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声歌唱

昨天去听卡普松的音乐会,晚餐去麦当劳吃饭,是新炸出来的薯条,最喜欢这种薯条了!立刻,我觉得会是一个非常快乐的晚上!
说起来,好久好久好久没有进剧场了,更就很久很久很久没有在剧场进过不用隔一个位置坐一个人的剧场了,坐在里面等开场我已经颇有一些激动,完完全全的座无虚席啊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的第三奏鸣曲,第三乐章开头的响起来的时候,那种和煦温柔,非常感人,我看到我前排的观众在这几个音符出来之后,就和她的小伙伴对看一眼,竖了一个大拇指~这个乐章后面激烈的部分也是越来越好,和钢琴完完全全交织在一起,密不透风又威风凛凛,是一种放声歌唱的感觉,我觉得非常值得,现场果然是不一样!
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我觉得没有想象中的好,但也还是精彩的!怎么说呢,我觉得独奏家确实是有独奏家的气派在,现场效果热烈得不得了,最后谢幕的时候掌声经久不息,卡普松和钢琴反反复复出来谢幕,还又返场了两首小曲子,是《天鹅》和《沉思曲》,很柔和,而且天鹅有一种清丽
演出里我通常都特别喜欢返场的部分,重头已过,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也仿佛更熟悉了一点,有一种格外轻松友好的氛围
走出音乐厅,降温的春天,风如凉水一样,路上有草木的味道和花残留的香气,深深吸很多口气,啊,真好啊!

又,我觉得确实还是要听熟悉的曲子,比如说开头舒曼那首我听得就没啥感觉,但是,问题又来了,不熟悉的曲子可能就是因为听起来没那么喜欢才没有反反复复听,所以才变不成熟悉的曲子的。。。摊手。。。想到下周要去听王健的音乐会,其中有肖邦的大提琴奏鸣曲,这首曲子我听过好几次,都没啥感觉,于是今天在路上又翻出来听,想为下周音乐会做点准备,然而。。。听完之后还是觉得专辑后面的那首福雷的奏鸣曲更好听诶。。。

《热夜之梦》

周末读完了,好看的!之前看过这个译者的一本勒卡雷,非常流畅,这本也很好,算是近期读到最令人愉快的书了~~

其实,我觉得主题还是传统的那些主题,努力抗拒的诱惑、重压之下的选择、反省和忏悔、信任的建立,梦想的实现和脆弱
约书亚决定和马什船长和盘托出的时候,马什船长问,那你告诉我,怎么才能干掉吸血鬼,约书亚犹豫之后就告诉他了,那种,非常古典的,武侠小说式的情节
整本书有一种非常朴素而稳固的道德感,强大有力,虽然约书亚是有软弱的一面,但即使约书亚软弱的时候,也不是病态的孱弱
可以算是一曲英雄的赞歌吧,我觉得啊,在目前这个时代大约很那再有这样的作品了

不过这本书万般皆好,里面的友情是非常动人,但。。。春天来了,我还是想读一点言情小说,啊!
但说起荡气回肠的言情小说,有什么比《second life》更好的呢,叹口气。。。好看的同人很难找啊!

以及,最近在和12345的斗智斗勇中,我深深的认识到,我还差得太远,太没有主人翁精神,乙方的卑微已经刻在骨头里,要改进!!要学习!!要成长!!

眼神儿不好,耳朵也不好

早晨shu叫杨小恒起床,杨小恒一边揉眼睛一边说,去年这时候,每天都可以睡到八点半,然后一边吃早餐一边随随便便看《空中课堂》,多好啊,没错,大概任何一种毫无尊严乱七八糟一泡污的生活大概都有一些快乐片段
啊。。。我也不想上班班

