了,感觉可真好啊!

精读英文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帖子,我觉得说得对,能看懂情节和完全看懂无压力之间是一道巨大巨大巨大的鸿沟。脑子里能够形成出准确细致的画面,并不是靠上下文猜,如果靠上下文猜,脑子里永远是一个带有马赛克的画面。
然后我就想,如果真的要读懂,光靠大量的泛读应该是不够的,所以我就想,应该要精读几本书,每一句都真正读懂,挑了杨小恒的《Matilda》。作者是Roald Dahl,虽然是童书,每页也差不多有2-10个不认识的单词,尽量查英英词典。目前读了三分之一,还没有太多感觉,但是晚上翻翻字典读读书也蛮开心的,不求快,也不求什么突飞猛进。
还买了本《flipped》,因为写帖子的人觉得这本书很不错,而这本书也算是读完的第一本英文小说,当初读的时候磕磕绊绊,我觉得也就能懂个60%最多了,准备再泛读一边然后精读。
读完这本,说不定再去精读纸质版的哈利波特。
就这么读啊读啊,学习啊学习啊,说不定过个五年八年,英文也会变好的吧?然后我就是一个英文还够用的40岁中年阿姨了!
虽然我昨天试了一下deepl,居然它连翻译的小说都甚是可读,吃惊之余不免想,为什么还要吭哧吭哧学英语呢,但是自己会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吧?

终于啊,终于要国庆假期了!我今天晚上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掉,然后过一个吃吃喝喝看小说的国庆,锵!

索芙特

最近事情很多,很杂,而且工作上似乎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事情,平平淡淡打官司,平平淡淡的改合同,平平淡淡的接电话打电话,说起来经常在快下班时候收到顾问单位发过来审的合同,shu笑说,因为顾问单位的法务也拖延啊,不到下班前根本不想处理。。。好吧,有道理!

有一天下班,刚刚下过雨,共享单车上都是水,拿出餐巾纸擦坐垫,餐巾纸上有一种很熟悉的味道,仿佛是20年前的索芙特木瓜美白香皂,然后我就回忆起那时候紫薇格格充满胶原蛋白的脸。气味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无法描述但是那么清晰,仿佛能够穿越时空。
后来搜了一下,索芙特这家公司居然还存在着,以及居然还在卖着木瓜系列。。。
上周在家读完了《Born a Crime》,能读懂九成以上吧,也许英文水平真是有所提升,很高兴。其实我对崔娃是完全不了解的,也没有看过他的节目,因为在微博上偷偷关注的一个姐姐推荐,才找了这本书来看,确实还挺好看的。某天半夜三更读到他重新找到他生父那一段,那么复杂的情感,夹杂了如释重负、时不我待、不知所措。还有很多故事让我印象深刻,那只奇奇怪怪的小狗,初次喜欢一个小姑娘,在学校里做生意,面对他暴力的继父时候的巨大恐惧等等。抛开内容本身,这本书对我来说,很惊喜的一点是,读懂了不说,而且还能记得具体的一些细节,不再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

在魔药群和小姑娘讨论《Beyond 84 Charing Cross Road》这篇,开始HG和SS写信的时候,HG并不知道simon就是SS,但是读者知道啊,会注意到信里傲娇之下的苦涩,寥寥几笔,掩藏在嘲讽之下,非常有意思。比如说到朋友,他说“I have had acquaintances, colleagues, superiors, enemies and even business associates. Until now, I don’t believe I’ve ever had a friend of any age in the last twenty or so years. I did have one once. A childhood friend who died before her time.”
说不定会捡起来再读一次~~
说起来和魔药群的小姑娘们聊天好开心啊,因为兴趣爱好认识的可爱的网友这种事情就是令人十分快乐!难怪我喜欢这篇《Beyond 84 Charing Cross Road》。忽然想起很多年前在苏州的酒店里读完《根西岛文学与土豆皮馅饼俱乐部》,酒店的沙发和窗外的金鸡湖历历在目,啊,好久没出过门了呢

这周读完了另一篇同人,十多万字,很长,有的地方也还蛮有意思,但是后面笔力就不行了,最后20%我就草草翻过,连伏地魔是怎么死的都没认真看了,很多同人都是这样,这俩人的关系一旦建立之后,就迅速不太行了,而且有的时候我觉得吧,有的文似乎能看得出来作者年纪小,写的是想象中的大人,这种时候就不会特别喜欢了,还是喜欢看成熟的作者,啊!

