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早晨在刷牙的时候听到新闻里说“欧盟追随美国的脚步对俄罗斯……”我就想到之前在知乎上看到有个人说,在很多国际政治爱好者眼里,世界上只有俩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其他通通都是小国,小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当大国的狗,不是中国的狗必然就是美国的狗,如果不想当狗,那就是自不量力。。。简言之就是一种。。。看谁都是狗的世界观
啊!这句话真是过目难忘啊,我觉得太对了,真的,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大到世界观小到对个人的看法,你和宣传的想法不一样就是你被带了节奏,你不想在本国做狗你就是想去外国做外国人的狗,你不想自己做狗你就是想让人家做你的狗
真是。。。狗眼看人低啊只能说

周末读了一本勒卡雷的《战场特工》,还挺喜欢的,周末下午配着茶和小葡萄,真开心啊!
勒卡雷确实是我的菜,日常生活里的间谍工作,是很有实感的谍报世界,比如去见一个人和工作有点关系但又有点私人原因的人,他最开始琢磨的是,要不要约在局里可报销名单上的餐厅?
我小时候有一个固定的幻想,就是城市里的某一个建筑/门/树丛/后面是一片森林或者是一个神秘王国,很多作者也有这样的幻想,比如绘本里的《森林里的躲猫猫大王》和《隧道》,我以前看过比目鱼的微型小说《渡口书店》也是这样的路数,甚至纳尼亚传奇里的衣柜,哈利波特里的国王十字车站,我不喜欢完全架空的平行世界,还是喜欢这种和日常生活交错的神秘王国

还是小白点好

上次说要慢慢练琴,上周从西安回来,我就努力克服糊弄过去的心态,努力慢慢练,先是把速度调的很慢,开节拍器,用55的速度,一弓四拍,三个八度的音阶过两遍,然后一弓两个音,一弓四个音,各过两遍。然后带着揉弦再来一遍,跳弓再来一遍。搞完之后再去拉练习曲。昨天上课老师说音色一下子提高很多,进步很大,咩哈哈哈哈,我是会学习会反省的大人啊!被表扬了,开心!!

而且呢,有一首练习曲我觉得拉得混混沌沌的,虽然看谱曲来说是一种模进手法,但是上上周我就没怎么听出来,因为觉得每个小节都和下一个小节完全听起来不一样嘛,但自从我把每一个音都拉准之后,模进就很清晰了,因为很清晰,所以强弱的变化好像也能变得更有一点依据,练得还挺开心的。而为什么每一个音都能拉准了呢?因为。。。我终于在第四把位一指的位置贴了一个小白点!
还是小白点好啊。。。叹口气

目前在继续练习曲的同时,又回到铃木了,开始铃木第三册啦!
有很多知识点,可能是很早就知道的,但是真的做到需要过很久。或者说不要说真的完全做到,就是能体会到试图做了和完全没做的时候的不同也并不是知道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能体会到的。力量始终放在弓子上这么简单的道理,就是其中之一。我现在才发现,不要说分弓的时候容易听起来很断了,连弓的时候我以为只要弓子始终在走,就绝对不会有音断开的听觉效果,但其实不是的,如果弓子走的时候力量某个时候松掉了(通常在换下一个音符的时候),也一样能听起来不连贯。。。要听起来连贯流畅稳定不容易,要听着破破烂烂摇摇晃晃那可是分分钟就能出现的

总之,要继续加油!又,多曹尔的曲子都好绕啊,记也记不住,绕也绕不出来,唯有多练一条路

间谍小说的迷人之处及其他

一直以来很喜欢间谍小说,但也没有去细想,间谍小说里最迷人的地方究竟是什么,直到前两天看了一篇《军官与间谍》的作者的访谈,他说“我的主人公一般都是体制内的局外人,虽然身处体制之中,但是与其格格不入。”
我突然间就明白了间谍小说于我,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人物既融入又疏离,内心总有一个需要守护的不为人知的地方,人物熟悉社会规则,和人相处毫无问题,可以融入环境,看起来和大家差不多,但未必见得真的认同通行的社会规则,对一般认为的人生赢家的那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很大兴趣。可以说是孤独,但并不是离群索居式的孤独。我喜欢《图灵传》正是这样描述图灵的“在他们的头颅中,都有那么几立方厘米,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抵御外部世界的入侵。”
这就是间谍小说的迷人之处,啊!一个人有另一个不为身边大多数人知的世界

前两天听了一个播客,也很有意思,讲的是性与政治。其中提到《窃听风暴》和《色戒》。《窃听风暴》是我很喜欢的电影,我觉得其中主要想说的是,经验/感受大于理论,代入一个人,体会他之所想他之所感,是有力量的。秘密警察之所以能被改变,是因为他是理论的,他并不投机,只是他是书本上得到的干枯的理论,在经验/感受前面所有的理论黯然无光
有人说这部片子是典型的男性的成长,因为秘密警察的第一次转变发生在窃听作家(也就是秘密警察某种程度上代入了自己)的女朋友被性侵,而他彻底的转变大概发生在女朋友意外死亡的时候。然后我就在想无数多文艺作品里,男性的成长都发生在某个重要的女性死亡之后
《柏林谍影》里,男主角未必对丽兹怀着很深的爱情,但丽兹是一个符号,就是他内心里真正属于自己的部分的符号,连这一部分也被算计了的话,就。。。彻底幻灭了。
就连《哈利波特》里,在SS的转变中,Lily的死亡显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老邓都是因为妹妹的死让他避免走上岔路。
小女巫说《大江大河》里,宋运萍的死对宋运辉的成长也是一块里程牌
就,啊!好没劲啊!

