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新品种

这几天做了一些新品种,难得的是每一种都非常成功,搞得我心情很好
PH的柠檬磅蛋糕,是法国人的方子,用的黄油量远较一般磅蛋糕少,但是加入了一些淡奶油,做法上也和常见的打发黄油的磅蛋糕有很大区别,结果质感倒是意外的细腻,又因为刷了非常大量的柠檬汁+糖+水煮出来的糖浆,刷的时候我真是心里惴惴,这水分也忒多了吧?!隔夜之后,整个口感湿润不干,蛋糕里有柠檬皮碎自然是清香扑鼻我本来就预想到了,但是那个酸甜的糖浆竟然那么那么提味真的是很惊喜,总体来说是一只非常清新的磅蛋糕啦~~~~
方子:(一个很满的三能水果条的量),125g低筋面粉 ,1/4tsp泡打粉,2个中等大小鸡蛋(去皮一百零几克),奶油63g 白砂糖90g,盐一撮,朗姆酒18ml,柠檬1个,黄油45g。
做法:糖加柠檬皮碎静置半小时后鸡蛋+混合了柠檬皮的糖+盐打蛋器中速5分钟至发白粘稠状,加奶油打匀,加朗姆酒打匀,分三次筛入面粉,一次拌匀再加第二次,然后加融化了的黄油拌匀,160度,60分钟,出炉后立刻刷上全部糖浆(50ml水+21g糖+10ml柠檬汁煮开)

此外就是看了庄祖宜的视频,做了一个大蒜番茄烤鸡腿,做法非常方便,就是鸡腿洗干净,抹稍多的盐,然后在盘子里鸡腿的空隙处铺满切成小块的番茄,和一些大蒜(只要剥去老皮,那层蒜衣都不用去,两只鸡腿大概配大半头蒜~~),外加四五枝新鲜罗勒,撒上一些橄榄油,加一些黑胡椒,然后烤箱170度,90分钟,就好了!!这道菜烤的时候就很香了,而且番茄和鸡都会出许多汁水,在烤箱里汁水呈现微沸的状态,于是鸡腿的下半部分就非常鲜嫩,而上半部分是直接烤的,会很脆,所以口感很妙,这么烤过的番茄也非常好吃,配着鸡肉一起味道很赞~~据说烤的软烂的蒜可以从蒜衣里挤出来抹面包,不过我总觉得蒜是调味品,对于单独吃比较无爱,shu尝了说是很好~~~~总之是一道非常省事但是巧妙的菜啦!BTW,我真喜欢看庄祖宜的视频,她做菜那种自由随意和愉快实在太动人了!

再有就是在父亲节的时候做了小山进书上的papa松糕,算是给那个准爸爸的礼物好啦~~~~非常淳朴温暖的味道~~~~不过值得标记的是糖量我减为书里的60%了。。。话说我总觉得法式点心和日式西点是完全不同的追求,没有谁高谁低,但是真的风格差异好大啊!再话说,总有一天我要去小山进的店里尝尝原版的小山卷!锵锵~~~

最近,肚子里的小同学动得越来越明显了,那么,就在tag里加一个“迷你宝”吧,因为因为。。。总之。。。骄傲的一甩头~

忍不住的“关怀”

小半周时间读完的,应该是今年以来最好看的书前几名了,这一年已经过掉快一半,但是觉得惊艳的书数量实在太少,SIGH

这本书可读性很强不说,史料还很足的样子,很多可能有争议的地方有旁证,又不显得过于枝蔓,而且我还蛮喜欢作者对于感性化的评论的克制态度,最感性的一小段也许就是写到52年费孝通为潘光旦辩护一节了吧,几行字,是书里难得的作者评论。重点写政治高压的书看过不少,重点写一个具体的人是如何一点点被搞,最后被搞得很惨的书也看过一些,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写了个体和环境的互动。书里写的是张东荪、王芸生、潘光旦三个人,设身处地的讨论了知识分子在1949年前后境遇和心路历程的变化,写了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严酷环境的交错,不仅是控诉当时的政治高压也并没有苛责书生的软弱,而是试图理解。题目是忍不住的“关怀”,意为知识分子对政治的兴趣,明知道政治这种东西高难度很难玩得转,但是不论是因为当时急剧变革的时代因素还是儒家文化对书生“入仕”的要求,书生们对于政治还是时常要“关怀”。

