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钱

前几天豆瓣上仿佛有个争论,起因是两代人观念不同,后来就发展到你用父母的钱出来留学,学到了些新知识新视野就不尊重父母的感受了等等,我觉得这里有两个问题呀
第一、尊重和控制的界限在哪里 妈妈不喜欢看到女儿和男朋友亲密,女儿尊重妈妈的感受,因此从不当着妈妈的面和男朋友拥抱,这如果是尊重,那么妈妈不喜欢看到女儿穿短裙,女儿尊重妈妈的感受,但双方又是一起住的,因此女儿只能用不穿短裙,这是不是就是控制了呢? 这是第一个我并没有很想得清楚的问题诶
第二个问题是,作为子女的自由和有没有拿父母钱是不是有关系?成年子女是不是只有不拿父母一针一线才有资格谈自由谈不受控制?也就是所谓经济独立才有精神独立?那么未成年子女呢?毕竟父母给口饭吃和父母出钱去留学都是一种抚养,是不是后者就更应该听话?如果后者该更听话,是因为花了更多钱,那如果前者虽然只给了口饭吃,但那一口饭都是父母省下来的呢?也就是说,多大程度上听从父母究竟和父母花钱的多少有关还是和比例有关?又是怎么算的?30万或者年收入的10%=穿上父母喜欢的衣服,50万或某种比例=放弃喜欢的工作,100万或某种比例=放弃喜欢的人?
这是又一个我没有想明白的问题,我就跑去问shu怎么看,他的看法我觉得颇有启发。他认为,不是这样的,作为子女的自由和拿不拿父母的钱一点关系也没有,人拥有自由仅仅是因为作为一个人类,生而自由。至于经济独立才能精神独立这是实现自由这件事通常的技术手段或者方式,并不代表前者是后者的资格。只不过,一个不拿父母钱的人,不论是心理层面还是生活层面都更容易实现自由,仅此而已。举个不贴切的比喻,一个聪明小心的人作弊更不容易被发现,并不是就说作弊就是对的,聪明小心的人才有资格作弊。怎么样才能实现一件事,和这件事本身是对是错是天赋人权还是君主的恩赐一点关系也没有。与此同时,父母也享有自由呀,成年之前,父母对子女的基本养育是义务,但是究竟投入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成年以后继续投入还是不再投入,这都是父母的自由,如果投入了一点,觉得能带来一些东西(不论这个东西是心理满足是情感回报是听从指示还是其他),那么继续投入,如果觉得带不来任何东西,那么停止投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思路诶
在豆瓣小号上吐槽蛮开心的诶!欢迎不介意负能量的关注啊
不过很长的豆瓣日记估计我也会贴过来的,要年复一年的写下去的心居(这是心上的小房子的意思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