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菜瘾大的信使

最近琐事缠身,收入前景不明,又开始焦虑
不过因为房子在装修,今年春夏之际应该能住回非常非常喜欢的房子里,以前觉得地球不如爆炸掉算了,现在还是很希望世界和平的
每天以练琴逃避生活,这两天浅薄的领悟是,弓子不要停,如果想要连贯延绵不绝的效果,弓子不要停下来重新起头。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居然真正明白。在复健《梦幻曲》,第一句长音F过后,差不多弦在弓子中间偏下的位置,我以前每次都是拿起来,回到弓根再开始EDCF这一组音,无论怎么小心,都觉得是重新吸了一口气重新开了一个头,但是如果在F的渐弱如果靠弓速变慢来实现,然后F结束在原地原速换弓,整个的效果就会好一点,就会稍许有一点连贯的感觉
就,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即使是很傻很初级的发现,但是还是有点点开心的,想要更多的尝试弓子一直在走的效果呢
在尝试拉赫的《练声曲》,拉了差不多一周了,才忽然发现,很多很多地方就是音阶进行诶
虽然觉得好像终于变好了一点点,但一但录下来,仍然觉得还是完全不能听,不过练琴就还蛮上瘾的,果然人菜瘾大

今天看到微博上一个关注的姐姐说,傅真曾经说,“写作的时候,我爸曾转发给我一篇文章,大意是说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报信”。据说大江健三郎把出自《圣经》的这句话当做他写作的基本原则——“唯有我一人逃脱,来报信给你。”报信就是讲述,就是把自己曾险些为其吞噬的那个世界里的一切都讲述出来并加以重建。但“报信”无疑正是我想做的——报信给这个世界,驳斥那些想当然地看待事物、随心所欲定义女性的人,告诉大家那些阴影中的故事还有另一面。报信更是为了连接。小说这种文学形式被发明出来,也许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有些秘密无法与任何人分享,但在小说的世界里总能找到灵魂或生命旅程的交汇之地。有些声音一旦被听见,也许就会有共鸣和回响,而所有的个体经验就会汇入一种更广阔的意义之中。”
我觉得说的很好,这就是讲述的意义啊,讲述,真的就是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讲述即使没有意义也拦不住我人菜瘾大数十年如一日的写blog,但是,讲述就是是有意义的,读/写同人就是有意义的

前两天小女巫去看了Augustin Hadelich的演出,我和她说,我也蛮喜欢的Augustin Hadelich的,而且他现在用的这把琴之前是谢林用了快30年的琴,当初知道的时候就觉得好神奇啊!谢林是我入坑古典音乐最开始喜欢小提琴手,当初是听勃拉姆斯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入坑。每次入坑的乐手或者喜欢比较长时间的乐手,就音乐而言,都是这种质朴的优美,内核仿佛有一种庄重正直,但又是优美的,而从来不会是艳丽的夸张的俏皮的紧张的华丽的张扬的
入坑之后陆陆续续去搜了一些关于谢林的资料,觉得这位小提琴手真的还蛮特别
这两天又翻出来听,再次感叹他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让我非常入迷。尤其是第二乐章,第二乐章旋律本身就是美的,可是他的版本又不是美这么简单,有一种宽广而自由的感觉,仿佛是在天际飞翔
作为对比爱好者,草草听了一下其他人的,Augustin Hadelich的版本温暖宽厚,仿佛是对友人的安慰,Janine Jansen的版本情绪起伏更大,但更内心戏,齐默尔曼的版本则根本不大好听,但确实都不能和谢林这版相比
我发觉的,对于我来说,只有听到喜欢的版本才会喜欢一首曲子,而这个版本通常就是往后以来最喜欢的版本之一,因为如果没那么喜欢,根本记不住听过这首曲子,这首曲子也根本不会成为我喜欢的曲子
比如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K379,第一次听到齐默尔曼和Alexander Lonquich的版本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啊,那种自然的快乐和云朵飘过草地忽明忽暗的投影,怎么能这么有灵气啊!!但其实因为喜欢谢林,他有一张莫扎特奏鸣曲的全集我还颇为收藏了一阵子,这首大概也听过一两次,可是根本没印象
总之,我昨天又跑去听了一下谢林的K379,就,还是不行。。。完全没有那种灵动和纯真
凭我查到的有限的资料,我觉得谢林,多半也不是个非常爱袒露心声的纯真人儿,不是那种“艺术家人格”。。。莫扎特。。。不适合他。。。以及那个钢琴也不是很行。。。

