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半周时间读完的,应该是今年以来最好看的书前几名了,这一年已经过掉快一半,但是觉得惊艳的书数量实在太少,SIGH
这本书可读性很强不说,史料还很足的样子,很多可能有争议的地方有旁证,又不显得过于枝蔓,而且我还蛮喜欢作者对于感性化的评论的克制态度,最感性的一小段也许就是写到52年费孝通为潘光旦辩护一节了吧,几行字,是书里难得的作者评论。重点写政治高压的书看过不少,重点写一个具体的人是如何一点点被搞,最后被搞得很惨的书也看过一些,这本书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写了个体和环境的互动。书里写的是张东荪、王芸生、潘光旦三个人,设身处地的讨论了知识分子在1949年前后境遇和心路历程的变化,写了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严酷环境的交错,不仅是控诉当时的政治高压也并没有苛责书生的软弱,而是试图理解。题目是忍不住的“关怀”,意为知识分子对政治的兴趣,明知道政治这种东西高难度很难玩得转,但是不论是因为当时急剧变革的时代因素还是儒家文化对书生“入仕”的要求,书生们对于政治还是时常要“关怀”。
看完书,我自己的总结是,张东荪是因为技痒,觉得自己对于政治是很厉害的,希望能为国家做点事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所以作为一个在抗美援朝期间因为“通美叛国案”搞得很惨的老人家,在病中听到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的时候,讲了四个字“还是我对”。虽然这是据说,作者依旧认为这很符合张东荪的性格。王芸生对于《大公报》的维护也好,放弃也好则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名声地位,这也是一种“关怀”,虽然也许是功利意义上的关怀。而潘光旦从解放前起,虽然他每每无意,可是实际上却和政治离得很近很近,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关怀既是传统意义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关怀,也是一种被裹挟而来的关怀。张东荪一节感觉没有特别深,因为我觉得这位老先生实在是自我感觉太好,其实还蛮幼稚的。到了王芸生一节,就颇有一些世事无常的感叹了。《大公报》这张招牌能在建国后磕磕绊绊存在这么久,固然和王芸生自觉自愿的接受改造,活络又会写,各种擅长贬低自己说领导好话有重要关系,但通篇看下来,更重要基础的是,老毛对《大公报》这张报纸本身存在某种程度的好感。当时的人们也许看不清楚,但作为后人看来,一些人的境遇一张历史悠久的报纸的存亡,纯粹依赖于某个领导的个人喜好,一个人足能翻云覆雨,这种基础本身就让人觉得无奈。“不过,真正的《大公报》,早在王芸生发表那篇“新生宣言”之后,就已经不复存在了。”咳。。。此外,在百度百科王芸生的词条上意外看到这一句“《大公报》和他的同人,后来都经历了坎坷的命运,无论左右,都很难幸免,杨刚、范长江自杀了”,看到杨刚的名字颇震撼了一下,因为在书里,杨刚这个名字只在49年前后出现过,在49年2月,杨刚等在《进步日报》上为大公报做了反动定性,随后更是整肃编辑部神马的,但书里又有个小细节,说后来来了一个XXX领导(这个领导在书里就是写作XXX哦!!可见大概是很高级的人物啦。。。),大公报同人更加不满意,联名要求杨刚等回来领导,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就小惊了一下,心想大概她还不是最难搞的人吧?!没想到,这样左的人,也还是在57年自杀了。。。真是。。。恐怖的政治所有人都无处可逃吧
最让人感慨的是潘光旦一节,我觉得这本书写得很传神,看好之后,不仅充满了同情,更觉得他真是一个奇妙的混合体,是一个让人非常不知道说什么好的人物。一方面他受中国传统影响很深,但是另一方面又是非常敢讲话,他不是故意要标新立异,而真的是怎么想就怎么讲,完全不符合我国那个含蓄啦、说话留余地啦,不轻易表态啦这种对成熟人的要求。一方面他对于个体的自由非常看重,觉得苏联和法西斯那就是一丘之貉,但是另一方面呢他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还觉得素质高的人就应该多生娃,素质低的人就不应该多生,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呀,先要普及职业教育,不要先讲什么价值观,把人思想搞乱掉(插话:看到他的优生观,我都震撼了,我觉得这么想的人一定颇多,但是,真的这么直白白讲出来的人应该是很少的吧?此外,说到他的这种精英思想和民主自由思想的混合体,我总觉得他应该会特别欣赏英国?)。一方面他对政治其实没有特别浓厚执着的兴趣,只不过喜欢随便发发议论,但是另一方面这位老先生两边都很不讨喜,竟然既是国民党暗杀名单上的第四名又是52年思想改造中清华大学百余教授中头号被批判人物。他真的是一个及其忠于自己又总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非常固执,十分较真,一点也不圆滑的人啊!而且他真是阴差阳错的很倒霉啊,搞得土家族民族鉴定这种普通的学术事情,竟然都会陷入复杂的政治漩涡里去。。。
潘光旦一节,还有印象很深的就是关于那些学生们,哎呀呀呀,我觉得他们真是一群讨厌鬼,49年以前闹学潮的时候就是讨厌鬼,49年以后批判教授们的时候更是。容易被煽动,根本不讲道理,那种莫名其妙的强烈群体感集体感,太讨厌了。。。我真是深深的同情作教务长这个职位的人啊!话说。。。我觉得学生们不论啥时候都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除了对三个人物本身的刻画,严酷的政治环境作为背景的存在也写得还不错,特别是描写政治环境一点点变暗的过程,群众如何被挑拨起来,比如张东荪的五次检查为什么不得不一次比一次更“深刻”,比如如何用胡萝卜+大棒的方式把人们搞得服服帖帖,比如如何先把一个人彻底排挤又假意认可他,他便变得极渴望真正融入以及防止再次被排挤自然就比原来就在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人都更积极更往死里排挤那些可能被排挤的悲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