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想象中的珍珠奶茶

昨天晚上shu说,今天这么冷飕飕,蛮好买珍珠奶茶的,我说对呀,今天特别应该喝一下,他说咦,为啥?我说,哎呀,因为。。。因为我本周学了新把位了!他说,那果然是很应该喝一杯啊,不过实在太晚了,我说对的,就算了啦,我就想象一下好啦!

本周学了第二把位,一下子变得高级起来,我觉得踏入了新阶段!虽然书上的学习顺序是第一把位、第四把位,然后再是第二第三,可能因为第四把位最容易找吧,但对于我们这种贴了小白点的做了记号的小朋友来说,第二把位也很容易找啊!所以我接着学的就是第二把位,因为它有和第一把位共用的音,就直接往下接,我觉得还挺顺的。说起来第二把位独有的8八个音不知道是老师没有来得及还是他对我有信心,居然没有让我贴小白点诶!不过第二把位扩大把位的有三个音,和隔壁的空弦音音高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倒是还真能听/或者用双音校正出来准不准。但是空弦的音色和隔壁一条线按弦出来的音色确实是不同的,非常有趣

练习曲里有一段,开头是A弦的CD降E,然后中间纠结了一段之后,结尾变成CDE,哇哇哇,连我这么不懂的人,都觉得到了还原E的时候,一下子明亮起来,一直觉得A弦不太好听(主要是我技术有问题),但是完全没想到它的E有一种明亮而且温暖的感觉
周末练了两天琴,还是觉得第一把位的扩大把位扩二三四指的时候,觉得手不够大,十分费劲儿,我要是个大手怪就好了!

去上课的时候老师示范练习曲,那么简单而傻乎乎的曲子,他也不用揉弦,就也是就这么拉,但还是能有一种荡漾的有起伏有呼吸的效果,实在太迷人了!而我,就只能僵硬的拉,机械的拉,直来直去的拉,所以上完课回来会特别特别想要好好练琴

非常非常焦虑,我觉得练琴就是一种逃避

哄自己开心

前两天看了篇文章,我觉得还挺有道理,拉琴这种事情,就是自己哄自己开心,这和看电影听音乐会不一样,这是别人哄你开心,当然也能非常开心,但这种开心和自己哄自己开心还不太一样,就好像去外面吃很好吃的饭,再好吃再方便也一定会有人愿意自己做一顿饭,自己舒舒服服的吃下去,即使科技再发达,即使人类都可能会不太需要演奏家了,但是人类还是需要演奏的
昨天去上课,学到莫扎特的《春之歌》了,我觉得这好像是第一个听起来有点像曲子的曲子,不那么傻乎乎,说起来升G用到扩张把位还是有点难的类,握拳!

元旦在家里看了《哈利·波特20周年:回到霍格沃茨》,好看啊,还是好看的,虽然都是熟悉的片段虽然采访里也没有什么新东西,但是编排得还是挺感人的,有的地方颇为巧妙

《Project Hail Mary》终于读不下去,跑去读中文版了,一边读中文版一遍很吃惊,这么难的东西我居然也曾经读了25%么?!!

某个同学他们被隔离了,上海又有一些小区被居家/集中隔离了,只要不是周六上午出了门,我都不敢肯定这次的大提琴课能上的成,疫情居然已经让生活变得如此没有稳定感了
某个同事和我说,她7月份立的执行转破产的案子,今天都没立进去,正在排队,我说有个管理人的群里,法官说他一个月收了300多个案子,结了300多个案子,啊,有这么多公司要破产要强制清算的嘛?!!
前两天又看到有人贴了普鲁斯特问卷,我就想了一下,2017年1月的时候写过,5年过去了,居然很多东西的答案我还是一样的,比如说最后悔的事情依然是学文科,比如最喜欢的职业依然是工程师。。。但是有一些回答已经变了,比如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伟大的成就,而5年前的答案是开始学做一个真正的大人,追求自己真的想要追求的东西,可能我已经做了5年大人了吧,并不觉得这有多伟大了吧,摊手。。。而在“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我5年前的答案是“一场有共鸣有启发有会心的聊天儿,聊好之后碰碰杯喝一口小酒,略微晕头晕脑的散很久步,风清如水”,而 今天的答案是“精彩的演出之后和喜欢的人一起散步,而且第二天不用上班”,除了能看出来的除了我还真是爱散步之外,大概就是我是稳定了长成了乏味的不爱上班的大人,继续摊手

再见啦,2021年

又一年过去了,年末总要写一写
今年年初收成不错,虽然年末不太行,不过总数我自己还是挺满意的。因为年末业务清淡得有点心慌,希望下一年全年的收入能继续保持今年的水准,如果略有上升就太好啦!
工作上没有特别振奋的时刻,但是所幸也没有碰到坑,这就已经很不错了,拍拍自己的小肩膀

今年终于成功看到延期了一年多的于老板和素素的演出,看的时候是很high,但回忆起来反而没有2019年温宇航的《玉簪记》那么历历在目,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本质上我就是更喜欢看人家谈朋友?
年末的时候听了一场小小的音乐会,非常快乐,冬夜的tango实在是太带感了,算是第一次感觉到古典音乐的快乐
今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这里了,开始慢慢听一些古典音乐,有一些被感动的时刻,有一些觉得天啊,怎么这么美啊的时刻,有一些瞬间一身鸡皮(褒义)的时刻。更重要的是,开始学大提琴了!这应该就是今年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至少到目前,平均下来每天练琴,的时间都超过1小时,练琴的时候是最近比较容易物我两忘十分peace的时候,这种沉浸感非常有充电的功效。说起来,有一次上课和老师合奏了小小一段,真的感觉美妙得不得了,希望明年还能有一些这样的时刻,握拳!

