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ic和进步

经常不太喜欢某些文化人/文艺人,那天看到有个人说,“我觉得任何profession的根本ethic都是对别人负责。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一个行业是以忠于自己作为最高道德的”

对对对,我觉得说得特别符合我心意,是的,甚至我觉得“对别人负责”,不仅是profession的根本ethic,更有一种美感……当然也可能“对别人负责”这我都能体会出美感,是属于上班上出工伤了
但确实啊,老师尽量让学生进步,医生尽量让患者舒适,演员尽量让观众看得开心,这本身就有一种道德上的美感啊。与此同时,我觉得讨好是不美的,讨好并非“对别人负责”,讨好是以小博大最终还在于自身

经常能感受到这种美感的是一些舞台剧,“我拿出我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希望你也会觉得好”,着眼点在“你”,而上次和小女巫聊,她觉得完全不是这样,她觉得,“我告诉你我觉得好的东西”(着眼点在“我”)就不错,她觉得是大家气场相和,所以互相吸引,彼此都是对方的客体,当她作为乐手的时候,观众是工具,是用来激发自己的工具,当她作为观众的时候,乐手是工具,是用来让自己爽的工具……果然,大家的想法和逻辑差异好大,说不定我已经被万恶的凡事讲究交换的资本主义荼毒了,不仅深陷其中,而且还深陷出美感来了
但是,我仍然觉得这是有美感的,而且是棋逢对手的变体,换句话说,就是对方一定要有存在感,演员的目标是让观众爽,这当然是关键,但观众的欢呼也是除了买票钱之后重要的回馈,我是交互爱好者。。。

啊!昨天,我又一次觉得自己有了本质的进步,虽然我隔三差五就觉得自己有了本质的进步,但这一次,我觉得是真的
平时觉得有了重大进步的时候,给shu听此刻的录音(我的对比永远都是拉小咏叹调,因为要控制变量)以及此前一次我觉得甚好的录音,让他挑哪个是新录的,虽然往往他都能猜对,但颇要想一下,有时候还要反复听,比如说,1好还是2好?他会听完2说,再听一下1?再来一下2?然后说出个答案,因为说错了,他老婆要情形低落的,所以要小心谨慎的猜一个……可见,就算那时候是进步的,也比较微小

昨天给他听我1月底的自己还挺不错的录音和新录的音,新录音才听了几个小节,他就立刻说,这肯定是新的啊,很明显啊,声音明显有空间了,原来的要扁很多
啊啊啊啊啊,真的太有成就感了!!我自己也觉得新录音真的是好多了,不是那种得咬着牙才听下去对的录音,而是可以不太咬牙就能听的了,有一两个小地方甚至还颇为不错

清明假期在搞左手,我觉得揉弦有很大提高,但是其实右手可能又有点问题,因为每次练完琴都肩膀不舒服,我觉得这就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昨天去上课,老师说不要为了揉弦左手刻意的松,所以可能松过头了,但是松应该比紧好调,总之然后又调整了左手,以及有一些地方稍微调整了一下胳膊,然后现在一下子都好多了,昨天练完琴,不仅肩膀没有不舒服,甚至平时经常要去焐热一下的后脖子也暖暖的,果然录下来效果很好,可见,还是要身体舒展(啊,废话)……
我觉得,可能不能叫按下葫芦浮起瓢,而是先进带后进,是左右脚(手)交替前行,终究还是在前进!

另外,有一个收获就是,不要过早的准备,音要拉满,揉满,撑满,才换下一个音,时值不要差那么一点点,如果差那么一点点点点,虽然也很难说节奏就不准,大致也还是准的,但是听起来就会觉得很赶,很没把握,没有绵延的感觉,所以,左手的变换要尽量晚,虽然好像是很基础的部分,但是学着学着,很基础的部分又会有新的理解呢
又是好想不干活回去练琴的一天啊!

