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了,我大概真的年纪了

这是好几天以前写的了,随便补齐了一下,以及,我是正式党员了!

一直听说《东京爱情故事》是经典,前几天找来补课,看了两集,觉得应该不会再看下去了,因为我居然不怎么喜欢莉香。天哪,莉香也,人人都喜欢的莉香也,笑起来真的很好看的莉香也,但是我还是觉得她好作啊。我不喜欢很作的小姑娘。你说,你明明喜欢完治那为啥要帮他向里美要电话呢?要了电话也算好人好事,你为啥要送他两张票让他和里美去呢?算你是活雷锋吧,可是人家俩人刚坐下来,你就蹭蹭蹭的出现鸟,还要硬和他们一起去吃晚饭,小同学,你这都是图点啥啊?如果我是完治应该会很无奈吧。和完治是同事,工作就是工作,不开心就关人家电脑啊?也不管人家存没存盘。你关了就关了,就姑且认为完治昨天惹了你,你很爽的报复了。那你为啥又熬夜帮人家做那份工作呢?拜托,人家只是你同事而已啊!对待同事不应该是这样的吧?另外走在路上把鞋子扔到树上去究竟有什么美感啊?!我只是觉得,追男生不是这么个追法儿,我心目中美好的追求是诚实又有分寸的。总觉得莉香干的事儿吧,太不讨喜了
顺便,在第二集里面,完治问她说公司的传言,说她和她部长神马的,她说我不知道传言是怎么样的,但都是真的。完治说他有家室也,莉香说我知道可喜欢了又怎么办呢?完治说个么你意思是只要喜欢了,就可以随便上床咯?莉香一杯水泼过去鸟。。。于是我到底也不知道她和部长上床了么有。。。我只是泛泛的觉得因为喜欢就和有家室的人上床这种价值观是我不能接受的,我还喜欢钱呢,也不见得可以理直气壮去抢银行吧?!

前几天看《战争风云》,面对帕米拉爱情的时候,帕米拉说“噢,亲爱的,既然你问我,我脑子里想的是你和我欺骗她,体面地、谨慎地,还要和蔼地,等到你腻了,我就回家。”,中间balabalabala,然后亨利说“我没有说我不能跟你结婚,让我们说清楚。如果我能爱你达到背着我妻子和你发生关系的话,就是说我已经爱你爱到可以和她提出离婚的程度。对我说来,伤害是一样的。我不懂得你所说体面和蔼的欺骗是什么。它有一个恰当的名词,我不喜欢这名词。但这一切都来得太快了,帕姆,现在你必须离开莫斯科。唯一的地方是去轮敦。这是常识。”这对话当然是为了塑造亨利绝对的正面形象,而且成功了,作为读者,我喜欢这种克制,并且觉得克制是有美感的。对于出轨这件事,虽然精神出轨就已然是出轨了,但是我觉得身体更是一个门槛或者一个标志,因为人很难控制自己的思想,但是控制行为则界限明确得多。而且,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思想啊,这样影响来影响去就麻烦死了,只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吧。。。虽然罗达在和亨利提出离婚之前就和柯比上了床,看书看到这里我倒完全不觉得讨厌,还蛮能理解她心路历程的类,毕竟看小说又不是学习道德标兵,这里面(如果说莉香和部长上了床的话)的重要差异就是,罗达只是一个重要人物,不是作者塑造的绝对正面形象或者说完美主人公~~~

忧愁的黄昏

一直觉得黄昏的时候人会很脆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没着没落,连言情小说里都说“你可知道,我总是在日暮时分,书影与书影之间,宁静的悲哀里,最想念你”,最近才发现这还真不是我们这种受过教育矫情的成年人才有的,这个小小小小baby都会在黄昏有情绪呐,就是传说中的十分难以安抚的黄昏闹!!!摊手~~~~