白领丽人

小时候读亦舒,特别向往其中各色职业女性,那种带一点微微疲惫的白领丽人。
记得刚刚上班的时候,有一次晚上加好班,干完很多活打车回家,在高架上看到万家灯火,那一瞬间觉得啊,我也是个上班的人了,应该很快就变成白领丽人了!
但是转眼我都快40岁,完全是只有疲惫没有丽人,到目前也依然没有一双高跟鞋没有一件真丝衬衫(但是我有仿真丝的聚酯纤维优衣库衬衫,还一次买了俩一模一样的!)羊绒大衣,每天穿得像个球一样去上班
之所以说到这个,是因为我昨天在路上看到有个姑娘,背着一个双肩包,还挺好看,偷偷拍了一张照片,想去搜同款,然后才发现似乎是她们公司的广告包,发给shu,shu立刻找到淘宝同款,赫然写着“Logo定制”,一只包盛恵82元。。。shu说,你也可以拥有的!

但是确实也想换个包了,因为一直要见客户,还是要好一点,双肩包的好处是,如果要背电脑,就不可能太贵,几乎没有奢侈品包的双肩包能塞进电脑,所以我开始想要么买tumi的包,毕竟它在背电脑的双肩包界算是很贵的,可以让客户觉得“你不是买不起贵包包而是你要背电脑”,但是看了一圈,实在不喜欢,shu帮我挑了一个,我说这个不行,好娘啊!他笑了老半天,说,可是你就是小姑娘啊。。。
我自己挑了一会,觉得herschel的包个个都好看,但是这个牌子我没听说过,就去搜了一下,结果据说是加拿大校园里最常见的牌子
然后我就一声惨叫,觉得自己喜欢来喜欢去的还都是学生风格,比如喜欢牛角扣大衣,比如说喜欢这种包。。。我离白领丽人又远了一步
shu又帮我挑了新秀丽的两款,其中一款我觉得还行,我跑去问杨小恒,你觉得这两款哪个好?她说“以我小学生的眼光来看,这个比较好,比较像书包”,好嘛,正是我觉得还不错的那个,所以我不仅是学生,还是小学生咯?!

后来,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户外牌子里挑,可以挑一个户外牌子的好牌子,这样显得不是我不高级不讲究而是我志不在奢侈品,最后,shu帮我挑了一个osprey的双肩包,超级喜欢啊!!!真的好好看!收到货之后翻来覆去怎么都觉得好好看!
而且还便宜,我都市丽人同事背的包可以买这个40个了呢

和shu去逛窗帘店,开始老板娘推荐的几款说是轻奢风,我总觉得没那么心动,然后翻翻翻,翻到一款类似麻的,有麻布的纹理的,我立刻觉得很喜欢,和shu说,这个好!他也说不错,而且说一看就是我的菜
我的菜是什么菜呢,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喜欢那种质朴的,哑光的,有纹理的,中性的东西
其实对于那种真正很白领丽人的风格或者很名媛的风格,倒还不是不喜欢的问题,而是我会有点点讲不清楚的害怕。。。哎,可能我确实还是缺乏。。。成为大人的勇气。。。以及内心有一个部分已经是长僵掉了,也无法成长为真正的大人了

最近混在成人大提琴业余学习者里面,我才非常后知后觉的发现,颇有一些人,学习的最高目标或者向往是可以穿着华丽的舞台裙盛装演出,我刚知道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觉得居然会有这样的成人啊?!后来想想,可能人家才是最常见的心理,往大里说,是想把自己的音乐分享给更多人,往小里说,是想展示美美的自己。。。而我其实是个弱鸡。。。我这样的弱鸡的最高目标是穿着普普通通的卫衣和普普通通的牛仔裤一出手居然可以拉超好听的曲子,或者还能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练习重奏,倒不是演出重奏,而是练习重奏。。。总之就是我自己的学习愿景里根本没想到听众/观众这一茬儿。。。其实如果认真想想的话,琴拉得好,如果能有三两个人听听可能也不错,但盛装和舞台什么的,我就很害怕了