今年最喜欢的书是《间谍与叛徒》和《Agent Sonya》,最喜欢的片子是《传奇办公室第五季》,所以这一年的书影主题就是——间谍!终于读完了《The Buried : An Archaeology of the Egyptian Revolution》,还挺有成就感。年初的时候读了一些同人,眼眶一湿的时候还是发生在读同人的时候,失而复得的情节就是很戳我啊

连着几年,每年年底都希望下一年“能有一些和工作无关的令人快乐的事情”,每年也真的都实现了呢!某一年是时隔十年去又上了古琴课,某一年是开始试着画水彩,某一年是开始英文尤其是同人阅读,今年则是开始学习大提琴,而今年也第一次不再写希望下一年会有一些新的“和工作无关的令人快乐的事情”,而是希望能在大提琴上取得一些真正的进步!

如果对照去年的心愿来看,并没有变得更勇敢更自信,完全没有变成传说中精英女律师的样子,而且工作上好像略有疲态,既然主观上更勇敢更自信似乎有点难,那么就希望明年工作上能把手上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得很漂亮。
明年,要继续好好上班好好带娃好好学英文好好控制体重好好练琴
明年,希望shu和杨小恒健康幸福,对自己的希望仍然是生意兴隆,工作上有一些进步,收入上一个新台阶,能有一些快乐的精神生活,认识一些新朋友~~~

I need you

之前看过一篇非常非常喜欢的同人,里面破除SS诅咒,救他回来的是一句话“I need you”
前两天看一篇小黄文同人,俩人感情的某个变化的地方也是在HG对他说“I need you”SS震住了,For some reason those three simple words made his mind reel. No one needed him for no reason. They all needed him to do something. The world constantly demanded things from him. Brew this. Fix that. Grade these. Save us. But never once did anyone say “I need you” without some ulterior motive.
两篇文如此的不约而同,以至于我觉得这三个字简直就是一切言情小说的精髓,被人爱以及爱人,仅仅因为我是我,我本身就是值得爱的,就是美好的存在,这种感受就是人类最追求和向往的

大提琴的功课一下子难起来,我居然周末两天练了快7个小时,一度产生一种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的恍惚,但是也挺开心
单位说要去团建,去外面住两天,第一个想到的是,啊!我两天不能练琴了,怨念。。。
昨天看了一个讲大提琴换把位对比演奏的视频,才知道原来同一个音在不同弦的不同把位是都是存在的,于是,同一个乐句,既可以在第一把位上呆呆的拉,也可以在不同把位上换来换去炫耀的拉,后者显然比前者丰富得多,其实这和古琴的原理也差不多,但我居然才知道,亏得我以前以为是第一把位的音不够了,才会往下走呢,真是太傻了!

昨天看了两个蔡珂宜的视频,皮亚佐拉曲子,好喜欢这个姑娘,非常沉静,虽然这么说起来和皮亚佐拉好像不搭,但是其实有一种意外的美感,太灵了!
路上听了马友友的皮亚佐拉的专辑,皮亚佐拉就是带感啊

杨小恒最近很好玩,比如说前两天说个什么零食,她问坏了没有,shu说应该没有,那么甜不容易坏的,她说,啊?!甜食这么厉害啊?自己不容易坏,但是专门容易坏小朋友的牙,真是万食之王!
她跑来和我各种蹭,我说,你不要搞我啊,她一脸严肃说,正人先正己,你专门搞爸爸,怎么能叫我不搞你呢?!我只好说。。。那,要么我们一起去搞爸爸?
某天我不想去跳操,说为什么减个肥这么难啊,跳操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杨小恒说,你还要跳很久很久,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然后,经过两周的努力,我现在又已经放弃树人了,一寸光阴一寸金,还是快快乐乐的看书拉琴好了

轻盈而微醺的快乐

今天晚上真的很快乐,我觉得好久没有那么快乐过了,不是那种温暖的甜蜜的幸福,不是那种厚重的感动,而是一种轻盈的甚至有点微醺的,没有任何附着的单纯的快乐
因为我去听了一场沙龙式的室内乐

看大提琴老师在朋友圈发过这场演出瀚乐集《冬夜探戈》的海报的时候,一方面不知道那天是不是有空,一方面票价也贵过平时买的戏票,略有点犹豫
今天上午去上课,回上周的练习曲,是一个两声部的曲子,老师说他今天正好带了琴,可以跟我合奏,就,虽然是一首傻乎乎的练习曲,但,真的,超级美妙,第一次的时候我几乎听不到他的琴声,因为一听他的声音自己手里就彻底不知道怎么拉了,不过第二次就好很多,听到我的长音的时候他的琴声补上来这些空,我的旋律的时候他的长音衬在底下,就,啊,真的有意思!!非常令人兴奋!!