然后就想到,我们女的在文艺作品里怎么成长呢?颇为悲哀的发现我们女的,在文艺作品里基本不成长,按照小女巫的话说,就是只是忍受。。。如果说成长,我觉得《飘》和《第一炉香》算是俩吧?
虽然《第一炉香》里葛薇龙的成长,或者说《色戒》里王佳芝的成长,和众多男性的成长完全不一样,成长对于她们,是她们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为自己做选择,这个选择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的选择,但是以自己的意志作出自己的选择,我觉得已经就是一大步了。
如果说男的成长,是站在地平线上,A是正义B是邪恶,在懵懵懂懂之间咔嚓,成长了,选择了A正义,但是女的不是这样的,女的可能是在地下,A是服从别人/社会B是自己选,只要选了B,就很成长了。
如果我们把成长定义为上述内容,接下去的一个问题是,文学作品里女性成长的契机是什么,我想来想去,就这《飘》和《色戒》而言,在意识到自己其实没有任何依靠,根本没有家的时候

如果说这前后间谍小说和女性角色的成长有什么关联的话,我觉得可能就是,相当多女的都是在扮演一个社会化得很好的角色而已

仿佛自己是个超人

本周总算过半,大致节奏是周一上午下午开庭,晚上回来还上了一节大提琴课,周二上午开庭,开完去高铁,晚上到西安,周三上午西安开庭,下午在高铁站开了一个在线调解庭,然后上车,头疼得要命,在没有散列通的情况下,还在路上写了一个律师函,一个质证意见,改了俩合同,报审了一个文书,晚上九点半到上海,周四上午进律所干活寄快递,下午开庭

周二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想着明天去吃点啥,越看越饿,结果第二天热得很,好像也没什么特别想吃了,只吃了一个腊汁肉夹馍配了一杯桂花稠酒,外加买了一盒绿豆酥饼带回家,
并没有很想吃地方特色,并没有想去玩,我只想快点回家洗个热水澡,躺在自己的床上,非常无趣。。。
坐在火车上,想,如果可以,现在想吃什么呢,居然想来想去还是想吃一碗小馄饨或者葱油配冬瓜干贝粉汤,汤汤水水爱好者啊我

高铁上有乘务员说,请不吃东西的乘客戴好口罩,所以我们一定是和病毒商量好了,吃东西的时候不能攻击的哟!

西安往返的时候在高铁上读了大半本《军官与间谍》,基本就是为了这次出门准备的愉快读物,昨天晚上在自家床上读完了最后一部分,好看的!有通俗小说一切的要素,而且还是真实的故事!会想到郑小悠的《清代的案与刑》,人情罗网官官相护什么的,案件本身虽然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上校并非对德雷福斯有什么特别感情,就是看不得自己服务半生的军队是这个鬼样子,看不得所有人都为了更伟大的利益去了一件明明就是错误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更觉得令人钦佩。结尾非常令人诧异,算是两个很轴的人?但不很轴应该也走不到现在吧?我也会突然理解为什么罗琳阿姨觉得勇气是最珍贵的品质,我们天朝人民容易理解斯莱特林的为了目标隐忍、计谋、曲线,但如果没有最后直面的勇气/勇敢,这些就永远在暗处,也永远不会有正面意义了

糊弄着搞一下是不行的

这两周实在忙到S,虽然每天练琴,练琴的时间可能也不短,但成果很不行,有一首练习曲颠来倒去的拉不顺,时不时就要卡住,有一首练习曲的双音部分磕磕绊绊,有一首练习曲音困难片段就糊弄一下,而音阶练习更仍然是音准堪忧,简而言之虽然练习曲的整体好像速度还可以,但质量非常差,今天上课就格外感觉得,不行啊,完全不行啊!