20 thoughts on “ethic和进步

  1. 哈,可能因为,我一直从事着一个,没有人需要被我负责,也没有人对我负责,的行业。。。负责是什么抽象的东西,能吃吗?orz

    在 自己爽 – 负责 – 讨好 这个维度上,我还觉得,如果对方知道我哪里爽或怎么让我爽,那我就不容易拓展自己爽的边界了啊。但如果别人分享给我ta的爽,然后我可能也觉得爽,就会很爽。而且,看别人真情实感地爽,哪怕那个东西我可能完全无感,我仍然会感到很爽(啊,这是什么小学语文表达。可能因为我觉得现在其实很难看到真情实感的爽吧。

    这个过程里,我觉得不爽的是一种教化,就是那种,我觉得这样你该爽你要是没爽到就是你不行你不知道什么是爽你爽得太低级诸如此类(但要求别人真情实感是不是也是一种教化orz。总之,我的逻辑是,只要能保持爽的自由,那么,大家各爽其爽,爽人之爽,就可以达到 爽爽与共!

    • 负责当然能吃啦。。。哪怕是去外面吃饭,还不错的菜,不也是负责的,想要让你爽的厨子做的嘛
      我认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每一个从业者(无论是从什么业)在从业的时候以客户为出发点考虑问题,真心实意的认为自己的产品能对别人有帮助(至于是不是真的能对别人有帮助,那是另一个问题了),是一种好的从业道德。。。我觉得每一个工作都是广义上的服务业
      这里面关键词是“负责”和“工作”,就是一件事情如果是拿钱,我觉得其中的道德就是对别人负责
      有人分享TA的爽,无论是朋友还是网友,都很好,因为这就不是“工作”这个范畴的事情了。。。在我心里,拿不拿钱是截然分开的评价标准诶

      • 我感觉有点理解你的逻辑,工作从业拿钱=劳动和换取可以通用的劳动报酬,享用的其他=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别人的劳动,所以敬业不糊弄不自我=尊重对方的劳动,所谓的道德就是公平交换,不是用次的劳动去换取好的劳动,而不交互就是没有看到比如本场演出也是由别人的劳动换取而不是凭空得来。在这点上我是同意的,而且我感觉这样表达听起来很“日本工匠精神”但实际是不同的,因为劳动是换取的,那你就会更看重对方的需求,而“工匠精神”印象里还是关注这个事情我自己喜欢它怎么搞,比如搞很久煮一碗米什么的,虽然可能这也正是其他人需要的,但出发点不一样。

        而我,一个没有上过班的人,就从未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可能我的理想世界是大家都不需要很多的劳动,比如为爱发电就是劳动但也不是劳动,而且我潜在觉得正是因为资本主义体系才导致科技一直进步可人类并没有更少劳动- -啊,我在这方面还是一个幼稚的baby

        • 对的,你说的一点都没错,完全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我觉得公平交换不仅很有道德,甚至是有美感的(当然也可能是我被资本主义蹂躏出工伤了)
          这个美感来源于认可,我为你而来为你而“做”,你完全认可这份“做”,并且非常合理且恰到好处的回报了这份“做”,不是很美么?!
          确实和工匠精神完全没关系,工匠精神我觉得多数还是属于自我感动的那款,而我觉得有美感的还是在于“交互”

          我的理想世界是,工作和业余活动分开,在工作的领域,大家能为他人考虑,为他人提供帮助,而且这份帮助被给予了合适的报酬。同时,且每个人有自己的业余生活,在业余领域为爱发电