前几天看了一个帖子,如何进行视唱练耳,简单的说,就是把从C大调开始,把12234567这些音记在脑子里,一个个唱准,然后开始122334……123234345……总之在心里慢慢记住这些音,以及音和音之间的距离,简而言之。。。就是把音阶刻在脑子里!B站上有一个视频,就是演奏一串12345671,重复两遍11,然后出来一个音,问你是哪个,我觉得这个视频超级难啊!可能就是因为我记不住这7个音,所以出来的那个音没办法和记忆中的音去匹配,在瞬间对应出来它是谁
于是就每天晚上练习一会会儿,从C开始,一个个来,唱准,记住!但,很难。。。给我两个音,如果他们差别有一点,比如说C和#C,或者是C和比C略高一点但是不到#C,我还是能听出区别的,虽然未必能判断这俩谁高谁低,但起码大部分时候时候,只要差别有一点,(差别太过小,我觉得可能也听不出来),还是能听出来的,那么我觉得可能就是耳朵本身虽然是十分不敏感,但也没有根本性的缺陷?总之,问题可能在于根本记不住,也就是说在我的脑子里,记不住这些旋律它们应该有的样子,所以拉/唱出来的音高不能去和脑子的存有的记忆进行对照修正。某种程度就好像我。。。脸盲?!脑子里没有存这个人脸,所以在看也不知道他是谁。。。
但是,脸盲的问题可以靠多看解决,这个人我天天和她一起吃饭,那一样可以隔着老远就认出她来,所以如果我每天孜孜不倦的练习音准,我的终点是不是也能达到那种天生唱歌不走调的人的起点呢?
总之。。。试试看好了,万一有点提高呢?
一个人偏偏喜欢一个自己不仅毫无天赋而且是中等值偏下很多的领域,也是非常。。。无奈了。。。但时光啊,除了挣钱之外,还不就是爱干啥干啥?
最近在拉巴赫无伴奏组曲里面的小步舞曲,虽然不能说是有一种宇宙的奥秘在在里面,不过也确实觉得有趣的,好像和那种很像个曲子的曲子是不大一样

最近都没有读什么好看的书,也不知道是书不行,还是我不行,下了一本《热夜之梦》的新译本,应该是可读性非常强的书了,再读不下去可能就确定是我不行了。。。

很大的活儿以及其他

要开始写一个很大的活儿,竟然内心有一点点激动
之前和律师battle的内容就是这个很大活儿里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怎么说呢,真干起活来,才觉得其实大家都是草台班子
这个清算案子做得我经常升起一股浩然正气,觉得自己真是公平公正公允,但股东们齐刷刷不满意,就,随便吧,我上对得起的良心下对得起无比遥远的清算组报酬

有个俄罗斯著名的指挥来北京演出,票销路极好,赞誉颇多,交响乐和指挥我都是一懂也不懂。但是,我还是认为,开场选了《红旗颂》来作为第一支曲目,作为节目单之外的suprise,非常精明,而且是贬义的那种精明
所以,这应该是一个我不会喜欢的指挥

艺术作品是不是能体现艺术家本人的人品,可能是所有关注文艺作品进而关注艺术家的人都想过的一个问题,我在知乎上看到过有人提问,能不能从弹琴里听出人品,有个答案说,听不出人品,听不出是不是个好人,会不会遵纪守法会不会扶老奶奶过马路会不会去嫖娼,这都听不出来,但能听出弹琴的状态和某些性格,是不是投入是不是急躁是不是炫耀是不是喜悦等等,我觉得这个答案比较接近我对文艺作品的理解
当然未必炫耀就不好,炫耀说不定神采飞扬,只能说,可能长久看,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和一个人的作品多多少少还是有关系的?而正是这些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受不受某些特定的观众喜欢?客观上我觉得真是不错,和主观上我特别喜欢觉得能敲到我的心里的某个点是不一样。后者可能来自于自己曾经有过的感觉和向往成为的更好的自己吧?所以喜欢来喜欢去的东西都是差不多啊差不多,都有同样的内核啊同样的内核~

性感

上周看了篇同人,里面提到《剧院魅影》里面“all I ask of you”,我在QQ音乐上听了一下,好听诶!!
就准备周末在家看《剧院魅影》的25周年纪念版
有一个小小的期待的感觉真的好好,怀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周末不仅看完了这部舞台剧,还看了一些初代魅影的视频,以及看了一部BBC的纪录片,很上头啊!真的是好听好看!
上半场里面地宫/地下湖那一段,真的非常。。。性感或者说色情
也不能说是性暗示吧,基本就是明示了,sing !sing !sing for me
妈呀!!

以及在纪录片里面也提到就是这一段就是很欲啊
25周年纪念版的魅影虽然有点浩然正气,但是也还是有一种压倒性的性感的,而初代魅影那种如父如友的诱惑就更诱惑,非常迷人
怎么说呢,我觉得这部戏有这么多这么多女观众为之迷醉,就是因为这部戏里面充满了。。。性张力
顺便,25周年版的墓地一场,这姑娘演得和唱得都真是超级感人啊!