总之啊,我再一次觉得啊,人和人的差异是巨大的

论录音之可怕以及其他

我觉得自己的似乎小夜曲拉得还行诶,昨晚上录了一段,深深的觉得,这都是什么鬼啊?!!实在是太难听了。。。路漫漫其修远兮。。。搞得我很低落

又是一年快要过去了,我去翻了一下去年年底我在干嘛,结果发现在读同人,今年年底我还在读这对CP的同人,没长进啊没长进。最近在读的这一篇走的是战时线,应该会结束在大战之后,他俩终于明确心意过上了幸福生活,文笔还不错,我读得也很起劲,我喜欢SS对HG说“you are so strong”,就好像我喜欢纪尧姆对娜迪亚说,“她很勇敢,和你一样”,男生的柔软和女生的勇敢都是特别戳我的点,不过虽然都走原著线,但这篇和双重人生还是没法比
双重人生后半部战后审判和日常压力那一段写的太好了,就,大战结束只是一个起点,很多东西在重压之下掩盖,不过是因为急事从权,可是即使要克服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如果有深切的情谊和彼此的理解,生活就会好过一点点,啊,双重人生真的是最最好的!
所以有这么多人把双重人生当做是避难所,15年来,一直一直有人回去留言,说重读这篇文带来的慰藉和温暖
lariope的笔,能写出真正的看见和尊重,这比呵护宠爱要难得多得多

这两天微博上最热闹的就是陶勇医生发的教育女儿的微博,他得意洋洋的写了在女儿生日当天他如何教育女儿要在吃饭的时候张罗照顾大家,如何力排众议坚持要女儿洗碗之类。。。非常腐朽。。。就是非常古老的人前表演性教育娃+厌女的组合
尤其是作为在采访里自己都说自己从来不做家务的男的,一个被妈妈、老婆伺候着的男的,发出这样的微博更令我想要说一声,啧啧啧
怎么说呢,一个男的,即使专业上非常卓越,即使心怀大爱品行高洁,也一样不妨碍他在性别领域没有任何一点敏感性,说到底,在他们心里,女人,并不是与他们一样的,平起平坐的人
之前我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得到主旋律的广泛赞许外加能在该行业内风生水起,那他多半是坏人,现在认为他不仅是坏人而且多半是一个厌女的人
逻辑并非是因为他们成功了,所以他们能肆无忌惮的展示他们是坏人是厌女的人的那一面,而是,正因为他们是坏人,是厌女的人,他们才能成功

一个人能取得世俗意义的成功,当然是因为他非常认可这一套评价体系。甚至这一套评价体系已经完完全全内化进他的身体,他能够毫无负担的拥抱厌女的大环境,他能够不负担家庭责任,能够不共情弱者,能够损人利己,能够为了更伟大的利益
虽然这一套评价体系里的标准有明面上和明面下的,明面上的优秀品格肯定不包括损人利己,但即使是最光伟正的明面上的被褒奖的品格,可能包括保护女性/儿童/弱者不受物理伤害,但肯定不并包括认识、真的看见并尊重女性/儿童/弱者

大雪飘 扑人面

在路上听了一段也少春的《野猪林》,“朔风阵阵透骨寒”,大概这两天实在太冷了,经常在路上就哼起来这一段
我觉得我已经十多年没有认真听李少春的这一段了,但小时候喜欢的东西果然记得牢,不仅依然他在耳机里唱上句我就接下句,连念白都能一字不落的往下接。一边听一边想起各种各样的过去的事情,想起申老师和徐老师在京剧社唱的《长亭别妻》,想起章老师拉琴时候飞舞的修长手指,想起冬天京剧社窗户上被温热的水汽渐渐熏满开始往下滚的水珠,想起那时候的心事