          关于劳动,我完全不能同意你啊,我真心觉得科技进步大家劳动变少了很多诶,以前的家务劳动潽出来啊,要手洗衣服,要搬煤气罐,我小时候还有的家庭要倒马桶刷马桶类!
          而且资本主义农村就比我们农村劳动更少,因为农业机械更发达。。。所以科技就是让大家更轻松了啊,至于说,更轻松了人不是更快乐,可能人各有志,但是更少劳动我觉得这个是客观事实啊
          其实,也更快乐了,我觉得你去问问那些上了点岁数的人,谁愿意回到年轻的时候啊,大家还是会感叹,现在生活是好了。。。可能现在有不如以前的地方,但是不能以短击长,如果看总分的话,还是现代生活好多了

          如果说996的话,我觉得。。。大部分资本主义体系不这样,无论是富裕的比如说欧洲还是贫穷的比如东南亚资本主义国家,这不能怪在资本主义体系上

          • 哈,公平交换我理解也同意,认可我不太同意。我觉得认可是交换之外的情感性的东西,就在我心里认可是认可,回报是回报。比如一个演出很敬业,公平交换就是票价。但认可我就不会把它放进这么个交换体系,比如我就很讨厌小费逻辑。我觉得认可换认可,报酬换报酬,如果双方互相认可也是很好的,但这种认可和公平没那么多关系啦,单向认可就很好,双向认可就是知遇

            我明白你说的科技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让人少干一些活,可我觉得节省出来的时间也并没有让人更多地享受生活发展自我,而是去从事更多的工作。而且我倾向于觉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福祉为最终目标,这就是比如AI或者每一次科技进步,比起开心地觉得能节省劳动力,大家都会恐慌地想会不会被替代。按理说,科技能越来越多地替代人劳动,应该人类总体可以越来越自由和清闲,但实际上我感觉大家其实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历史比较,不是横向比较),而且随着科技的进展大家工作节奏就越快,比如并不是原先我花半小时洗碗有了洗碗机就花5分钟冲一下额外获得了25m,而可能我为了使用洗碗机需要赚到的钱、需要维持的工作等等其实占去了这25m,并没有多获得很多。

  2. 或者说,我的立场是,科技确实让生活在一些实操层面变好了,但如果不是资本主义也许生活可以整体性地更好。当然反驳会说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科技就不会发展。。。

    • 正常的小费逻辑(而不是把小费变成必选项那种奇怪逻辑)我是理解的,你的过得去的服务换报酬是公平(假设),但是我觉得你做得很好,所以我愿意额外给小费,以表达我感受到了你的服务,我对你的认可。换句话说,我觉得在工作领域,认可就是可以用报酬来衡量。
      一个演出很敬业,我觉得被打动了,我觉得“鼓掌欢呼”是应该的,大家在谢幕的时候因为欢呼是理应表达的认可,而不是大家都在拿手机拍拍拍准备发朋友圈
      这么说吧,我觉得公平交换里的“公平”,既包括了基本的服务对应基本的报酬,也包括了额外的服务对应额外的认可,当这种对应能对应起来的时候,就很有美感

      那我倒也没觉得“觉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不以促进人的发展和福祉为最终目标”,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没啥目标,资本主义又不是个具体的人哪有什么具体目标,我甚至都不太知道你说的“资本主义”到底是什么,他的核心是什么?因为比如说世界上有200个资本主义国家,显然大家都不太一样?

      我是觉得,现代生活就比过去生活整体强。。。啊。。。一个多么朴实的人
      纵向比较,工作时间是不是越来越长我不太知道,但大家确实吃得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舒服,我还是选择多工作然后吃好点坐上自动加温的马桶,闲着只能吃得差且没有马桶的话,就算闲着也不行啊!
      而且,也可以选择不赚洗碗机的钱,去自己洗碗嘛。。。就。。。选择还是变多了很多