性张力是一个我没有很想好到底是什么的东西,完全不等同于明星脸长得好看,当然一个人/演员有没有性张力可能和每个人不同的性上的偏好有关系,但可能有性张力的人们也有一些共同之处?除了一种生命力之外,可能性张力是一种来自于对他人的兴趣和探究带来的侵略性,而且要让人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顺便,我觉得稍许有点压抑以及自我控制力强的人就比较有想象空间,一览无遗的阳光少年就差一点,经常暴怒的人就是零,所以SS就比小天狼星更有张力耶,但完全没有压抑自己的话,就是天然风轻云淡的话,就又不太行,得是湖面上的冰山,是溢出的一角。。。就很微妙的东西

我觉得舞台上的性感是电影或者电视剧里不能比的,那种色情,啊,真的很色情啊,张力十足的色情啊!就好像说昆曲里面,一不过男女主扶住女主角肩膀,但就是有一种说不尽的温柔缱绻
以及,我第一次感受到舞台上的性感,竟然是。。。唱着“大雪飘,扑人面”的林冲。。。太羞耻了

总之,就过了非常快乐的两天,这种整块的很上头的很性感的文艺生活所带来的欢欣,绝对不是躺在床上零零星星刷微博能比拟的,不得不说,文艺生活到底还是使人快乐啊!

一盏黄色的小灯

早晨照例刷新了一下我追的两篇同人,发现其中一篇已经更新了一章,非常高兴,仿佛心里叮的一声,亮起一盏小灯,而且是一盏黄黄的小灯哟,嘿嘿嘿
可能因为我又在读sshg的同人,前两天春风拂面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点毛茸茸的蠢蠢欲动的,要是杜丽娘说起来,就是没乱里,春情难遣嘛
虽然我也不知道究竟欲动个啥。。。但春天,总是好的啊
真的,每年都会感叹,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某天和shu聊,你说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是喜欢看言情小说诶!看得还是很高兴诶,那你们男的,岁数大了都看啥啊?他说,大概关心国家大事和各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吧,我真是快笑S了

今天读完了那篇12章的同人,总体来说还是不太行,虽然我觉得她其实设置了一个特别好的结构,就是罗恩过世之后,hg的女儿罗斯(19岁)发现了一封金妮2000年写给hg的信,里面提到你们订婚了等等,罗斯想到,父母不是05年才结婚的么?这五年间发生了什么?然后罗斯就去问母亲,母亲给她讲了从前的那五年,从前那五年是用闪回的方式写的,每一章的前半部分是闪回,后半部分是母亲和女儿现在的对话,到倒数第二章完全回到现在这个时间点,过往的五年大致是hg和ss在一起了,后来因为ss不愿意承诺一段长期的关系,也比较不愿意坦陈自己,而且hg总觉得有莉莉的阴影,和好又吵架吵架又和好之后她终于发现俩人想要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虽然hg还是爱ss,但依然分开了,文的结尾是ss和hg又重新见面了,想要再次开始
我比较感兴趣的点是,女儿发现自己完全没关系的那部分母亲带来的冲击,女儿发现母亲,是一个女人,有母亲以外的部分。以及20岁的女儿,想象20岁时候的母亲,这种相互映照我也觉得非常有意思。另外,爱不能解决一切的(过去的5年),以及重逢旧时爱人,都是我还挺喜欢的主题和点,但。。。写的不行啊。。。作者对ss的描摹不行,而且作者想象力也不行,我觉得她根本想象不出来一个男的可以怎么对一个女的好,甚至怎么才是对一个女的好。。。所以,我算是知道了,空有好结构和好故事是不够的,完完全全不够,要会讲故事

开始读一篇没有cp的ss个人向的文,有中文翻译,目前读了1/4,写的真是不错!一晃,我沉迷ss也已经三年了。。。
还是要多读英文,太久没读之后,这12章的同人读起来前面几章速度慢了很多,后面才又恢复了一点,真是业精于勤啊!