晚上又去B站看了他和杜近芳的《长亭别妻》,就是感人啊!早晨去开庭路上听了一段50年代和侯玉兰的野猪林,和电影版差异甚大,更有老戏的味道。说起来60年代那一批戏曲电影的审美也是一种非常有时代特色的东西诶,即使是不同剧种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以及确实是很打动人的
就继续去翻以前喜欢的东西,听了一段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的《二进宫》,真是好听啊!张君秋之圆润流畅,啊,美!还有余叔岩的《鱼肠剑》,“高亭公司特邀余叔岩老板演唱《鱼肠剑》”,1925年的录音,居然就快要100年了

依然在被子里读同人,想起我读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听说我一个同学她妈妈业余喜欢读琼瑶,当时大为震惊,觉得,啊,一个妈妈辈的人诶,怎么还会喜欢读这种言情小说啦?!太没水平了!然后,斗转星移。。。我就变成了娃也快要读小学高年级还沉迷言情小说的妈妈

天寒地冻,什么单词都记不住,读个同人一遍遍查已经查过一百遍的单词,叹口气

装修进行到砌墙环节,shu去等监理的时候和砌墙师傅聊天,砌墙师傅非常麻利,墙砌得又快又齐,而且对自己的工作颇为满意,觉得很灵活,很自由。。。怎么说呢,我们这种个体户就是还挺懂个体户的,大凡收入过得去的话,肯定还是个体户快乐

说起来,最近在装修,每周都和shu出去买建材之类的各种东西,最大的心得体会是,销售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会不会卖东西真的区别巨大啊!!!除了一些家用电器,是固定牌子,固定型号,就想买它,其他无论是地板还是窗户还是瓷砖还是玻璃移门,林林总总之所以买它,很大程度都是销售搞得好
大部分灵光的销售都是中青年女性,总体来说中老年男性都不太行,ego太大。。。
好的销售,归根结底是既非常了解自己的产品,也非常能懂客户,从浅里说,懂客户是喜欢那种风格,是热情一点的还是稍微有距离一点的,是关心技术参数的还是关心外观的,从深入里说在你询价的时候,比如因为你问了A和B商品,就已经迅速判断出你想要的大概是什么,然后会推荐比你本来想要的好出那么一点点的东西,好出太多,肯定超预算顾客不会买,根本比你看得还差,肯定销售挣得也少。而且客户对建材这个领域是完全陌生的,可能说的问的都不在点子上,但是好的销售就能迅速抓到本质,知道你想实现什么知道你看重什么,那种产品能够实现,非常厉害

好的销售,还要对装修趋势有了解,对行业熟悉,能够给建议。同时,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起码表现出一颗平常心,绝对不催着你买,而且比如问销售,那你这个和那个超级贵贵的某某某比怎么样?我喜欢的销售基本会表现出,这家的东西比我们贵出这么多,当然是有它的道理,因为XXX,确实是好的,但是我们的产品性价比高,虽然XXX,但是其实XXX这个功能平时也不太用得到,而且它XXX。。。而我不太喜欢的销售,往往会表现出,哈?!这么多钱买XX都是冤大头的,我们的就最合适,这种样子就非常不行
所以,万事万物都有学问都有专业性,专业搞得好都很有魅力,啊!

六月船歌

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人去看了马祖耶夫的四季,评论的人说,四季他还是喜欢Mikhail Pletnev的版本,我想,不如对比一下听听,以最熟悉的六月船歌为例,发现大家的差别是很大很大的,先从时间来说
Mikhail Pletnev和阿什肯纳齐都是5:25,居然长度一模一样!
马祖耶夫就快很多了,是4:09
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亚历山大·马洛费耶夫(Alexander Malofeev)是03:49
我觉得很不行,太快了,要赶着弹完琴下班么?!
里赫特的最慢,是5:44
其他还听过的一些版本,郎朗5:42,Dmitri Sakharov 4:45,Jeno Jando5:13,Lev Oborin5:17
所以,速度的选择是非常个人的事情。速度的选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整体的速度,一部分是小的尺寸。船歌是很明显的ABA的结构,Mikhail Pletnev和阿什肯纳齐整体时长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其实进入到B段的时间点并不一样,那么就可见A段内部的小尺寸的选择,或者一些timing的选择就不太一样