准备去读何伟的埃及了,希望可以读懂!还准备去读《To Kill a Mocking Bird》,以及试着听听看AR读的《还乡》!
前阵子还读了一点点阿加西的《网》,我这种连网球比赛都几乎没看过的人,都觉得似乎非常好看,然后就赶紧高高兴兴的收起来,准备等国庆买好奶茶,舒舒服服窝在家里过一个幸福的假期!地铁上就刷刷同人,读读《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就好了~~~

危险关系

想要读这本书当然是因为AR,据说他当年的舞台剧十分迷人,演了无数多场,在B站上看了一点片段,虽然还挺有意思,但我不是很爱他留胡子的扮相~~
然后查了一下原著,似乎是一本非常有名的书信体小说,影响力巨大,故事梗概豆瓣说是这样“描述巴黎社交圈红人梅尔特伊侯爵夫人和瓦尔蒙子爵,这两位情场老手都发誓不再受爱情束缚,只愿游戏人间。美丽迷人又工于心计的梅尔特伊夫人,让瓦尔蒙去引诱自己前任情人杰科的未婚妻赛西尔以报复杰科的负心,而瓦尔蒙却正准备对善良忠贞的都尔薇夫人发起进攻。”
下了一本电子书,翻了一翻,似乎蛮好玩的,作为一个日日忙于工作的小青年,看到这俩人不事生产全职专心搞异性,简直有一种微妙的喜感,魔药群的小姑娘说是“感觉他们把这事当作正儿八经的庄重的任务”,实在太对了。梅尔特伊和瓦尔蒙,因为这俩各自身怀绝技,这种绝技又没有观众,只能互相切磋并不断精进,而且这俩互相之间还有一点情愫,说不定会继续看下去~
不过看着这些人费这么大心思就搞个异性,好像多少也会觉得有这点心力干点啥不好啊!

最近还在读《Born a Crime》,读了10%不到,不知道是不是有原版哈利波特和十几万字的英文同人打底,居然觉得挺好懂的还。
前几天说起彼得潘,我一直觉得彼得潘有一种残忍,想去搜搜看彼得潘的评论,中文网站翻来翻去没什么东西,就去看英文wiki,觉得,真的是不一样啊,真的是好看啊,然后想起15年前273小朋友和我说的话,想要学英文不如看wiki啊,超好看的,点点点一天就过去了。。。现在在搞一个伟大的工程,拜托shu把整个英文wiki下载下来,变成脱机离线版!

前两天翻了一遍《顿悟的时刻》,原本对于新概念作家本来是一点点都没兴趣的,不过这本写的还蛮好看的,第一辑尤其好看!值得记一笔的是关于“命名”,从银角大王说到“可以得出一种解释,那就是魔鬼最恐惧的是他们的名字被叫出来。因为他们作为超越现实的某种存在,最大的威力来自他们诞生于人类混沌的意识和对未知的恐惧。”当然会想到you know who,那个从名字到肉体都模模糊糊的但令人恐惧的人啊!
不过我也是搞不懂,他当初嫌弃自己的名字汤姆里德尔太普通,才取了这么炫酷的名字伏地魔,然而还不许人叫,那炫酷的名字意义在哪里嘛?!
另一个地方是关于“冲突”,“只有对手强大,才能凸现主人公的强大。爱波这个人物的强大,也使弗兰克的反抗更有力量。”“(《斯通纳》)整部小说,我们都在斯通纳的内部,它激烈而动人,但同时它也是狭隘的。它的狭隘来自单一的价值判断,也来自作者对于主人公的过度保护。”这里我很同意,当初读《斯通纳》时候就觉得有点他老婆这个角色立不住,感觉非常单薄,其实这种单薄也会削弱斯通纳本身的丰富性,还是蛮有意思的

还有啊,人文社的译者把Spinner’s End,翻译成蜘蛛巷尾,也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超级忙碌的一周之后的同人读后感

以周三为例,上午跑了三个地方,下午见了两拨人,不过就这么忙的情况下还在路上刷了一下微博,正好看到有人说小天狼星的同人文,然后我就在想,我好像对小天狼星啦,莉莉啦,詹姆啦,都没啥兴趣,想了一下,我觉得吧,大概我就对这种人人都喜欢的,备受欢迎的角色没兴趣吧,也不能说他们的痛苦就不是痛苦,但是这些痛苦对于读者我来说总体上是非常隔膜啊!