比较可爱的直男

这两天在读《猎魔人》,快读完第二本了,好看诶!我觉得作者就是个直男,但是还算是比较可爱的直男,那么都是男性视角,可爱的直男和令人厌恶的直男的区别是什么呢?我觉得,比较可爱的直男是以“我”出发的直男而已,虽然对女性想法的描写多半是以己度人的揣测和想象,是有点傻乎乎,但是不双标,没有那种满足自己猥琐之心的把玩和暗搓搓,也并不怎么物化所有的异性,女性角色仍然有不包含男主的属于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追求

叶妮芙在魔法师和猎魔人之间摇摆,而魔法师和猎魔人都想得到叶妮芙的心,那一段写的实在太好笑了,写足了这俩男孩子冒着傻气,然而豆瓣上有人说挑出叶妮芙的这一句,问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叶妮芙,“我说了,我们得解决这事,而且要快。为了避免让局面更加尴尬,在你提问之前,我会尽快给你几个答案。是的,跟你一起来艾德·金维尔时,我已经知道自己会去见伊斯崔德,也知道见面以后会跟他上床。但我没想到这事会公开,也没想到你们会彼此吹嘘。现在我知道你的感受了,我很抱歉,但我并不内疚。”
这位读者的意思大概就是就一个女的,24小时之内和两个男人上床,连内疚都不内疚一下,怎么可以呢!怎么会有人喜欢这样的人呢,啊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好想给这位读者翻白眼哦!

说起来,其实女权视角一旦开启就再也回不去了,能一眼看到文艺作品里令我不舒服的地方,虽然我有自己的偏好,有特别被戳中的点,有特别想翻白眼的点,但就广泛意义上来说,文艺作品里有令读者不舒服的地方我觉得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能不能各抒己见,文艺作品应该表现男凝还是不应该,应该表现坏人还是应该表现好人,其实怎么样都行。而我只是觉得在只有符合特定目的的文艺作品和文艺评论能出现地方,我不太会去看那些能出现的尤其是被激赏的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图书可能稍许好一点吧,但其实我也兴趣没有那么大),虽然。。。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点非常非常非常微不足道的抗拒
而对于大致可以自由自在发声音的地方,男权的作品女权的作品,抵制男权的评论抵制女权的评论都可以,哪怕有人要求抵制罗琳阿姨的作品我都觉得没关系,因为。。。毕竟她的作品又不会真的下架,反正她又不会被真的封杀。。。

又,我追的小黄同人和剧情同人,你们俩都快点更新,啊!

费尔岛/北欧风毛衣以及其他

我一直很喜欢胸口附近有一圈提花图案的毛衣,就是淘宝铺天盖地的费尔岛/北欧风毛衣,20年前我就有一件,前两天又买了一件,想到周末可以穿就很高兴!
以及,我还喜欢牛角扣大衣,只是现在年纪渐长,穿起来总也觉得不大合适,怎么说呢,这么多年,喜欢来喜欢去还是喜欢那些东西,没长进啊没长进!

前两天晚上在看昆曲,最最喜欢的也还是《玉簪记》的四折、《望乡》以及《书馆》,《惊变》虽然不错,但我讨厌劝酒的环节,《迎像哭像》当然很好,但是听起来太伤了,不能多听。也还有很多折子虽然是好的,但是不能算是最最喜欢。
又去听了《偷诗》的后半段和《秋江》,《偷诗》大部分都还可以,小儿女情态嘛,虽然有的演员也太拿捏作态不够大方,但基本上怎么都还挺可爱的,但是《秋江》我还是喜欢温宇航和邢金沙的版本诶!
当年一度还挺喜欢王振义和魏春荣早年间的版本,但是昨天看了一个2021年的,很不行啊,顺便,他们这两年的《长生殿》也很不行

温金的版本,其实不是太有少年离别的感觉,但是非常感人,俩人互相对看的时候,啊!深情款款到我心里为之一荡。。。俩人互相之间给得出,接得住,而且温宇航唱腔比现在很多小生要硬朗浓烈得多,也十分戳我,因为我这种别扭的小观众就喜欢硬朗里的片刻柔软
《望乡》也好,清唱版本和98年的版本都很不错,看到底下有评论说李陵两次劝苏武“把离愁且放宽”,不仅仅是说给苏武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因为他自己其实既回不去也放不宽,说得很对诶
再次感叹,温宇航真是有一把好嗓子啊!太希望他可以再来演出了,即使他只在北京演,我也会坐高铁去看的!