之前练小咏叹调的时候,听了无数大小琴童、老师、演奏家的版本,也充分感觉到,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太慢就觉得拖且散,太快就觉得赶且不舒展,有个小琴童拉得我特别喜欢,主要就是速度我觉得很舒服,特别中正,加上音色控制也还不错

说回到船歌,从船歌来看,大家的音乐真的好不同,总体来说,马祖耶夫和马洛费耶夫的版本,太快了,不喜欢。Mikhail Pletnev和阿什肯纳齐我听了很多次,觉得虽然两个人整体的速度一模一样,但听感差别还是很大的呢
Mikhail Pletnev的感觉很少女,是那种试探的,晶莹的,甚至是半透明的音色,有一种不近人情的洁净,B段部分有一种由远及近的非常明显的画面感,是一幅风景画
阿什肯纳齐的感觉就是肉肉的,非常歌唱的,是很人类的温柔。B段的部分也是还蛮内心戏的,是那种心灵的激荡
里赫特也是蛮人类的,而不是风景画的那种
郎朗的不行,非常做作
Dmitri Sakharov(我也不知道是谁,只是在B站刷到的),则是非常非常轻柔,很软,也蛮有意思
总体来说,我还是喜欢非常有人类的感觉的那种演奏,切肤的那种

审美偏好以及搞来搞去还是这些

小女巫说她看了一些京剧的旦角演出,觉得似乎有点感受到了为什么有人爱看戏,我就忍不住想给她安利点什么,然后忽然发现,小时候看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喜欢京剧老生,旦角倒是一时真想不起什么,小时候喜欢老生,长大了喜欢大提琴
果然是一脉相承,简直相承得不得了,人类啊,喜欢来喜欢去还都是内核一模一样的东西

给她安利了我最最最喜欢的温宇航清唱的望乡,她也非常喜欢,开心!
望乡实在太好了,词曲都好,和她聊完去上班,在地铁上听QQ音乐里重听岳美缇的版本,简直是眼睛一酸,这种文艺作品,就是我们的骨血里生长出来的,莫扎特再怎么令人心神荡漾,也不能与此相比
但是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大部分东西,就很令我不屑,都是什么鬼啊,非常不行
我看到有个人说看了这两天的青京赛,最大的感想就是,给了戏迷们巨大的信心,觉得自己练练大概也行。。。突然想起很久以前有一届,我每天守着电视机前面看,记得赵群真是美得不得了,从来没见过这么美的张派青衣,那时候还有王艳、阎巍也都令人非常难忘,于是去搜了一下,居然是2001年那届。。。妈呀,居然已经是22年前了,20多年前啊!!

昨晚上又跑去看熟悉的折子戏,越看越精神,果然喜欢来喜欢去的还是那些东西。

今天在地铁上刷微博,看到有人提到项飙最新一篇访谈,有个我关注了很多年的网友,转发就附了一个字,呸,我觉得真的非常精准
当年读浙江村读得入迷,过了很多年,我才意识到,真的,他就是一个温州男的,后来看他在《全球猎身》的序言里反思自己,觉得似乎他颇有进步,但是,今天再看,或者这两年再看,觉得,真的,他就还是一个温州男的,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的学者来说,很不行
再次感叹,一直以来对人的判断是准确的,一个人如果能得到主旋律的广泛赞许外加能在该行业内风生水起,那他多半是坏人,这是一个无数次被“我真的认识的人”印证的判断方法
所以啊,搞来搞去还是这些东西

天赋和教学

我之前一直认为写字/书法这种东西,是不太可教的,可能区别无非是哪个老师自己字写得更好,以及更能一眼看出你哪里不好,杨小恒之前去上写字课,跟着第一个老师的时候,每次都肉眼可见字都在提高,有几次提高得非常明显,我还以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结果这位老师换了一个机构,来了一位新老师教她。于是,在新老师的指导下,立竿见影的每次每次都毫无进步。。。杨小恒自己都说,字好像更差了。。。然后我们就课时上完没再续课了
所以我这才知道会不会教真的差别非常大
她当年去上围棋课,启蒙时候的老师就不错,她水平也有兴趣也有,可惜这个老师只上启蒙,稍微进步之后换了老师就不太行,而且围棋道场还经常换老师,就没学下去