政治不正确
我们家小娃有时候看着很灵动,有时候又不大好看,说一句十分政治不正确的话,我总觉得她看起来很可爱的时候会爱她多一点,吱哇乱叫扭来扭曲又不太可爱的时候就少一点,这和传说中的无条件的母爱好像有点差距哦?但是爱这种东西吧,又不是只有0和1之分的,应该是100分制吧?比如说很可爱的时候爱是90分,不太可爱的时候是80分之类的?努力往政治正确那边靠的话,似乎我可以努力解释成,爱是一种没有程度变化的底色,是一种不管怎样也不能丢下TA的情感,而那些多多少少加加减减的只能理解为喜欢和欣赏。可是喜欢和欣赏也同样重要啊,没有喜欢和欣赏的爱好像有点单薄或者说令人愉快度有点低?其实我想到的是,如果我对娃尚且如此,男女之间大概更是这样吧?努力从外表到心灵的提升自己当然未必会得到意中人的心,连牛奶巧克力和草莓蛋糕都不是人人喜欢的也!但是如果浑身全然没有一个闪光点的话,似乎就更没戏吧。。。以上,我就是随便讲讲政治不正确的话

粒粒皆辛苦
前几天看到一种高汤的做法,搞得我很心动,大意就是用母鸡、火腿和猪肉死命煮,头道汤倒出来,冷了会略有点胶质,放在小冰格里冻起来,当味精使,然后再加水,二道汤就分几份,当做一般的高汤用,下个面啥的,而头汤也可以在烧豆腐的时候用用啦,上汤蔬菜的时候用用啦,甚至调个鲜美的蘸料啦,还可以兑点水也作为高汤煮面啥的。那文章还说“二汤可以直接充作汤料,等你想要做一碗惊艳的汤时派上用场,或者在煮新汤比如大骨汤时加入部分,煮完再滤一些清汤出来留用,生生不息。”这个东西吧,完美的符合我一劳永逸的追求,而且只要劳一次,就可以在每次用的时候体会到不劳而获的美妙感受,实在是令人心动。说起来对于高汤我心动很多年了,但是一直没有做(包括这次也继续不会去做)的原因绝不在于嫌麻烦,而是,很难接受母鸡、火腿、猪肉这些食物被煮好汤之后倒掉,觉得是暴殄天物十分不应该,而我又太知道这样熬出来的汤里面的内容物肯定没法儿吃,粒粒皆辛苦的教育至少于我还真是深刻入骨啊!顺便,我一直觉得米饭是一定不能浪费的,对于青菜我的标准就宽很多,不行就算了,大概我一直默默的认为种菜比较不辛苦吧。。。囧

好像要写点什么

但是没有及时记下来,似乎就已经忘记了~~囧
总之,这几天看完的书是:
《最好金龟换酒》,好看的~~虽然好像都在作者的博客上看过,但还是觉得很喜欢,文章的结构什么的我觉得还是很受这么多年语文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太精妙的地方,好看的点在于很真诚很诚实,完全没有记录旅行的书那种常见的“我好厉害呀”和“旅行实在是处处闪光金呀”的调调,对自然的赞叹,对内心的反思,对人文风物的观察都很有意思~~~
《倒数第二个女朋友》、《57*61》,竟然还蛮好看的也~~第一次听说王文华的小说是刚进高中,军训的时候同寝室一个皮肤很白很秀气小姑娘着迷《蛋白质女孩》,那时候我还很鄙视言情小说类,现在反而很落伍的看得津津有味~~~喜欢的是里面城市生活的点滴细节,一个人的微不足道的快乐,洗澡的时候擦身体之类私密的时候忽然逗上心头的一念。周琪不动声色的妥帖和安安在录像店里的痛哭是第一本里印象最深的部分。第二本前半本不太喜欢,这男女主角的对话太严丝合缝了,默契太过对话太长简直就是在对口词么。而用力做的一件又一件浪漫的事情密集又刻意,让人怀疑究竟这是厚实温暖的爱,还是只是棋逢对手的畅快亦或者是一场谁更浪漫的比赛,反而没有欣喜和美感~~~到她和周胜雄吃饭的时候才忽然好看起来。能击到心上的是林静惠和徐凯分了合合了分,每一次都是林静惠主动,其实是她被动。最后一次分手前,徐凯问她真的么?那时候她想起以前每一次离开后的寂寞慌张,用意志力度过的一个又一个晚上,她想起他们有过的无限快乐,到后来总是她被回忆打败,想只要他们在一起,他同时爱别人也可以,因为“完全失去那份爱,比继续一个残缺的爱,痛苦太多了”,她还想到她要花多少力气去寻找另外一个人,她想起一切,想起这循环想过千百次的东西,还是决定真的离开他。哗~~~鼓掌~~~如果有背景音乐的话,我猜就应该是《是否》吧~~顺便,工作真是现代人失恋逃避痛苦的最佳洞穴啊!