这两天发现皮亚季戈尔斯基的德沃夏克特别好听,尤其是后两个乐章,进而发现同一个曲子,大家的速度能差很远!以德沃夏克为例,在录音(视频太难算时间了)里,三个乐章的时长分别是:
皮亚季戈尔斯基:14:29,10:37,11:24
罗斯特罗波维奇(柏林爱乐):15:42,12:41,13:04
罗斯特罗波维奇(捷克乐团):14:58,11:16,13:03
马友友:16:13,12:49,13:18
杜普蕾:15:27,13:20,13:41
就,最快的版本比最慢的版本能快出20%不止呢,我觉得尺寸这种东西是非常神奇的,因为每个乐章内部的速度大致是一致不变的,那么就意味着如果在一个乐章里,有的地方采用了似乎还蛮舒服的速度,另外的地方可能就会太快或者太慢,要兼顾整体又要顾及到乐章里特别出彩的部分要格外抓人可能也没那么容易?我可能速度的选择是一个还蛮重要的事情?
顺便,之前我一直喜欢杜普蕾德沃夏克的第一乐章,后面就觉得没那么好,说不定就是因为整体速度太慢了?

我开始以为快的版本比较容易带劲,细细比较之下好像又不是,比如听了阿格里奇和克雷默的克鲁采里面阿格里奇的琴弹得颇为火爆,可是阿格里奇和雷诺德卡普松的2022年版本,我就觉得琴非常软,但这俩的时长是一样的,所以。。。并不是快就一定带劲的。。。带劲也是一个玄妙的事情
以及!克鲁采我觉得最好听的版本还是帕尔曼和阿什肯纳齐的版本,非常带劲!听得人很昂扬,而且不是那种被push的昂扬,是被带动的昂扬,喜欢!

最近还很谜三重奏,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就觉得很好听,特别喜欢的是Vladimir Ashkenazy / Itzhak Perlman / Lynn Harrell / Ludwig的版本,真是神采飞扬,有的地方真是有一种飞珠溅玉的感觉
我查下来,这个版本和我喜欢的克鲁采都是80年左右录制的,那时候,三个人都是40岁前后,我个人是觉得这个岁数是大部分艺术家最好的时候,可以算是舞台上的风华正茂
一般来说,至少从我看戏的浅薄经验来看,我觉得艺术家基本30-60都算是好时候,起码30-50岁都能算是非常。。。黄金的时光了!
我喜欢这种明显音色不融合的乐器里之间的配合,喜欢他们互相承托得严丝合缝,彼此是配合得合,不是融合的合。所以说什么呢,所以说再次感叹一下,喜欢的东西,可能喜欢来喜欢去都有同样的内核,吧?

少女心以及其他

在读同人,有一篇写的还不错,很自然,HG成熟又偶尔有很少女的一面,看到一段:
dream of taking that liberty yet. Once or twice, though, she’d found herself testing the name on her tongue when she was alone in her room, just to see how it sounded. She’d been lying in bed at night replaying som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in her mind when the urge had come over her, and she’d whispered his name into the empty room, stumbling a little over the v. His name in her mouth was foreign and unfamiliar, and so very adult – and Hermione couldn’t help thinking of a little girl trying on her mother’s party dress.
于无人处,轻轻尝试的念他的名字,真的,超级少女啊!好像是红楼梦里的龄官,也好像是我高中同桌,千百年来古今中外的少女啊都一样啊都一样!

昨天在搜Bruch的《晚祷》,搜到一张非常古老的专辑,Gregor Piatigorsky的德沃夏克以及《晚祷》,先听的晚祷,真好听啊,而且和乐队部分非常气势恢宏。
我就继续去听了德沃夏克的协奏曲,还挺好听,更奇怪的是我突然被乐队抓住了,在我浅薄的心目中,好像协奏曲的乐队大部分是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所在,但这首曲子里有几个地方乐队真的令人非常印象深刻?就跑去重新看了一下乐队和指挥,是Eugene Ormandy指挥的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
又去搜了一下这个指挥,据百度百科说是“从1936年开始担任费城交响乐团的音乐指导和常任指挥时起,一直到1980年因年龄和健康原因卸去该团常任指挥职务而退居二线时为止,整整和这个伟大的乐团合作了44年,而且在这奇迹般的44年里,奥曼迪既不像伯姆那样中间有过间断,也不像卡拉扬那样同时担任好几个乐团和歌剧院的常任指挥,他与费城交响乐团朝夕相处,紧密相连,从没有离开过一步,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全都投在了费城交响乐团身上,为这个具有光荣传统的乐团,在半个世纪中始终保持着少有的顶尖级乐团的水平,做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贡献。”
所以也是名人名团咯!我后来查到是1946年和1947年的录音诶,真的是相当古早了!
又顺便,我还听了个Piatigorsky的勃拉姆斯奏鸣曲,古早的风格和现在常见的室内乐风格真的差别蛮大的,感觉每个乐句之间的音头特别重,听得不太习惯,但是这种风格在协奏曲就还好