所以我觉得教学是非常影响学生的,换成学科来说,就是老师好的话,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总能上个普普通通的大学,当个普普通通的工程师
对于这种程度的成就来说,勤奋和天赋所在的比例不大,反而只要老师好,学生不太差就能达成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其实没有什么教育培养这个功能,而全在筛选,本质就是通过海量的人口一层层筛出来,筛出来之后,不把这些天才(无论是勤奋上的天才还是灵气上的天才)变差就不错了,学科类教育是如此,各种艺术体育更是如此

之前我看锦瑟的文章,深得我心,她认为国内小提琴的教学,经常就是把演奏表现力扔给天分扔给模仿结果。而且很多时候强调基本功,小朋友姿势规范,样子好,但是完全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声音。因为没有什么人告诉小朋友,样子是为了声音服务的,让小朋友一点点调整动作姿势,找到好的声音,用寻找好的声音去引领小朋友。首先要学会听。而听,也是有基本功也是会一点点进步,也不是此刻你听不出来你就永远也听不出来的。很多人都说先技巧后音乐,这完全不对。音乐表达也要学习,也是一步步来的,是和技巧同步的东西。老师要帮学生把表现结果的欠缺翻译和拆解成一步步的技术问题,老师最关键的作用就是这个分析拆解能力
而且很多东西是有更细节的技巧的,比如说一组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拉得不匀,怎么才能拉得匀,用前附点、后附点的方法练就很容易练得匀,但是如果老师没有说,你就不会,你就事倍功半

而,对于我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准备买个新琴啦!!

大环境

最近天气真的好差好差,倒是不热,每天也就30度上下,但是非常非常潮湿,每天室内湿度都超过70%,时不时会到80%,走在室外动不动就下雨,所有路边的砖块都在长青苔,不仅空气很滞重,而且滞重的空气里大概充满了各种霉菌和过敏因子
我觉得我身体也很差,每天到了下午就时不时会低烧,喉咙一直感觉很毛糙,那种感觉就是每天每天每天仿佛都在感冒边缘,鼻涕呼啦啦的时候就靠开瑞坦,头疼得不行的时候就靠散利痛,温度上去就靠幸福科达琳
娃也是这个样子,shu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睡觉也睡不好,晚上睡得不沉,起床也完全没有神清气爽的感觉,每天都恹恹的,下午一杯接着一杯喝咖啡续命

我和shu说,按理说,我一天8小时以上呆在空调里,空调毕竟还是蛮干燥的,小环境按理说还可以,但显然我还是很不行,可能因为我是弱鸡,但反正对我来说,只是小环境好是远远不够的,大环境就是会很大影响到我

这么想来,不仅自然环境,精神环境也一样啊,工作家庭业余生活都还可以,但是还是远远不够,政治大环境就是会很深的影响到我

西西里舞曲算是过掉了,但可能主要是虽然也不咋地,但目前没什么更好的可能性了,开始搞布列瓦尔的一首F大调协奏曲,回到巴洛克曲风,三连音真是一种很难搞的东西,啊!但是靠死命练习感觉是能练好的,而西西里舞曲就玄妙很多
买到了Steven Isserlis票,几个小红书上的业余大提琴大龄琴童准备提前一聚,还挺期待的类
还买了《冬之旅》的票,准备去听一听艺术歌曲这种门类

今天在地铁上看了一段1976年马长礼的彩色《珠帘寨》,当时是大boss要看录过一批这种东西的,就,人家给你们看的,和人家自己看的是不一样的,人家自己知道什么是好东西。。。以及,确实是挺好看的,唱作俱佳!