以前觉得圆子很可爱,就是单纯很可爱,像所有可爱的小婴儿一样可爱,但是有一天看到躺在小床上的她,某一个角度某一个瞬间连我这样脸盲的人都觉得,真的很像我。那一刻确实很震惊,第一次切身感觉到这是我的娃,她将会有很像我的地方,除了相貌肯定还有别的东西,带着这些东西展开自己的人生,真的既奇妙又令我好奇。于是在想,你长大以后,我们会做好朋友么?会互相欣赏和喜欢么?是真正的欣赏和喜欢,而不仅仅是血缘带来的爱。然后暗暗又想,圆子啊,你可千万不要变成一个娇气又做作的姑娘啊!
圆子同学最近充满了一种非常非常好闻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传说中婴儿的奶香,抱着香香软软的她总是忍不住往她脖颈里闻,随即我就觉得自己好像一个专门吸小朋友香气的妖怪。。。

又,开始用印象笔记了,这真是有一个收藏智慧的小罐子呀,默默剪切了很多在网上收集来的变美小技巧、看上去很好味的菜谱、据说很不错的好物,分门别类收藏起来,就好像已经变美了,已经吃过了,已经买过了一样,有一种微妙的满足感。。。
又又,前几日在超市买了美加净银耳珍珠滋养霜,真是一如既往的好用啊!那种古老的味道真亲切,而且我觉得还蛮好闻的说~~

脚步

昨天看电视正赶上某个娱乐节目,齐秦齐豫在唱爱的箴言+是否,这俩歌连一块唱还蛮顺的,“爱是欢笑泪珠飘落的过程爱曾经是我也是你是否这次我将真的离开你”,哦,几乎是无缝连接也!
我一直觉得《是否》是一首很特别的歌,苦情歌里总是看着对方的远去的背影,总是“怔怔的望着你的脚步”,自己是留在原地的那一个,回忆往事黯然神伤顺便张望一下人家有无回头的可能性,这当然是很悲惨啦,但确实是有另外一种不常被提到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称之为悲惨反正也很苦的情况,就是“是否这次我将一去不回头走向那条慢慢永无止境的路”,或是因为不被爱或是因为对方闪光的地方已被更大的黑暗笼罩或是因为再不可能继续或是因为惊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迷恋对方总之七七八八,虽然走的是自己,但是不妨碍依然舍不得依然挣扎依然心痛,想挽回的是自己将远去的脚步,内心负责感受的一个小人万分留恋而另外一个小人已体会不到停留的温度说不定同时还有第三个负责理智的小人认为远去比较好于是第四个小人终于作出决定。可从来决定是一回事,感受又是另一回事。通常人家先走掉要不开心的自己走掉也要不开心的两个人一起走掉还是不开心的,只要动过心,走掉的时候就不会全无波澜,这就是迷人又难搞的爱呀~~~

分割线之养娃心得之书上瞎说的!
书上说哦,娃自己知道饥饱,母乳喂娃要“看娃,不看钟”,可是我觉得他们是只知道饥不知道饱啊!现在奶水充沛了,我发现由着她吃,她能吭哧吭哧吃十分钟到一刻钟,然后吃好就吐,就好像是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头往左一歪,左边流出一大口,赶紧擦掉,她头往右一歪,右边就又是一大口。。。吐出来的量我觉得随便就有几十毫升,圆子宝啊,你的粮食也是很珍贵的撒,怎么能这么浪费呢?!!而且这么个吐法你自己也会不舒服吧?摸索了半天,发现喂奶精确控制在6分钟到6分半钟这位小朋友最愉快,几乎不会吐奶,而且一样能撑着2到3个钟头。。。其实想想也是,我们大人吃自助餐的时候尚且会撑到扶墙而出,敞开随便吃的话小小的婴儿又如何能控制自己呢?!真理还是要靠实践哇。。。此外,书上居然说母乳娃的便便不臭,事实上是:臭死啦!起码没有比大人的更不臭。。。酱紫