看完书,我自己的总结是,张东荪是因为技痒,觉得自己对于政治是很厉害的,希望能为国家做点事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作为一个在抗美援朝期间因为“通美叛国案”搞得很惨的老人家,在病中听到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的时候,讲了四个字“还是我对”。虽然这是据说,作者依旧认为这很符合张东荪的性格。王芸生对于《大公报》的维护也好,放弃也好则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名声地位,这也是一种“关怀”,虽然也许是功利意义上的关怀。而潘光旦从解放前起,虽然他每每无意,可是实际上却和政治离得很近很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关怀既是传统意义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关怀,也是一种被裹挟而来的关怀。张东荪一节感觉没有特别深,因为我觉得这位老先生实在是自我感觉太好,其实还蛮幼稚的。到了王芸生一节,就颇有一些世事无常的感叹了。《大公报》这张招牌能在建国后磕磕绊绊存在这么久,固然和王芸生自觉自愿的接受改造,活络又会写,各种擅长贬低自己说领导好话有重要关系,但通篇看下来,更重要基础的是,老毛对《大公报》这张报纸本身存在某种程度的好感。当时的人们也许看不清楚,但作为后人看来,一些人的境遇一张历史悠久的报纸的存亡,纯粹依赖于某个领导的个人喜好,一个人足能翻云覆雨,这种基础本身就让人觉得无奈。“不过,真正的《大公报》,早在王芸生发表那篇“新生宣言”之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咳。。。此外,在百度百科王芸生的词条上意外看到这一句“《大公报》和他的同人,后来都经历了坎坷的命运,无论左右,都很难幸免,杨刚、范长江自杀了”,看到杨刚的名字颇震撼了一下,因为在书里,杨刚这个名字只在49年前后出现过,在49年2月,杨刚等在《进步日报》上为大公报做了反动定性,随后更是整肃编辑部神马的,但书里又有个小细节,说后来来了一个XXX领导(这个领导在书里就是写作XXX哦!!可见大概是很高级的人物啦。。。),大公报同人更加不满意,联名要求杨刚等回来领导,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就小惊了一下,心想大概她还不是最难搞的人吧?!没想到,这样左的人,也还是在57年自杀了。。。真是。。。恐怖的政治所有人都无处可逃吧

最让人感慨的是潘光旦一节,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传神,看好之后,不仅充满了同情,更觉得他真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是一个让人非常不知道说什么好的人物。一方面他受中国传统影响很深,但是另一方面又是非常敢讲话,他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而真的是怎么想就怎么讲,完全不符合我国那个含蓄啦、说话留余地啦,不轻易表态啦这种对成熟人的要求。一方面他对于个体的自由非常看重,觉得苏联和法西斯那就是一丘之貉,但是另一方面呢他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还觉得素质高的人就应该多生娃,素质低的人就不应该多生,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呀,先要普及职业教育,不要先讲什么价值观,把人思想搞乱掉(插话:看到他的优生观,我都震撼了,我觉得这么想的人一定颇多,但是,真的这么直白白讲出来的人应该是很少的吧?此外,说到他的这种精英思想和民主自由思想的混合体,我总觉得他应该会特别欣赏英国?)。一方面他对政治其实没有特别浓厚执着的兴趣,只不过喜欢随便发发议论,但是另一方面这位老先生两边都很不讨喜,竟然既是国民党暗杀名单上的第四名又是52年思想改造中清华大学百余教授中头号被批判人物。他真的是一个及其忠于自己又总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非常固执,十分较真,一点也不圆滑的人啊!而且他真是阴差阳错的很倒霉啊,搞得土家族民族鉴定这种普通的学术事情,竟然都会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里去。。。