有时候会和魔药群的小朋友一起聊同人,觉得还挺有意思的,有的地方是聊着聊着就觉得更清晰了。前阵子重读《双重人生》,依然是很喜欢。为了让SS不像原文里那样挂掉,作者设定是SS在老邓的要求下,花了很多年配制了重生剂,让HG随身带着以备必要的时候给哈利喝掉,以免哈利在拯救世界之前自己挂掉。说起来要花这么长时间配重生剂,和薛宝钗的冷香丸差不多了都~总之,在尖叫屋棚那一幕,看着SS血流不止生命慢慢流逝,甚至还对她说了“I love you”,一听这话,HG就觉得他肯定是觉得自己要挂了,不然断不会说。HG就把珍贵的重生剂给了SS,然后SS就活过来了。
活过来的SS第一反应是懵,随即是愤怒,非常非常愤怒,觉得这都是为什么啊这,本来以为我都还清了,现在我居然活了?!那这么活了如果哈利因为没有重生剂挂了,岂不是这么多年功亏一篑,于是很生气!何况未来怎么面对凤凰社啊,未来岂不是黑白两道都要搞我,这么崩溃的生活啥时候是个头啊等等,依然很生气!我觉得愤怒在这里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表现。而HG的第一个反应是,惨了,他不会再信任(trust)我了。这里的信任不是指相信她不会背叛不会伤害他,而是指他觉得她靠不住,不值得托付。

这个地方我认为非常值得说,对于HG来说,SS的信任某种程度比爱更重要。然后就要引申出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信任和爱的问题,爱是不是包含信任,我觉得是不包含,推到极限,就是父母对幼儿的爱,包含保护甚至包含献身,但是不怎么包含靠得住,值得托付这样的信任。 如果是HG和罗恩组CP, 可能罗恩的保护感,对HG来说很美好。但在这种年龄和阅历明显不匹配的CP里面,SS作为老师已经天然带有了一部分保护感和教导感,所以对于HG(尤其是HG这种性格禀赋),能让SS觉得她关键时候靠得住,这种认可对HG来说就尤其重要,也特别害怕失去。(关于HG担心不被trust除了这一幕,前文也是有其他地方体现的)
所以在那个点上,她看到愤怒的SS,第一反应不是惨了,他要不喜欢我了,而是惨了,他不再信任我了,我觉得啊,这篇文对于这种两个人关系的点都抓的特别特别准而且非常令人信服。

同人啦,言情小说啦,也是有那种世事洞明的成熟文和那种甜甜宠宠的幼稚文的区别的!有的成熟文写的啊,真的是蛮好,很能耐得住琢磨~~~

最近在做beta的魔药课,也是《双重人生》作者的文,我觉得也非常好,当初只看懂了六七成最多了,在做beta跟着逐字逐句读译文对照原文的过程中,有很多新的想法,也很有意思。这篇的故事和廊桥遗梦很像,基本上就是HG中年危机为了散个心,就报名参加了一个魔药课,没想到碰到SS也来参加这个课,俩人就一起聊魔药,然后稍微交换了一下近况,就春风一度的上了床,然后SS觉得这样不行,写了一封信之后就离开了HG,这篇文也非常成熟。
疲惫中年妇女重新体会到青春的悸动其实对于女作者来说应该不是难事,SS多年之后遇到故人,不用解释前因后果的轻松和熟悉,一点就通的默契和愉快,甚至包括年轻的肉体,快快乐乐的上个床也不难理解,但是为什么SS会决定离开,我觉得非常妙的一点就是,作者埋了很多伏笔并且最终给出来的答案是,SS认为属于自己的生活且不再有秘密不再需隐藏的生活来之不易,他不愿意再背负秘密,做HG的地下情人什么的,也不愿意再被控制(“I cannot take your marriage as my newest master.”),爱和快乐固然珍贵难得,但是真正自由的生活/心灵更重要。一个清醒的,挣扎的,最终决定不让自己再次陷入泥沼的SS。不仅非常合理,而且动人。