      • 哈,那我明白了,这么说我其实不那么认可当下现实的交换逻辑,包括我对一个泛泛的“资本主义”的不认可,源于我觉得大家的分配本身就不公平。我反对的“资本主义”是那种聚敛性、马太效应的(我对资本体系的基本理解也是钱生钱利滚利,这不就和个人劳动不那么直接挂钩了吗?),同样工作12小时有人可以赚另一些人几百上千几万倍的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大家还采取同一种货币价值去表达赞赏或认可,我觉得本身就不对等。比如一个富豪给很多的小费,和我给了一块钱,我就不认为ta给的钱的数目和给出的认可程度是对等的。而我说的科技发展并不利于人的发展等等,也是基于,这些发展出于赚钱尤其让赚钱最多的人更好地聚敛钱,要胜过说让大家过得好。不然为什么电子产品坏得那么快,显然不是因为当今技术不能保证其质量。不然人类也可以共享AI知识库,促进共同发展,而不是各自想着垄断。

        但是,如果抛开这个,我可以接受你说的小费或报酬认可的逻辑,比较像“打赏”,虽然打赏不在工作领域在个人爱好领域。我觉得我俩的差别大概是,你觉得现行市场流动下一个人获得的报酬是和ta付出的劳动基本对等的,不然市场不会如此成立,而我不这么想。进而,我也不喜欢工作,但喜欢工作狂。啊,一切都通顺了~

        至于选择,我明白你说的有选择肯定比没选择好,而且现在生活肯定比过去更舒服。我只是想象里觉得我们还可以有更好的……

        以及最后,你说的“你为我而来,我为你鼓掌”这种认可,我感觉逻辑理解了,只是这样我会觉得不自由,因为我干嘛要为你而来,你干嘛要为我鼓掌。往极端说,你理解的“交互”,可能是我理解的“束缚”,可怕,啊!

        • 那倒也没有,分配不公平我非常同意,我完全没觉得一个人的付出和报酬是大致对等的,我觉得我比清洁工可是轻松多了,但拿的比他多多了,完全不对等
          我只是觉得,如果大致对等的话,就是我的理想社会了
          可能我觉得资本主义的核心在于交换自由吧,没有人身依附性的交换自由是好的,所以资本主义也是好的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计划经济社会(顺便,我觉得(瞎觉得)你是计划经济有滤镜的人,而我是痛恨计划经济的人),统统都是限制自由交换且有人身依附性的社会,就统统都是不好的
          当然可以更好,比如说,不仅有交换自由,还有社会托底,随便劳动一下大家总能大致体面的活下去,这就更好了!

          我觉得我们的共识在于:目前的交换是不公平的,可以有更好的社会
          差异在于,
          1)我认为的理想社会是:大致公平的自由交换+社会保障托底+业务爱好领域为爱发电适当补充。我为什么为你而来,当然是为了换你的钱啦!自由的交换在于我可以换你的钱,当然我也可以改主意去换别人的钱,“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不好的,只有一个买家,不太行
          2)你认为有定价的交换本身是不好的,理想社会是大家做出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放一起,根据需要各取所需。是中学课本上终极共产主义社会的那款?如果是的话,我完完全全不想生活在你的理想社会,因为我既不想做出好的东西让别人没有代价的取,也不想取别人的好东西而不付代价,我会觉得很不公平诶,没有那种清清爽爽的银货两讫的感觉

          这里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是看起来,我是自私自利派,我一定要从你那拿点啥,而你是大公无私派,我并不想你给我什么,但是与此同时硬币的另一面就变成了,我觉得要为你做点什么(以便从你那拿点什么),你觉得我只要为自己只要发展自己就足够了。在这个方面来说,我反而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路的,而你变成了只顾自己并不考虑别人的那一路

          • 如果大致对等我也是可以接受的,虽然不是理想。因为针对现实社会,我经常觉得,占财富top 1%的这部分人把他们不怎么用的财富啊房子啊各种各种分有出来,所有人都可以过得更好。但我觉得这个推到极端确实是“人不应该有私念”这么个核心,“人不应该有太多超出自己需求的东西”,虽然我认可这个观念,但推行起来会很危险,因为很难界定什么才是基本需求- –