潘光旦一节,还有印象很深的就是关于那些学生们,哎呀呀呀,我觉得他们真是一群讨厌鬼,49年以前闹学潮的时候就是讨厌鬼,49年以后批判教授们的时候更是。容易被煽动,根本不讲道理,那种莫名其妙的强烈群体感集体感,太讨厌了。。。我真是深深的同情作教务长这个职位的人啊!话说。。。我觉得学生们不论啥时候都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除了对三个人物本身的刻画,严酷的政治环境作为背景的存在也写得还不错,特别是描写政治环境一点点变暗的过程,群众如何被挑拨起来,比如张东荪的五次检查为什么不得不一次比一次更“深刻”,比如如何用胡萝卜+大棒的方式把人们搞得服服帖帖,比如如何先把一个人彻底排挤又假意认可他,他便变得极渴望真正融入以及防止再次被排挤自然就比原来就在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更积极更往死里排挤那些可能被排挤的悲惨人。

一大波珠子

一大波灰常昂贵的珠子寄到啦!品质果然比之前买的珠子们上了一个层次,实物竟然比卖家的图片还要美丽,颜色清亮闪耀着剔透晶莹的光。不过在绕线的时候还是由衷的感叹技艺不够啊,怎么也没办法搞成想要的样子

某日,在超市买了一根巨大的香蕉,拿回家来养着,养出小黑点以便做成香香甜甜的香蕉蛋糕。。。养香蕉,听起来好像。。。比较诡异。。。话说又有好多想做的食物呢!小山进的papa松糕、PH的盐之花巧克力蛋糕、PH的柠檬蛋糕、布朗尼。。。慢慢搞起来,嗬嘿!

再话说,上次买了一本《历史学十二讲》,已经完全变成了失眠时的最佳读物了!有点怀疑现在已经读不进这种严肃的书鸟,今天《忍不住的“关怀”》到了,期待会比较好看~~~

冰冰的蜂蜜水

1、这几天每天的小快乐是喝一杯冰冰的蜂蜜水,以前怎么不知道它这么好喝啦?!那种凉爽的甜蜜的带有微妙童年感的蜂蜜水入口的时候实在太太太太美好了,真的是沁人心脾啊!而且每天喝每天都觉得充满快乐哦!话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本岛的天气已经太热,我每天都觉得好热好热啊,吃着冰西瓜冰蜂蜜水甚至冰咖啡都觉得它们真是巨大的享受,继而很警惕的想到,这肯定都是肚子里那个小同学的操纵!总体来说,我以前是一个不太喜欢吃冰东西的人也,现在竟然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以及,那个小同学很容易就让我动不动就想去嘘嘘外加有时候会没来由瞬间情绪低落,就觉得吧,我这么一个体积巨大的人类,竟然被这么一个如此如此小的小家伙控制,还真是心情复杂啊!

2、上周上火,牙龈肿痛,每天除了哼哼唧唧什么事都没心思做。。。(大概唯一能忘却牙疼的就是在淘宝上看各种各样的珠子吧?!)。。。总之,就是各种折腾,待我牙齿忽然好了的那一天,整个人欢乐无比,除了常规的领悟到身体健康很宝贵之类之类,忽然触类旁通的明白一个道理,这就是即使不见人,美丽也比不美丽好很多啊!因为之前一段时间似乎是我这近几年里最瘦最美丽的时候,所以我常常觉得很遗憾,好不容易美丽了一点竟然是在这个家复习考试当孕妇的时候,太可惜了。。。

3、一大波珠子到了,看着它们我就很高兴,把它们各自组合的搭配在一起各自摆弄就更高兴,咦,有一种熟悉的赶脚。。。然后我就想到柜子里囤积其实不适合做衣服大概只能做靠垫套但实在是非常美丽的花布们。。。它们啊,都是那种看起来好像有用其实没啥用,但是就是让人看着就高兴的东西啊!城市的珠子大概就是路边的咖啡馆,街头的小店,推着自行车的卖花人,到处都有的快乐柠檬奶茶铺子们吧。。。说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珠子,我觉得书就是shu的小珠子,买书挑书的过程就很开心,然后买好了堆在家里就更开心,每天晚上挑出几本拿到手边,开开心心的抚摸一下,再开始上网,准备上一会网就看书,但是类,通常上一会网就到了该睡觉的点,然后再抚摸一下把那些书送回柜子里。。。哦活活活,我彻底理解了,这就是他的小珠子和小花布啊!!唯一的不同大概就在于,我的珠子体积小比较不占地方吧。。。真是人各有珠!以前觉得自己很适合老人家的生活,呆家里看看书画画画做做东西吃修身养性神马的,不过现在还是感叹,那些难得一去的博物馆,越来越少去的戏院,从来都只逛不买的商场,一两月才见一次的朋友,这些都是生活里的珠子。。。以及,我喜欢进口食品齐全的超市,喜欢优衣库,喜欢有调调的西餐厅,喜欢在繁华的路上看衣着入时的姑娘,原来我还是个小青年也!