困难的片段要抽出来单独练习反复练习,曲子要慢练,要慢练好了之后速度再一点点加上去,而每一个音符都准确是一切的基础,这些是练琴最初就知道的事情。但就我自己来说,其实做到挺难的。因为一首曲子可能困难的片段就那么几个小节甚至几个音符,我本能就是混过去算数,然后一遍遍的拉下来,混过去的地方还是混过去,而简单的地方又不自觉的速度就渐渐越来越快。。。

就好像是读书,从小就读书快,一目十行,但一遍没看到的地方下一遍还是没看到,细读精读对我来说还挺难的,往好里说是读书性价比高,时间比人短读得比人多,知识获取也比人快。可能人家读1小时,读了50页,获得了90%的信息,信息值45,我读1小时,读了100页,获得了70%的信息,信息值也有70,但是信息并不能等于乐趣,更不等于质量,我这种速度能获得的乐趣不说比人家少吧但反正绝对不比人家多,叹口气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往小里说可能就是想要拉得好听,必须要得所有的地方都妥妥帖帖,一件衣服的做工好坏就是那些收边针脚,而往大里说可能就是要克服人性/自身的弱点,那么就从练琴开始试试吧,要慢工出细活儿,不着急,不凑合,不糊弄,和自己作斗争,磨自己

飞扬的快乐

没有
最近毫无那种飞扬起来的快乐,是会有觉得还蛮舒服的时候,比如说和shu散步,比如说靠在躺椅上看书,比如说吃焦糖布丁,但是那种富有冲击力的,巨大的飞扬起来的非柴米油盐的快乐,那种让人觉得,啊,生活啊,真好啊的时刻我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上一次大概还是去年12月底听的音乐会,皮亚佐拉真的好燃。再上一次么,可能就是于老板的《失空斩》或者是温宇航的《玉簪记》了,这么说起来,演出是这十年来非常非常容易获得这种的快乐的事件了,不过看十次演出,也就能有个两三次这样的感觉吧?因为还有很多演出,要不是我看到自己写过日记,完全不记得还居然看过这个。。。但,最近没啥可看的演出

除了看演出,上次买大提琴也非常快乐,魔杖啊!奥利凡德魔杖店啊简直!随后上课练琴也很好,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一种peace之情
哦,对了,还有魔药小组一起翻译的时候,啊!!那已经是两年前的快乐了。。。

曾经能自我获得的非日常生活的快乐的来源之一是旅游,但自从有了娃,旅游无非是换个地方带孩子,说真的,意思不大
怎么办,我觉得好干枯啊,那种飞扬的快乐真的久违了

本周事情很多,而下周事情则是超级超级多,那,就搞咯,会和自己说,过完这两周就好了,或者每次深吸一口气心里假装戴起食死徒面具穿起袍子去开会,但,开完会顺利回到老邓那里好像也只是松一口气而已,然后等着老伏下一次开会,并没有觉得前面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东西/时光

热得要S的40度的夏天中午在外面奔波的时候会想,天气总是会凉快的,就算再热也会有凉快下来的时候,就好像再冷也会有暖和起来的一天一样,可能这也算是某一种大自然的慰藉吧?哎。。。

拇指把位

上周上课,开始练习C大调的3个八度音阶,A弦出现了拇指把位。拇指把位诶,我一直觉得这是又一个重大的进步,说起来拇指把位最大的特征应该就是拇指会很疼很疼,但这我并不怕,和困难重重重重重重的音准相比,手疼算什么啦?!

在小红书上听了一组大提琴的流行歌曲,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拉的,技术没的说,但是听下来发现根本不行,像《新不了情》这样的歌想象中会很适合大提琴,还有《海阔天空》觉得应该也会好听,但真正听下来觉得是不难听啦,但很直白单薄,基本听不太下去,和古典音乐里的小曲子都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但是这两首歌,原唱我都觉得还挺好听的,是非常听得下去的歌,于是发现人声和器乐还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吧,并不能互相替换,对于曲调非常简单的歌,人声唱唱还挺好听,器乐演奏会觉得未免有点傻乎乎了

如果反过来,用古典音乐来写歌呢?某日听拉赫玛尼诺夫的《练声曲》发现,齐豫的《欢颜》和这首的调子非常非常像诶!然后我去搜了一下,百度百科说“李泰祥结合了古典音乐的元素来创作《欢颜》,成功将古典音乐自然地融入流行音乐中,消弭了古典音乐和一般人的距离。”嘿,不仅仅是融入吧。。。
不过《欢颜》确实挺好听的,除了调子好听之外,似乎还有一种依字行腔的美感,“只要你轻轻一笑,我的心的迷醉,只有你的欢颜笑语,伴我在慢慢长途有所依”

周日和同学聚会吃饭,三个人聊得很开心,大家都是十足中年人了,叹口气。话说这种完全不用想这句话怎么说才合适,这样讲究竟合不合适的聊天实在太轻松了,好舒服啊

shu前几天做了奶酪布丁,这已经是他的招牌品种了,十分好吃,他这次在吃之前撒了一层细砂糖,用喷枪喷出来了一个焦糖糖壳,勺子敲下去“king”的一声,碎裂开来,轻薄又脆,还很香,伴着十分细腻柔软的布丁,啊!!真的十分十分美味啊啊啊啊!
小时候看《天使爱美丽》里面就有这种有焦糖壳的布丁,那时候就在想,这种布丁一定很好吃吧,确实,很好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