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曲

舒伯特的即兴曲op90(D899)no3我之前一直听一直听,尤其是在下班路上,非常累的时候,觉得有一种安慰和共鸣。在我听来,右手的细碎不断跑动的小音符就是心里的不断涌现的小泡泡,黑暗的,咒骂的,挣扎的,而左手的旋律有时候是对自己的安抚,有时候还是忍住内心沸腾而努力表现出来的一脸淡定和气
昨天正好看到有人提起Clifford Curzon即兴曲很好,我就找来听了,非常出乎意料,第一感觉是,左右手是俩人。而我之前听的最多的版本,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人的两面,而Clifford Curzon让我觉得,他弹出了两个人的感觉,而且还是浑身不搭界的两个人,也没有什么对话,各走各的,总之就,不太喜欢
临睡前在听王识君博士的钢琴课讲四首即兴曲,颇有收获,比如说他说要有绵延起伏的感觉,而不是一句出来就丢在地上另起一句,然后也演示了如何做出这种效果,比如说旋律开始转方向,可以稍微慢一点,就好像车要转弯一样,有一个预示,比如说要有音乐性节奏或者力度就不能太匀,节奏也太匀力度也太匀就难免像打字机等等。。。一方面是乐器之间有相通的地方,我觉得对我拉琴也颇有启发,一方面听他从技术方面讲音乐之美讲如何做出音乐之美,本身就很有意思

这两天在摸索德沃夏克的《幽默曲》,铃木的D大调版本,毕竟原版太难了。说起来中间转小调的地方实在是非常浓郁悲愤,我问杨小恒,你有没有觉得中间这里突然不开心了?她说一开始就好像,蹦蹦跳跳爸爸说要去迪士尼,忽然莫名其妙又不让我去了,但是她又问说第三段返回到开头的时候又是什么呢?我说比如说好像你想说,不去也没办法,自己找点稍许快乐的事情做做吧,她说比如折纸?我说是啊。然后她说,这真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啊,再也不想听这首曲子了,哈哈哈哈哈
这个人最近在吹《欢乐歌》,典型的江南丝竹,就是绵延的,虽然是欢乐的,但也不是大喜大乐,她老师说,就是那种感觉是老头子的欢乐,不是小青年小朋友的欢乐,我觉得此言甚是!

周末看了一部《芝加哥》,电影化了的音乐剧/歌舞片儿?就是觉得很厉害啊!表现手法真的很厉害啊!但是没有太被打动,我觉得还是更古典的东西,讲一个故事,讲一种感情,讲一段关系,这样的东西比较能打动我,而讲一个道理,讽刺一种现象就不太行,可能会觉得还不错,很厉害,但很难觉得非常感动。后来我就去看97年版的《吸血鬼之舞》了,非常不懂的语言外加非常模糊的画面,但还是能看下去,以及觉得非常好听好看,周日晚上看了一半,等看完另一半再写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