我看了一个他指挥费城交响乐团和帕尔曼合作的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曲子本身名气很大,而且这一版在B站上很热,但是听下来最大的感受居然是,有必要搞得那么难嘛?!
很多人说感人至深什么的,我没有特别喜欢诶,比较无感
我又接着去听了他指挥费城交响乐团的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交响曲,算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完整的交响曲?倒是还可以诶!虽然依然是一点也不懂,但还是听得下去的

最近还听了帕尔曼和阿什肯纳齐的克鲁采,确实很带劲,不过春天我就没有特别喜欢,可能曲子过于昂扬振奋了,不适合我这种刚刚得过新冠的脆弱人儿
阿什肯纳齐的柴可夫斯基的四季也好听的!还蛮适合干活的时候随便听听

昨天听了阿什肯纳齐的一个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三重奏,喜欢诶!我喜欢这个曲子,可能听过三四个版本。最初是听过的Gidon Kremer / Daniil Trifonov / Giedre Dirvanauskaite,觉得很不错,第一乐章有一段,我觉得是指环王里面经常要写的,愿星光照耀你的旅程那种,而且是在船行水面上的旅程。陆续听过的其他的版本都不太喜欢,昨天听到的阿什肯纳齐版本也很好听诶!
说起来,Gidon Kremer的版本第一乐章有20:36秒,阿什肯纳齐的版本只有17:46秒,居然快了这么多,就没有那种船在水上晃荡着的感觉了,但是我觉得也非常抓耳
第二乐章,两个版本都是20分钟,阿什肯纳齐还稍微长1分钟,所以阿什肯纳齐的这俩乐章在感觉上对比更强烈一点

硬朗

因为喜欢拉赫玛尼诺夫的大提琴奏鸣曲,就找了好几个版本来听,发现Lynn Harrell和Vladimir Ashkenazy我也还蛮喜欢,感觉上Ashkenazy的钢琴似乎我还挺喜欢的,在B站上东翻西翻,看到有人说他喜欢Ashkenazy的音色,另一个评论说他的音色很硬,我觉得,对啊,我之所以喜欢可能就是因为他的音色很硬,有一种透明的质感,以及总体来说,文艺作品我可能还是喜欢硬朗清晰的东西,如果硬朗里面有一些柔软,就觉得啊,啊,真的特别美
然后翻了翻《游艺黑白》,看完了Ashkenazy的访谈,包括其他钢琴家提到的Ashkenazy的一些段落,就还。。。挺喜欢的

继续说拉赫玛尼诺夫的大提琴奏鸣曲,之前看过BBC一个很短的记录片,Steven Isserlis说这首曲子里有非常浓重的宗教成分,这是一个我没太想过的角度,不过我觉得从听感上来说,Steven Isserlis的版本似乎是神神叨叨一点,说起来Steven Isserlis经常有非常温暖的音色和气氛,但我觉得他风格就是比较神神叨叨的,虽然是褒义的那种神神叨叨,而Lynn Harrell和Vladimir Ashkenazy感觉就比较无产阶级一点,我都还蛮喜欢的诶

说起来路上奔波的时候,我又开始在地铁里读同人了,看到有人2006年开始喜欢SSHG这一对,到2021年终于开始自己动手写起来,虽然用的是很古老的梗,但胜在写的好看,我居然也津津有味的看了六、七章了呢!啊,我已经看了不止一个人说,人到中年,上了一些岁数才懂得罗琳阿姨为什么那么珍视勇气这种品质,因为,真的。。。很难啊

已经开始正常上班了,和一些同事聊了一会,大家普遍觉得,现在身心健康都非常堪忧,鸡血都打不进去啊

练琴还是正常在练,我算是知道了,不仅音准难搞,节奏它也很难搞啊,统统都很难搞就是了,反正,想要拉得好一点点真的很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