            关于计划经济,我的认同度确实比你高,可能并不在于经济怎么发展,而在于怎么保障基本需求这个方面(当然这两个可能不能只要一个- -)。我觉得比如住房、医疗、教育,能够集体保障基本需求是最好的,在这些领域我反对市场化。如果所有人都能有住房,绝大部分人就不用操心房贷,那么绝大部分人以现在工资水平其实可以过得挺不错而且心情愉快。

            关于人身依附性,我觉得确实会存在于具体的人去实施这个分配保障的具体行为中,比如谁能分到更好的房子谁不能,这个制度怎么保障公平。如果保障不了,那就像你说的因为没别的选,就变成人身依附了。

            “因为我既不想做出好的东西让别人没有代价的取,也不想取别人的好东西而不付代价,我会觉得很不公平诶,没有那种清清爽爽的银货两讫的感觉”
            ——
            这段我和你想的完全相反啊!我喜欢做出来的东西别人开心地不需要代价地取,也希望别人如此,就是爱好领域为爱发电。但是是很理想的设想,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愿意做的事情,大家匀一匀社会上差不多也能匀好了。

            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就是你的出发点是交换,交换意味着一定要考虑他人。而我不喜欢交换,还因为我希望别人为我就是真的无条件地为我,我也无条件地为别人,而不是看似在为我其实是为了ta自己想得到点什么,就,完全和你相反……但这个比较情感性。具体到实际上,比如说,做值日,我做一周室友做一周,也可以理解为我做了是互相换取室友做,但我不会从这个角度想。但是,如果公平交换可以很实际无中介地对等,比如做一周值日对等做一顿饭,那我很ok。

            所以可能除了我们的理想社会不同,我最大的意见还是并不认为现实里的钱很能代表对等的实质劳动价值,而我认为这种不对等其实和资本主义的钱生钱利滚利很相关,印象里最富的人基本都是搞投资而不是真的做了那么多量的实际劳动。如此说来,核心并不是交换与否(这个对我来说比较情感性,但在非私人的公共/工作领域公平交换本身我完全接受),而是交换是否有一个公允的中介(也就是我觉得现实里其实不那么公平)。

          • 我同意你说的“现实里的钱不很能代表对等的实质劳动价值”,我觉得这种不对等和权力相关,如果仅是和钱生钱相关的,我倒相对更可以接受一点
            且不说说和什么绑定的吧,起码不是和劳动绑定的,这个我们是获得的第一个共识
            第二个共识就是,我们都认为有适当的社会保障是好的

            但是,“人不应该有私念”,这个我就很不能同意,因为我就很有私心,大部分时候我完全不想无条件为别人,而且我觉得有私心也没啥不好,所以推己及人,我觉得不仅大家都有,也应该有
            而且,我觉得每个人都只对确定的属于自己的东西上心,不会对“大家”的东西上心,也不存在一个“大家”的东西,因为所谓大家的,就是实际上某个人可以使用的,而且某个人又不因为这个东西真的是他的,而为此真的上心,所以就更差了,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所以继续推己及人……
            于是相对的,是不是可能“但是是很理想的设想,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愿意做的事情,大家匀一匀社会上差不多也能匀好了。”
            这些的出发点都是“私心”,我们可能都是推己及人,而我们俩根本就不是一款人,所以推己及人就推出了不一样的人性,所以,这就是属于不可能达成共识的玄学领域了

            不过,整个社会的计划经济么,我觉得必然是导致大部分人的匮乏,必然没有活力,必然是会走向人身依附性,必然有些人生生世世不得翻身(比如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壁垒等等),这个全部都是计划经济整个硬币的另一面,这我倒是很有信心