以及,最近有几个还蛮成功的食谱,过几日记上来备查~~~

乱想想一号

追看“最好金龟换酒”已经好几年,喜欢真诚又平实的风格。早就知道《藏地白皮书》,一直都没有找来看,因为那时候自己很不顺遂,这样美好的爱情故事会让人嫉妒的吧?今天下午裹在薄薄的毯子里,在沙发上看完,真的是一本很美好的书也~~~那时候傅真的文字不能算最上佳,颇还有些学生的作文腔,内容说是传奇或者童话我觉得也不至于,但正因为此,也才格外好看,这是两个诚实的人谈的一场诚实的恋爱啊!互生好感到慢慢接近,连纠结和试探都是那么健康明朗,没有算计没有功利心,绝对不是别扭人对别扭人,是蓬勃热烈但又没有破坏性的。那些小小的细节真让人心动,把头靠在对方肩上时自己的紧张忐忑,收到信时的欣喜,做出决定时的勇气。。。如此等等。。。总之,你喜欢的人碰巧喜欢你,俩人互相喜欢的时间点还差不多,外加俩人的喜欢是那种棋逢对手的懂得,点点滴滴都闪着温柔明亮的光芒,啊,我觉得实在是这世界上最最美好的事了!
由美好的故事引申开来,话说看完这本书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我觉得这俩人都是很有自信和自带安全感的人啊!这种自信并不是说觉得自己有多优秀(个人的优秀自然是好的,但是被当做感情资本的时候,这种资本化的感情是没那么让人怦然心动的吧?),在对方心意尚不明确的时候相信对方一定能够喜欢自己。而是说面对可能的爱情不躲闪,也没有恐惧。不害怕自己不够好,不害怕被对方轻视,不害怕没来由的失去之类之类。女生在看了男生的第一封信后的日记里说“可是这封信……真的触及到我灵魂深处最脆弱的地方。 二十一年来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那样的话。有不少人喜欢我,可是他们只在意自己喜欢我这个事实,只希望自己付出的感情能够有所回报,却忘了我也会有自己的感受。”我突然想到前几天看的一篇书评,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书评里说“Gatsby之所以是Gatsby,当初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达到迎娶Daisy标准。而凡是以迎合某个女人的标准为出发点的付出和努力,大多都以悲剧告终。 当一个姑娘感觉到一个男人为她所做的一切是必须用清晰可见的回报做交换时,她们的本能绝非感动而是逃避。男人却往往以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以至于这场交易无法完成。不安是女人的天性,所以她们一生都在寻找内心存有真正安全感的男人,而非一个会因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情绪激动不知所措的孩子。”就怎么说呢,好像就是《藏地白皮书》里的这句话就印证了书评里的意思似的。就是这样的呀,这么做是为了让你喜欢我和这么做是因为你会欢喜真的是有差别,虽然这种差别有时候很微弱,但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又,某天某个男同学和我说他决定忘掉某个女同学,在后来的某一天好像突然就看见了命运的绿灯,“没有悲伤,没有不甘,没有自怜自叹,只是一想到幻想的对白,‘没想到还能看见你’,就招之即来的纯粹的痛觉”,我也记得自己突然间看到绿灯的时刻,那一天的道边的梧桐,蓝得像海宝一样的针织衫,打在伞上的雨滴和吹在身上凉而不冷的风都很清晰,猛的就觉得自己平静而独立。。。豆瓣上老是有个线上活动,让大家说说是哪一刻你心里决定放弃TA,这样的活动大约会让人赞同“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但是如果有个线上活动让大家讲讲哪一刻你走出来了,这一刻又是什么背景是不是会比较治愈呢?总之,我的背景是,刚刚开始工作,拿工资自己赚钱钱真是好喜悦啊!以及,下雨了自己随时有伞也不错啊。。。囧。。。

又又,《恶童日记》的最后一部看完了,我要收回对第二部结尾的评价了,原来那是一个大圈套啊!第三部好猛!真是写作技巧高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快算得上推理小说了。。。话说玛迪阿斯是克劳斯内心的映射嘛,是作为不能面对所以篡改了的真实出现的,这么明显的地方,我居然看了评论才恍然大悟,真是太挫败了~~~~

又又又,我下了一个很好的软件啊!abbyy finereader,可以随便把PDF转化成txt也!只要是清晰一点的扫描本识别起来准确率都很高,第一本转化的书是《爱的地下教育》,吭哧吭哧的转成word,又吭哧吭哧的用word转成简体字,然后复制成txt。。。话说这本书中间有几篇看得笑起来,伤口好痛。。。不过在坐月子开头这种艰苦的时刻,笑的赶脚还是很好滴!后来又转了《藏地白皮书》,还转了《哈德良回忆录》和《劳工的力量》,待看~