还在读《Beyond 84 Charing Cross Road》,这篇文非常是我的菜,本身我对于书信往来调情这种文就很有偏好,加上这篇文的设定我也喜欢。一开始是SS化名写信给书店经理的HG,搜罗各种魔药书,为了解决自己实在是睡不好的问题,后来实在没办法,坦白给HG,让HG一起帮着想办法,结果HG发现,SS之所以常年做噩梦,是因为当初老邓为了更好的控制SS,给他下了咒,让百合同学在他心中永不褪色,还时不时根据老邓的需要在他梦中出现以强化控制。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要不要研制解药,毕竟百合已经如是这般的在他心里二三十年了,如果有了解药,是不是百合就不会再出现在梦里,自己是不是就一无所有?同时,他也很怕自己对百合那么真挚的感情居然是药效!总之SS非常挣扎。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是伤到过HG的,HG也非常挣扎,要不要握住SS的手,即使可能只有友情?是能搞就搞一会,有的搞总比没的强,还是趁自己没有遍体鳞伤赶快跑路?这两个人的挣扎都非常好看,以及前面还没发现噩梦原因的时候还没开始挣扎的时候俩人有几幕是一种令人心醉的绮丽
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的英文很难,如果不是有译文,肯定一点读不懂,是打算要再读一次的文~~~
真的好高兴能读到这样的文,读同人真的使人快乐啊!

翻译

我上的那个同人论坛里,有很多人会翻译一些英文同人。在我如火如荼读英文的时候,有一个姑娘说向作者要了授权,准备翻译一篇叫做《现代高级魔药制作》的文,问有没有人愿意做beta。虽然这篇文我当时读的时候也就看懂个七成吧,而且是一个完全廊桥遗梦式的故事,但还算是挺好看的,尤其是结尾,同人文很容易写着写着就弱掉了,但这一篇的高潮反而在后面。之前和这位姑娘聊过几句,所以就自告奋勇去做beta,然后还有一位小妹妹(后来知道真的是小妹妹啊!估计比我小一轮吧)也报了名,于是我们一人做单数章节的中文beta和双数章节的英文beta,一人反一反,建了一个微信小组,名字就叫做“现代高级魔药制作”,每次这个群有消息在闪,就很开心,最喜欢这种在工作和日常以外有一种秘密生活的感觉了!

我想说的点是,最近我终于有一点点搞懂为什么有人会喜欢翻译了,以前我是完全不能理解这件事的。有一些事情是理论上我知道它很有意思,但是我不觉得,比如说打游戏什么的,但是翻译,是一种理论上它有意思在哪里我都不知道的事情。居然现在可以懂那么一点了。不仅仅是说看到喜欢的东西希望有更多人看到,而是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会有一种有框架的创造感和目标感,是还挺有意思的。
我们小组翻译的这篇文,最后有一封信,我这种英文渣都觉得简直是过目难忘,所以还挺期待翻到这一章的呢

论坛上有一篇我蛮喜欢的同人的翻译,因为喜欢,还特地去读了英文,英文也很好,还没有读完,但是我先把论坛上的文字复制下来txt了,网络数据啊,很容易灰飞烟灭啊,真是充满了不安全感

以及,前两天扫了一眼《Fifty Shades of Grey》,翻了三分之一吧,确实实在是太太太傻了,男女主角都一副智商堪忧脑子不太好使的样子。。。

又以及,上周六大学室友们聚会,事先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大家居然齐刷刷都背着帆布袋子,按理我们这个年纪或者说工作家庭状况,应该是一色LV吧。。。所以看到大家齐刷刷的帆布袋子,真是觉得蛮开心的类
然后我穿了牛仔裤+大领口背心,其实我也是很难得这么穿,结果前后脚到的两个同学分别拍拍我说,哎呀,我好久没穿这种衣服了,肩膀要保暖的。。。简直要笑S了,果然是中年人的我们

天涯棋客

前阵子《人物》出了两篇报道,围棋界唯一对九段夫妇,在微博里颇有一些我关注的人在转,我这么不懂棋的人都觉得确实写得很迷人,惊人的技术和职业追求、爱情、师生情谊、友谊、对手之间的惺惺相惜,无棋可下的辗转反侧,通通都有一种传奇感,还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时代的绝唱之类的感觉。
对于一个智商普普通通,专注力普普通通,一百样都普普通通的我来说,这俩人完全都属于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就觉得世界上有这样的人们就很好啊!就。。。不按照一般意义的成功去处事就是有吸引力啊!