4、为什么提出无理要求的不自觉人士大多都理直气壮,合理拒绝掉的普通人类反而百般找借口呢?!大概是因为我软弱吧。。。这个感叹来源于某个我不喜欢的人在我去接shu下班的时候来搭车。。。如果是狂风暴雨,那助人为乐自然是没的说,可是正常的上下班通勤本来就应该是自己承担的内容啊!!怎么可以经常性来搭车呢??我不喜欢这段私人时间和空间受影响诶,而且我觉得我的不喜欢是正当的,但是怎么才能得体的拒绝呢?我挠头挠了老半天也没想出来,只好隔三差五的表示今天下班不直接回家,要去XX、XX和XX地方。。。叹气

5、那天在游泳池里泡着的时候我在想,最初的梦想似乎还在角落里闪着光,记得很久以前和枕头说,我向往自己拥有一种专业技能,依靠它来谋生,能在某个专业领域有一点点自己的位置。到了现在似乎我还是这么向往的,(画外音,可是也确实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囧。。。横竖就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虽然也很知道,如果要获得职业的成就感,也许会损失掉很多生活里的小乐趣,但是只有体会过了,才能真的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如果跳过这一步,直接进入享受生活阶段,到底意难平。回想将近一年的海岛生活,最最开心的时候就是10月份自己找到工作的时候,那种开心,是生活里的温暖喜悦所不能代替的。难道是我长久以来太过于弱小,本着缺啥想啥的原则,我好像总是对靠“自己”获得长久的收入,这个关键点充满执念,SO,蜗牛同学,要认真复习考试,也许就往闪着光的地方更近了一小步呢~~~

6、复习功课再一次复习到民法,发现变动的地方还蛮多的,虽然变来变去是很讨厌啦,但是有的地方我觉得变动得还蛮有道理的。比如说无处分权的买卖合同,乙把从甲那借来的相机卖给丙,乙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效力如何?以前民法是说效力待定,要看甲是否追认,如果甲追认了,当然木有问题,如果甲不追认,那合同就是无效的,但是!如果丙是善意并公示取得(三要素:即不知情、支付了对价、相机已交付)的情况下,丙仍然取得了相机的所有权。但是现在改成了无处分权的买卖合同是有效的。如果丙是善意取得,丙获得所有权,如果丙不是善意取得,甲可以让丙返还相机。虽然从结果来看,修改前后的所有权的转移规则没有变化,但是依照我浅薄的理解,这个改动还是有意义的。因为,乙和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就意味着如果丙不是善意取得或者没有公示(指的是动产即相机未交付),他可以依据这个有效的合同去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而在以前,如果甲不追认,合同无效,即使丙是善意取得,他和乙之间的买卖合同也是没有任何保障的~~~话说民法也是一个还蛮好玩的东西,权利不断的在平衡,比如说担保里的一般保证,甲向乙保证:如果丙还不了你的钱钱,我替他还。于是,如果丙比较穷,甲又相对比较有钱钱,乙很可能债务到期就直接问甲要钱了,于是作为保证人的甲的义务就莫名其妙变得很重,所以,就跑出来了一个先诉抗辩权的概念,如果乙没有通过诉讼的手段去找丙要过钱,就不能来找甲要,甲可以用先诉抗辩来对抗乙的要钱,就默默的平衡了保证人与保证人的权利了也。。。多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