  3. 我同意你说的,人性假设是很难推定的,而且人性假设也会随着社会形态而变化,比如之前都假设女的就是不行。。

    关于私心,我觉得这的确是个蛮核心的问题,因为和年纪大一点的人聊,他们基本也是觉得在这点上人是不可能毫无区别、毫无个人偏好的,所以支撑某个体系的人性假设就是行不通。我感觉这个东西不是有没有,而是一个尺度,但和你们的区别是,我觉得人不只有私心,而这个部分现在被很多人说得仿佛不存在一样,仿佛出发点必须是只有私心,私心是基石。所以可能核心的问题还是怎么去协调不同的私心,包括不同人“私心”的不同大小。其实为爱发电,也可以说是一种私心,但我总觉得把一切都建立在“私心”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有点问题,它本身就预设了一种东西是不可分有、所有权排它、基于私产权的。

    至于计划经济,哈,我其实不是很懂。我可以理解干多干少都一个样,或者报酬多少看上级说了算,大家就不想干了,以及你提到的计划经济下某些利益被安排于服从某些利益,出于某些更大范围的全盘考虑,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我的点在于,如果说经济发展的根本是需要人献出自己的劳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那么比如为爱发电,也是很能激发人的劳动和创造力,同时没有那么多你死我活的竞争和危机感,更有尊严的。

    但说到这里,也许我们讨论的核心其实不是经济体制,而是权力体制了。如果有权力且无限制,如果人都想要更多的权力更好地满足自己的私心,那么只有能让权力相对被制衡或发挥不了太大作用的体系才是更友好的,就是你说的可以自由交换有选择。而如果这样想,那么钱生钱利滚利带来的是一种经济上的有利于“权力集中”的机制,而且这种“权力集中”可以直接购买人的劳动,在我心里也没特别好到哪里去。

    • 对啊,而且比如说,我有私心,那我建立出来的理想社会没有私心的人也能呆着,且他们对我设计的理想社会不产生影响,而你觉得人没有私心,那你建立出来的理想社会一旦有人有私心(比如说一旦有个人想要更多的权力)你的版本的社会就无法好好的运行,就极大的影响了社会体系,所以,就肯定我的版本包容性更强咯,换句话说,根据大家都有很强的私心建立出来的社会可以拥有各种各样的人,有私心的人,没有私心的人,而根据大家都没有私心建立出来的社会,只能让大家都没有私心。。。那作为一个有私心的人,肯定觉得这个社会不行

      人当然不只有私心,每个人的私心大小也不一样,私心领域也不一样,所以,我觉得不存在通用的人性假设,所以不如别假设了,因为人和人不一样,我们要考虑的是一种能容纳多种多样人的社会,让多种多样人都能大致合适的呆着,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基于大家都有私心而建立的社会比较好
      你可能会说,在我这样的社会里没有私心的人活得就不如有私心的人好,但是,TA都没有私心了,TA肯定也不在意是不是比人家好了,对不对,他只要在意TA本身有一个大致体面的生活就可以,无需和人家竞争

      换句话说,我的假设是“人都想要更多的权力更好地满足自己的私心”,甚至不需要“都”,只要这个社会里有一些哪怕是少数人是想要更多的权力,那就“能让权力相对被制衡或发挥不了太大作用的体系才是更友好的”,而你的假设是可以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想要更多的权力更好的满足自己的私心,那我觉得你假设更不准确,因为世界就不可能那么均质,那么统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反而你的理想社会的基石是人人都一样的,我的理想社会的基石是人人都不同的。。。

      “经济发展的根本是需要人献出自己的劳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这是没错的,但是可能有很多领域没办法为爱发电呢,比如环卫工比如流水线工人,这是其一,其二,我的理想社会并不妨碍大家为爱发电,愿意在没有私心的领域发电就去发嘛。。。AO3不是建着么,钱不是捐着么?
      经济上的权力集中,就是有些人更有钱可以购买更多人的劳动,只要1)交换大致公平;2)不愿意参加这种交换的人有兜底的社会保障且也能通过劳动获得大致体面的生活,我觉得就挺好啊,没有私心的人不要买/卖就是了,继续为爱发电就是了,有私心的人也不碍着他们,大家互相不碍着
      我的版本的社会并不排斥没有私心的人,不要求别人,而你的版本的社会,一旦有有私心的人,那就完蛋啦,属于要求别人的社会