又又又又,加一个新tag好了,“乱想想”

张小呆

这几天看了蛮多本书,但是没有任何一本让人觉得惊喜,SIGH。。。《天香》我觉得是王安忆很弱的一本书,好像整个故事都是作者的旁白,不停的在解释在解释在解释的感觉。《大江东去》可读性依然是很强,但是好像这些故事太在意料之中了,有意思度就逊色了一些。《社交礼仪守则》,我已经快要忘记整个故事了,印象最深的点大概就是女主角不仅是努力融进都市,努力往上层发展,但是心里还有一点不切实际的爱,这一点点爱立刻就让整个故事有了颜色。《耶路撒冷异乡人》本来是很期待的一本书,看下来觉得还可以,觉得律师对他老婆的心态好讨厌啊,但是这么讨厌的心态就正是异乡人最重要的一部分吧,即使他已经过得比犹太人好,即使他看上去认同那些西方式的价值观。《停车暂借问》不太喜欢,就是别扭人对别扭人啊!前两部尤其俗套,而且写的伪满时期的东北风情似乎很隔,第三部略略好些,一来香港的调调总觉得作者写得更顺手,二来整个情感饱满了很多。不过话说看到赵宁静同学动不动就用手绕着辫子绞啊绞就觉得好做作啊!!这个动作是我心目中做作小动作TOP5之一也。。。
看了一点点《纸牌屋》,看着也还行,但是好像也没有很抓人,大概我还没有看到核心处?

明天,迷你宝就足月了!!意味着随时就可能生了也。。。我好像体力骤降,今天稍微散了点步就觉得还蛮累的,不知道生的时候有木有足够的力气哇。。。昨天和陆兔兔聊天,说某天shu说,要不迷你宝就起名叫做杨恒/衡吧?因为TA爹是”shu”呀,后来又想想,觉得中间要加一个字,不然两个人就太像兄弟类。。。兔兔,你说中间用什么字呢?最好能体现我的某些特征或者名字的某个部分。。。陆兔兔回答我三个字:杨呆恒。。。我差点一口水喷出来!!!因为。。。两天前和shu商量中间那个字的时候,我问了一模一样的话,shu一模一样的说:杨呆恒。。。这。。。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咩?!然后。。。我今天早晨就被叫做张小呆了。。。扭动。。。
这两天看育儿书的心得是:把TA当成人类,其余的技术都可以在这上面延伸出来的。比如做事之前先预告,杨小呆,我们一起来换尿布吧。比如延迟满足,杨小呆,稍等一下,等我把这棵菜洗好再来和你玩,你要不先自己吃吃手?之类之类。。。就是有商有量,互相妥协嘛

论男儿壮怀须自吐

其实到现在我也不太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虽然能想象说的是壮志未酬什么的,但是须自吐究竟是啥意思?是男子汉必须自己积极吐露心声咩?用这句话做标题是因为今天下午开车的时候正好听了这一段,在曲社第一次听到的时候就觉得真有气势,而且是一种。。。不那么得志的气势。后来每次再听都依旧觉得很好听啊!8过今天随即想到一个可怕的问题是,这么多年来我看戏都是在看点啥啊?!为什么看不明白还能看得津津有味呢?牡丹亭有很多唱词具体的地方不太明白,但大致的意思还是知道的,主要就是思春怀人撒,可折柳里的幺篇,“慢点悬清目,残痕界玉姿,冰壶迸裂蔷薇露,栏干碎滴梨花雨,珠盘溅溼红绡雾。怕层波流满溢粉香渠。这袖呵!轻臙染就湘文箸。”听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遍之后,都完完全全不懂,大概只是觉得调子好听,这么多美丽的字堆在一起天然就有一种美丽的感觉。偶然在曲社里听一个男同学讲了才明白是什么意思,原来就是写霍小玉哭的情态啊!他说这个界字用得好,而且唱起来声音很清亮。哇哇哇,我觉得立刻就上了一个层次了!!就是那种细微处的美感我也能懂得了也的感觉。就。。。好像不仅能欣赏红烧肉还能懂得大闸蟹了,那种快乐确实蛮强烈的。(不过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有好多戏词搞不明白的。。。咳。。。)