2022年的威力

可能是我特别迟钝,可能是人人都怀着同样的伤痛但是闭口不言,总之直到近日,才觉得2022年威力显现出来
经历过经历过半夜骑车去医院做核酸然后一天刷8遍结果,莫名其妙刷着牙,警察来家里敲门说封楼了的早晨,经历过所有的店都要扫码的逛街,经历过2个月封在家里看小区里树渐渐变绿的春天,经历过短缺经历过不敢计划未来经历过被剥夺被蹂躏毫无尊严。。。那就不可能和没经历过一样

西西里舞曲还是不好,老师说要柔软,可是我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东西了啊
如果有一些柔软的感情不好意思表达,或许可以寄托于音乐之间,可是没有这种东西了那该怎么办呢?
现在遇到的仿佛是一种新款困难,就好像我自身的某一些功能丧失了

说回到练琴,我以为运弓平稳力求一弓里的音没有音头就不错了,可是一弓里即使能勉强做到平稳,但开头的音还是有音头,因为没有一种轻柔的进入,而是生硬的开始,按照老师的话说就是右手给的太直太白,以及没有起伏没有荡漾的小情绪,用平稳运弓是救不了的
为了说明一个音的开始究竟应该如何展开,老师拉了海顿C大调开头的第二句,超级超级美,真的,这个曲子我听无数已经挺高级的琴童拉过,但绝大部分都不行,笨头笨脑的,而老师就有那种徐徐展开的情绪,是初醒的雀跃的欣喜的生动的,是拉开窗帘一晃眼后的探头探脑,是雪地上的一串小脚印和远处若隐若现的笑声

周日下午坐在房间的木地板上看《爱乐之城》,很套路的片子,但是也还挺好看的,看到最后还是眼睛一湿,就,那些没有选择的路啊,他们到底通向哪里,是不是仍然到达此刻还是生活就会真的不同?
昨天下午去银行办事的时候听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的时候真的是被感动了,感动的点并不是小提琴的歌唱,而是小提琴的歌声被乐队温暖的托住
于是,踏实的不焦虑的感觉被安全的托住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总之,到最后,我决定换根弦

扬起一张坚毅的小脸儿

最近看《重任在肩》看得很陶醉,虽然很英国主旋律影片,但胜在拍的好看,每个人都有好有坏,有软弱的地方,有正气的地方,有自己的一摊子破事
在微博上看到有个人说,这部戏和《传奇办公室》的共同之处是,每季都会安排一个比男主至少高一个头的反派,这个人走近走近再走进,男主只能仰头看着人家,但是面无惧色目光炯炯
啊!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怎么说,特别有动物世界的感觉,大型食肉动物面对小型食肉动物!但确实那种时刻的面无惧色就真的还蛮动人的,可能还是因为我是弱鸡
dot最后杀人的时候,手抖是抖得来,先是各种利诱人家都不肯,最后只好扣了扳机,然后dot就不行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受到了很大动摇
我觉得啊,罗琳阿姨说的对,直接杀人和搞情报间接杀人是完全不同的,手上沾了血灵魂就会分裂
这就是一个错一步步步错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每个人都想在抽身,都以为能抽身
说起来dot作为黑警,最后手上有5个电话被各个线条的黑帮老大指挥,某个重要线索浮出水面,5个电话一起响,我们社畜看了都要替他擦把汗,太可怕了,被老板/客户催死了啦!!

带娃去剧场了看了一场昆曲折子戏,好久好久没看戏了,是非常熟悉的剧目,很亲切。《偷诗》我是喜欢的,“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算是昆曲里最健康快乐的小情侣了
但剩下两折戏就选的很奇怪,一折《絮阁》之后配一折《水斗》,当然是为了突出这位演员她能文能武,可是!这两折的戏都是一套一模一样的曲子啊,听杨玉环唱一遍《喜迁莺》,紧接着听白素贞唱一遍《喜迁莺》,听杨玉环唱一遍《水仙子》,再听白素贞唱一遍《水仙子》。。。太迷茫了
以及这次,好像是天蟾重新装修之后第一次去,居然乐队不在侧幕而在前面凹进去的乐池里,太奇怪了,传统戏里面乐队是要看着演员的啊,是和演员相互配合的啊,因为我是坐在二楼,于是,我就一直看到鼓手仿佛仰着头在打鼓。。。而且我还在想,一般演出谢幕的时候琴师都要一起出来谢幕的,那这个怎么办?琴师他爬上来么?也不知道谁设计的剧场,非常困惑
娃最喜欢水斗,大家打来打去,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