      • 我想想啊,我能明白你说的核心点在于,一个人如果和别人不一样,ta能不能在一个社会有活路,而不是无路可走或者被彻底打压,你认为一个不会有人无路可走、被彻底排挤的社会,要好过必然排挤某些人的社会。但是,我觉得这对有私心或没私心都成立,有私心的人在一个看重没私心的社会需要压抑自己的私心,没私心的人在一个看重私心的社会也需要压抑自己的没私心,我没觉得有很大本质差别。比如当代社会,征税的额度仍然是不一样、仍然是需要一定再分配体系,那一个首富可能也觉得,凭啥。你说的排挤,我觉得更多是基于历史现实,这也就是我一开始说“推到极端”,但是我觉得也许这不是唯一的可能。

        其次,我其实不太同意你说的有私心的社会包容度更高、更多样,我觉得ta同样排挤了不符合这个社会核心主流观念的人。可能我俩的分歧在于,把私心界定在有和无,任何东西的有肯定是更加多样,而无是更单一的。那如果换个说法,私心的多或少,就不一定有这个差别了。或者说,我推崇一种不那么看重私心、不那么相信一切基于私心、出发点和终点都是私心的社会。

        最后,关于为爱发电,我觉得,如果大家投入和发展AI啊苹果手机啊同样的人力物力,清洁工环卫工这样的劳动被取代技术上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而正是因为大家想要钱生钱利滚利,所以才会让人们继续承担这样的工作,而且会让这样的工作很辛苦的同时赚的钱很少。所以,我觉得你说的社会限制大家为爱发电在于,它占用了大家本可以为爱发电的空间。至于要求不要求,在我看来更多是硬性要求和软性要求的区分,比如人赚到多少钱才有房子住、才有好学校上、才能享受某个档次的资源,我觉得是被掩盖的软性要求,但本质没有差多少。

        而说到社会保障,我觉得其出发点也不只是私心,因为我可能沦落到如此惨的境地、因为别人太惨了社会不安定会危及我,所以我的钱和劳动要分一部分出去,还有对基本生存的保障,人都应该享有xx,这种想法可以说出于私心(我属于“人”的一份子),也可以说出于公心(“人”是大于我的),我推崇从公心的角度去理解,反对大家从前者去理解,虽然前者往往更能有成效。

        • 不不不,“有私心的人在一个看重没私心的社会需要压抑自己的私心”,我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说,如果在一个看重没有私心的社会,有私心的人很可能多快好省的剥削没有私心的人,然后这个“看重没私心的社会”就运行不下去了

          我觉得基于人皆有私心,且每个人的私心不一样建立起来的社会包容度更高,就是因为这个基石是承认了,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愿望和需求,那就是包容嘛
          可是,不看重私心,这就很不多元了,就是你说的“有肯定是更加多样”

          为爱发电,我觉得也没有限制啊,如果愿意为爱发电去做环卫工人,也没人拦着不是么
          当然,要有托底的保障,以及我认为让这样的工作赚钱很少是不对的!

          至于社会保障,我觉得出发点是啥好像也不是很重要?“因为我可能沦落到如此惨的境地”和“人都应该享有xx”,我没觉得有什么区别诶?
          因为最后指向的都是“人都应该享有xx”啊

          • 哈,我明白了,我俩的观点差别在于,在你看来,承认有私心=承认多样需求,而推崇无私心=不承认多样需求。而我觉得,有私心和无私心都是多样需求里的一种需求,比如有我这样喜欢为爱发电的(可能我的出发点也私心一些因为自己爽到?),也有喜欢做慈善的,也有喜欢打坐的。但是我明白在针对历史事件时候,私心是很被排斥的那种。我感觉抛开历史事件不谈,私心从无到有是一个尺度而不是门槛,比如一个征税高达60-70%的社会,其实也在要求大家的私心没那么多。