很多审美的提高都是在点滴之间忽然就上了一个小台阶似的,某次冲着夜奔去看一个武生专场,正好碰见的一个朋友随口问“你觉得怎么样啊?”我弱弱的说,蛮好看的,不过好像他嗓子不是太好,他笑笑说武戏主要就是看一个工架啊,咦,原来武戏之美不在于打得热闹啊,好像一下子发现了崭新的欣赏角度。。。某次在图书馆戴着耳机听朋友发来的一段一位老人家(哦。。。我实在想不起来是谁了)的大鼓书,突然就体会到了其中的韵味和古朴之美,好像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也记得某次吃饭前,听人说书馆的曲子平和中正,质朴不花哨,似乎又说起古代的审美也是以这种平和中正为上乘之类之类。。。

想起这些事是因为,这几天我觉得自己的脑子就是一分二,一半是细节繁琐的司法考试,一半是流派纷呈的育儿知识,如果说脑子里还有富余,那么就是一些溜缝儿的股票和言情小说吧,那种“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的愉悦好像很久没有出现了,想到很久以前有过的这些于我的审美或者说文艺欣赏口味有重要意义的小时刻,好像现在脑子里还能记起当时脑子里“叮”的一声。那些时刻真的好让人欢喜哇!

此外,这几天和amber讨论《繁花》讨论得好开心!以及,小毛临终前来看他的黑衬衫女人到底是谁啊?!
再此外,讲折柳的那位同学,很久很久以前和我说起过,他有一段时间每个周末去苏州学琴,天蒙蒙亮的时候已经背着琴在火车站等车,那么那么早,会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好像自己和万物都是漂浮着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记得这个形容,偶尔老清老早去开会的时候就会想到,我猜他大概早已经不记得这段对话。我想说的是,有时候当下觉得强烈无比的情绪会消失得几乎没有痕迹,而有时候一段似乎并不很重要的对话细节或者会面时对方穿的衣服倒一直不曾忘记,而很多时候究竟什么东西会被长久记取呢,好像全无道理可言。

风物小说

最近看了两本风物小说,不是我的菜。。。看第一本的时候只是觉得情绪上很隔完全无共鸣,但是也确实有一种安静清洁的感觉,到了第二本,当我再一次看到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因为父母不和就变自闭症了的时候,真是比较无语。整体来说人物单薄而别扭,觉得做作外加自恋啊!而且,我还蛮难理解两个姑娘之间既然有那种恋情以下友情以上那种深切的感情最后会莫名其妙一方不睬另一方了。。。囧
还看了一本叫唐朝穿越指南的书,很轻松的一本,每一篇长短得当,我觉得非常适合临睡前或者洗手间里看,看好之后的心得体会是,对于好看的帖子和好看的书,我还是有不同要求的,具体的区别又说不上来,但是一本帖子式的书总还是让人觉得比较不值得买也
目前在看的是《桥村有道》,导论看了一半,不知道会不会是一本有劲的书,以及存了一本《耶路撒冷异乡人》,看介绍还是很期待的~~再有就是下载好了阿耐的《大江东去》准备等考好试看,我觉得她的《艰难的制造》和《欢乐颂》是近期最好看的消遣小说了!
自从吭哧吭哧看完整整十季《friends》之后,又开始看《是,大臣》佐午餐了,虽然已经看过一遍了,不过这个戏实在太有劲了!!

小朋友&大人

话说啊,这几天的碎片时间在看一本叫做《黑客与画家》的书,前几篇讲到小朋友们的成长,其实小朋友们的环境还蛮严酷的,他们真是赤果果的排挤和欺负另一些小朋友啊,连成人世界那种虚假的客气都不存在。在米国,似乎青春期的小朋友们都排斥“书呆子”类型的小朋友,而在我国,成绩好大抵是一张护身符。除此以外,我觉得好像被排挤的小朋友比较随机,没啥规律,碰到这种事,估计也就只有转学一条路了吧?在初中,第一次意识到有些小朋友是无端被排挤而不是自作自受。初中时候的一个好朋友很偶然的和我谈起我的一个小学同学,说两家的妈妈是医院同事,以前一直和她在一起玩之类之类,当时我就很震惊。因为我这个小学同学是被全班严重排挤和看不起的小朋友,有各种真真假假的奇葩事迹传在同学之间,这些事迹我大多也不记得了,独独有印象的是女同学们窃窃私语的议论她把长筒丝袜放在课桌里,每一个听到这件事的女同学都一脸惊讶,虽然我现在也想不起来究竟是惊讶她不讲卫生还是惊讶她小小年纪就有长筒袜这种色情的东西。总之,当我意识到这么一个被全班看不起的小朋友在班级以外也是有自己朋友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她只是一个碰巧被欺负的小朋友吧。。。很多时候一个团体排挤一个或者若干个人只是因为纯粹的恶意。