《人物》的文章里采访韩国女棋手说“她给了我们可以和男棋手一决高下的自信,她给了我和崔精在内的后辈棋手巨大的勇气和希望”,特别有感触,这种事情吧,男小孩是不会懂的,十分厉害的女科学家,十分厉害的女运动员,十分厉害的女律师,十分厉害的女企业家,能够带给女小孩的鼓励,榜样这种东西说起来好像很虚,但有和没有是截然不同的。

说起来,九段的女棋手年近六旬依然在赛场努力,九段的男棋手在教小朋友下围棋,性别如果反一反,就完全没有这种传奇性了。这个世界上,单纯衷心的欣赏老婆业务能力的男的真是还挺珍贵的。

然后我就孜孜不倦的去找了他们的《天涯棋客》来读,颇好看,非常真挚。很多地方有那种80年代特有的欣欣向荣感。
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首先当然是女棋手被歧视,其实还蛮少见在出版物这么直接说的,比如说:“刚开始赢男棋手的时候,有些棋手不习惯也不自在”,“想离队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和我水平相当的男棋手,他们参加世界比赛的机会比我多,这可能因为我是女性,一些完全由队里安排的比赛自然不用说,就连富士通这样的比赛,对女棋手来说,机会也差了很多。”“我的机会还远远不如那些水平和我差不多的男棋手。”后来,到了上海队“其实这些杯赛,棋手只要具有六段的资格就可以参赛,所以我报了名,但国家围棋队就是不批”
一方面是女的被歧视,一方面是体制内那种想搞人的那种熟悉的搞法,真是。。。令人窒息。。。有一句说到“那就是我想回到职业棋手的行列,我想和铸久在一起”很简单的愿望,直白的落在纸上,但是就觉得有一种力量
还有个好玩的地方,她被邀请去日本电视台做节目,担任围棋讲师,讲吴清源的围棋思想,是一个还蛮不容易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结果她听说,每次讲棋都要换一身衣服,就立刻想打退堂鼓了,觉得麻烦S了。他和她说,能够去做这样的节目是很不容易的,但是他也能理解她,所以又说“如果你实在觉得为难,那就算了”我是觉得配偶支持但是不push真是一桩幸福的事情啊!后来问题还是解决了,因为电视台的人说,没必要啦,衣服换个一两回就行了,哈哈哈哈
他写的部分也好看,很多很多细节,都很有意思。说起来,他在美国的时候比在日本的她可是难太多了。

有一章是他俩一人一段,写两个人的故事,也很好看。
印象最深的是一段三峡事件以后,她已经交了离队报告,人要走了,很暗淡。在小组赛第二轮他俩相遇。她之前是一个对棋非常非常坚定的人,从来不让棋,每一盘都认真对待,就是这样,那时候也想着说随便下下算了。一来是觉得下棋没希望,身心俱疲,二来是和他走得比较近了
比赛前一天他来找她,和他说,明天这盘棋,我们俩都要好好下。你就要走了,以后我们在一起下棋的机会不多了。
看起来也并没有说什么,但是她就觉得他懂他的意思了,(而且我觉得显然也是他看出来她的状态不怎么样),想一定要全力以赴,要对得起围棋也要对得起自己。
结果第二天,他西装革履打着领带,整个人精神抖擞,她特地穿了一件漂亮的新毛衣,面对面坐下来,她觉得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觉。她说“这件事之后,我对他更加敬佩了,他对待围棋和朋友的态度,和我的理想和信念是一致的。”
这一段看起来很平淡,但还蛮打动我的,其实还蛮言情小说的诶,而且是我喜欢的那种两个人互相很懂又没说破桥段诶。

另外,看他们写日本围棋界偶尔带到的那种论资排辈的气氛让我这种很不懂的人都觉得他们肯定越下越不行,论资排辈对于任何行业都没前途啊没前途。

看完文章,我就行动力超群的给杨小恒报了江老师的围棋课,昨天开始就已经去上江老师的暑假围棋集训了,啊,九段诶!啊,传奇人物诶!我由衷的觉得吧,住在魔都就是好啊!
又话说啊,我要不是觉得自己智商不够,也很想学一学呢!
我是一个连输杨小恒四盘五子棋的人,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