            我说的限制为爱发电,是这么个假设:
            – 社会需要一定的不可以被替代、且乐趣比较少的劳动,比如清洁工和一些苦力体力活儿。人们有一些基本需求比如吃穿住行。
            – 这些基本需求相关的劳动是可以被当下科技和机器生产力替代解决的,替代后可以解放人们更多去为爱发电
            – 之所以没有被替代,比如很多人还在努力工作为了买房,而不是住了房可以每天回家轻松为爱发电,是因为这个体制下大家更多追求钱生钱聚敛财富,从而资源导向了钱生钱,所以大家更需要的东西反而没人去搞。你说的基本保障如果搞好,和我的这个设想是有接近之处的。

            至于社会保障的出发点,从结果看确实是没什么区别。

            以及,我俩说了好长啊。。。真是两个认真的话痨!

          • 哈哈哈哈哈,我们俩就是很话痨啊
            无私心当然也是多样需求里的一种需求,但是,无这个需求就不包有啊,就是“有”,就天然包含了“有很多”“有很少”“没有”等等。。。
            征税就算60%,也不是私心不私心的问题吧,我觉得社会的设置也是人人都有私心,就是说,我觉得“我拿出我的一部分”的前提就是“我的一部分”,有一个严格的”我的”存在
            是很清爽的一种关系,而不是,混沌的我生产的大家随便取,我也随便取大家生产的东西这样

            限制为爱发电,我觉得只要有基本保障就不是限制啊,对一些人来说,房子的欲望是无穷的,有了大的还要更大,对另一些人来说,有了60平米就够了,所以,不如就让有买大房子欲望的人去买大房子吧,没有买大房子欲望的恶人,就在有60平米公租房的情况下为爱发电好了
            但是既然是为爱发电,那也就不会出现“所以大家更需要的东西反而没人去搞”,因为为的是自己的“爱”,而不是大家的需要不是么。。。只是有可能碰巧搞出来的东西大家需要就是了

  4. (我这边已经无法点击“回复”了……)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我更明白了一点:你是觉得只要允许大家都有,怎么有、有得多有得少都行,那我对此的反对的潜在逻辑其实是,如果允许人有得太多、那么其实会影响别人的没有。比如如果没有反垄断法,那可能有的人有太多最后就导致其他人没有了。现在社会发展也有各种制约方式去制约这个,比如收税,我的意见是制约得还不够。比如,我并不觉得有人能住60平有人能有600套房这俩人都是自由的,虽然可以说他们有了基本保障达到了底线,但因为60套房的那个人他必然没有付出别人600倍的劳动,所以他能有600套房一定是因为其他人少了什么。

    然后,我觉得你的思路里其实还有一个思路在于,哪种体系的底线更高一点。这里我同意是你的底线更高。就当我们讨论的时候,其实也是游移在,这个东西它能带来什么好处和有什么坏处,你说的这种更能保障一些公认底线不受侵犯。但是有一些激进的人可能会认为说,如果有人为了生计过得很辛苦像旧社会奴隶一样,那ta自由交换的底线是保证了,可这种保证只是虚伪的表象,虽然ta肉身保有没有被干掉,但ta相当于永久卖身了。对此的补丁也是你说的社会保障来兜个底。所以,社会保障好。

    而社会保障需要收税。征税确实如你所说,税还是建立在私产制上的。这么说我可能就是觉得,要多匀一匀~

    • 哈哈哈哈哈,居然已经无法回复了!回复了如此之多
      就,如果我有600平房子,我是无所谓人家有6000000平的
      所以,有人有太多我觉得无所谓啦。。。比较不在意人家到底比我多多少。。。

回复 匿名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