书里还写道关于要不要展示给小朋友一个真实的世界,还是给他们一个人工的,虚幻的,充满了真善美的世界呢?这个问题我也颇为困扰也。作为一个女同学,从小被教育的是女同学最重要的是内心的丰富,而外表则是完全无关紧要的。然后,我还深深的相信了。。。直到初中。。。班级里美丽的女同学开始受到各种优待,对此心里小小的不平衡过一段时间。但是更记得的是在高中,同桌暗恋班里的一个男生,我和她说喜欢就去接近呀,她很轻描淡写的说,他怎么会喜欢我,我又不好看的咯。。。这件事情我竟然记到现在,因为第一次真的意识到,外表原来是一个很重要的被评价的维度,还会带来很多便利,以及,很后知后觉的想起一些以前不可理解的事情变得清晰。。。就。。。这个世界的应然和实然这才真正的联系起来。。。虽然作为一个不太美丽的女同学,直到现在我还是觉得这种实然好讨厌啊!另外,小学的时候,我很天真的觉得正直是一种值得发扬的好品质,然后就在类似“给老师的一封信”这种作文里很客气的写道,虽然深知老师辛苦,但还是希望能课外活动和下课时间不被占用。。。直接结果就是,被一种,老师也是为你们好,XX同学很没良心的调调整整骂了一节课,。。。我整节课用手撑着头,遮着脸的下半部分,原因是实在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接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各种眼神。。。大概从此,就学到了成人世界的第一课吧

眼看就要有小娃了,我也不知道应不应让TA知道成人世界的实然,想了半天,我想,大概还是应该告诉TA应然吧,因为。。。TA早晚会知道实然的,而如果不告诉TA应然的话,那么,估计就永远没办法知道了。。。只是也不要太过避讳实然就是了,不然,猛一接触到实然,会错愕很久的吧?
看了各种各样的育娃之道,其实心得就是,自己是一个心态健康的有爱心的大人,娃怎么样都会健康成长的!所以,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娃。。。修炼自己都才是最重要的撒~~
前两天,因为种种原因,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梦,梦里和我妈争论有关职业选择或者未来选择的事,然后就哭了,还演变成了嚎啕大哭一刚。。。醒过来觉得好羞愧啊,一个四舍五入都可以算是30岁的人,竟然会和妈妈吵架到大哭,太离谱了。。。要加快变大人的速度啊!!
说起来,复习司考已经超过500个小时了,这500个小时当然不是每一分钟都兢兢业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发呆和思考怎么时间过得这么慢上面,但是就算打个折扣,我还是觉得这个时间算是比较可观啦,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但愿可以顺利通过,然后顺利找一份与此有关的工作。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社会上生存,这是做大人的第一步!

忍不住的“关怀”

小半周时间读完的,应该是今年以来最好看的书前几名了,这一年已经过掉快一半,但是觉得惊艳的书数量实在太少,SIGH

这本书可读性很强不说,史料还很足的样子,很多可能有争议的地方有旁证,又不显得过于枝蔓,而且我还蛮喜欢作者对于感性化的评论的克制态度,最感性的一小段也许就是写到52年费孝通为潘光旦辩护一节了吧,几行字,是书里难得的作者评论。重点写政治高压的书看过不少,重点写一个具体的人是如何一点点被搞,最后被搞得很惨的书也看过一些,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写了个体和环境的互动。书里写的是张东荪、王芸生、潘光旦三个人,设身处地的讨论了知识分子在1949年前后境遇和心路历程的变化,写了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严酷环境的交错,不仅是控诉当时的政治高压也并没有苛责书生的软弱,而是试图理解。题目是忍不住的“关怀”,意为知识分子对政治的兴趣,明知道政治这种东西高难度很难玩得转,但是不论是因为当时急剧变革的时代因素还是儒家文化对书生“入仕”的要求,书生们对于政治还是时常要“关怀”。

看完书,我自己的总结是,张东荪是因为技痒,觉得自己对于政治是很厉害的,希望能为国家做点事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作为一个在抗美援朝期间因为“通美叛国案”搞得很惨的老人家,在病中听到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的时候,讲了四个字“还是我对”。虽然这是据说,作者依旧认为这很符合张东荪的性格。王芸生对于《大公报》的维护也好,放弃也好则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名声地位,这也是一种“关怀”,虽然也许是功利意义上的关怀。而潘光旦从解放前起,虽然他每每无意,可是实际上却和政治离得很近很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关怀既是传统意义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关怀,也是一种被裹挟而来的关怀。张东荪一节感觉没有特别深,因为我觉得这位老先生实在是自我感觉太好,其实还蛮幼稚的。到了王芸生一节,就颇有一些世事无常的感叹了。《大公报》这张招牌能在建国后磕磕绊绊存在这么久,固然和王芸生自觉自愿的接受改造,活络又会写,各种擅长贬低自己说领导好话有重要关系,但通篇看下来,更重要基础的是,老毛对《大公报》这张报纸本身存在某种程度的好感。当时的人们也许看不清楚,但作为后人看来,一些人的境遇一张历史悠久的报纸的存亡,纯粹依赖于某个领导的个人喜好,一个人足能翻云覆雨,这种基础本身就让人觉得无奈。“不过,真正的《大公报》,早在王芸生发表那篇“新生宣言”之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咳。。。此外,在百度百科王芸生的词条上意外看到这一句“《大公报》和他的同人,后来都经历了坎坷的命运,无论左右,都很难幸免,杨刚、范长江自杀了”,看到杨刚的名字颇震撼了一下,因为在书里,杨刚这个名字只在49年前后出现过,在49年2月,杨刚等在《进步日报》上为大公报做了反动定性,随后更是整肃编辑部神马的,但书里又有个小细节,说后来来了一个XXX领导(这个领导在书里就是写作XXX哦!!可见大概是很高级的人物啦。。。),大公报同人更加不满意,联名要求杨刚等回来领导,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就小惊了一下,心想大概她还不是最难搞的人吧?!没想到,这样左的人,也还是在57年自杀了。。。真是。。。恐怖的政治所有人都无处可逃吧

最让人感慨的是潘光旦一节,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传神,看好之后,不仅充满了同情,更觉得他真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是一个让人非常不知道说什么好的人物。一方面他受中国传统影响很深,但是另一方面又是非常敢讲话,他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而真的是怎么想就怎么讲,完全不符合我国那个含蓄啦、说话留余地啦,不轻易表态啦这种对成熟人的要求。一方面他对于个体的自由非常看重,觉得苏联和法西斯那就是一丘之貉,但是另一方面呢他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还觉得素质高的人就应该多生娃,素质低的人就不应该多生,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呀,先要普及职业教育,不要先讲什么价值观,把人思想搞乱掉(插话:看到他的优生观,我都震撼了,我觉得这么想的人一定颇多,但是,真的这么直白白讲出来的人应该是很少的吧?此外,说到他的这种精英思想和民主自由思想的混合体,我总觉得他应该会特别欣赏英国?)。一方面他对政治其实没有特别浓厚执着的兴趣,只不过喜欢随便发发议论,但是另一方面这位老先生两边都很不讨喜,竟然既是国民党暗杀名单上的第四名又是52年思想改造中清华大学百余教授中头号被批判人物。他真的是一个及其忠于自己又总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非常固执,十分较真,一点也不圆滑的人啊!而且他真是阴差阳错的很倒霉啊,搞得土家族民族鉴定这种普通的学术事情,竟然都会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里去。。。

潘光旦一节,还有印象很深的就是关于那些学生们,哎呀呀呀,我觉得他们真是一群讨厌鬼,49年以前闹学潮的时候就是讨厌鬼,49年以后批判教授们的时候更是。容易被煽动,根本不讲道理,那种莫名其妙的强烈群体感集体感,太讨厌了。。。我真是深深的同情作教务长这个职位的人啊!话说。。。我觉得学生们不论啥时候都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除了对三个人物本身的刻画,严酷的政治环境作为背景的存在也写得还不错,特别是描写政治环境一点点变暗的过程,群众如何被挑拨起来,比如张东荪的五次检查为什么不得不一次比一次更“深刻”,比如如何用胡萝卜+大棒的方式把人们搞得服服帖帖,比如如何先把一个人彻底排挤又假意认可他,他便变得极渴望真正融入以及防止再次被排挤自然就比原来就在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更积极更往死里排挤那些可能被排挤的悲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