上完课就非常非常想晚上去看老师演出,发现已经没票了,发微信给老师让他帮忙订了一张票,吃完饭就一个人开心的跑出去看演出。
天气干冷晴朗,走在路上很舒服,一边走一遍就已经是内心雀跃。进来发现是沙龙式的布置, 是那种近距离的不插麦的演出。没有舞台,也并不对号入座, 钢琴和几把椅子在低处,周围是不高的台阶,大家坐在台阶上,基本上就是围坐在乐手周围,落地窗外是外滩的灯光。演出的下半场是皮亚佐拉的各种各样的探戈,一台钢琴+三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啊啊啊啊,十分十分十分带感,那种炫酷啊,现场的感觉太美好了,那些细腻的部分纤毫毕现,而且是未经放大的纤毫毕现。

说起来,我进来的时候觉得第二排不错,而且默默的觉得大提琴应该靠右手边,就挑了个位置坐下来,前面的姑娘回头和我打招呼,啊哈哈哈,是我每次上课的时候我出来她进去的排在我后面上课的姑娘,同门诶!这姑娘和她同学一起来的,她们在读大二,聊了一会,看完演出,我们三个人一起去地铁站。走在路上,我想起十多年前看戏的时候,在中场和barakiel以及豆爸他们聊天,或者散戏了一起去地铁,那时候,我就是在读大学的小朋友的角色,觉得barakiel她们真是成熟的上班的人了呢!而现在,我和小朋友一起看完演出一起去地铁,聊得也很开心,我变成了那个成熟的上班的人的角色了,有一种真是斗转星移啊的感觉,内心小小的感慨了一下

从地铁出来,走在路上,那种快乐还久久未散去,虽然并没有喝酒,但就是有一种微醺的感觉,一路晃回家,我觉得啊,音乐,真好啊,合奏,真好啊,生活,真好啊,emily同学,要。。。加油练琴啊!

跳操和练琴

跳操是一种跳之前十分不想开始,跳的时候十分不愉快,跳完之后浑身十分舒畅的活动,所以跳操完全是为了结果而存在的一种事务。
但是练琴就不同了,虽然也有想要拉下来的曲子,但是练琴本身就很舒服,练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是为了通向某一种光明的手段,是某一种不得不经历的过程,而是就这样,练练琴就蛮开心的,周末两天练了差不多5个小时琴,觉得似乎是很多很多很多了,但是后来手机跳出提示,说我每天用手机平均5个半小时+
这么一想,两天才练5个小时琴,也没有多到什么了不起的地步么?

昨天在地铁里听了一遍福雷的《Après un rêve》,一般被翻译成《梦后》,听的时候忽然就想到牡丹亭惊梦里的那一支《绵搭絮》,就,有一种古今中外的梦醒时分都有一种缱绻和惆怅诶!

在断断续续读《Where the Crawdads Sing》,还挺好看的,读的时候想起来《边城》,我从小读《边城》就有个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山水间养大的“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的翠翠会如此的。。。害羞?那种害羞的感觉颇为孔孟之道?好奇这本书里的kya到了青春时期作者会如何描摹她

早晨看了有个姑娘在lofter上翻译一篇我看过已经有人翻译过的同人,那篇文章曾经翻译的姑娘的译笔真是非常非常漂亮,而且原文也好,总之,居然我又去看了半天同人。。。啊!!好想看到令人心旌神摇的新文啊~~

表扬

周六下课回来和杨小恒以及shu出去玩,和她争着踩脆脆的梧桐叶子,和她说我好开心啊,她问,那如果我不出来,你和爸爸单独出来呢?我说那也很开心啊,大概因为我今天就是很开心吧!她慧眼如炬的说“因为今天上课被老师表扬了么?”
对!就是因为被老师表扬了,今天回课拉《卖报歌》,拉完之后老师说,我本来看你开头这个速度,就在想到了十六分音符那句的时候怎么办?没想到速度没掉下来而且弦换得很干净,听到老师这么说,我真是,啊!!!超级开心!不枉我每天晚上卖报不止
原来被老师表扬是这么开心的一件事,真是久违了
老师还说,音阶和琶音目标速度订个多少呢?你么可以定高一点的,音阶订个70,琶音订个110吧。我心想,咦,所以我是那种学习还可以,会被老师高要求的小朋友么?继续开心

本周开始快乐的农夫,这个农夫有点难快乐啊。话说我觉得拉连弓好省事啊,哪怕一共6个音也不难做到,但是分弓就很难,一方面上上下下容易搞起来,一方面换一个方向就要重新发一次力重新启动一个新角度,总之,还是要练习

昨天和杨小恒聊天,她到了那种很想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的年纪,可我也想啊,谁不想呢,哎
《Where the Crawdads Sing》读得眼眶一湿啊,这孩子也太惨了,太惨了,哎
每天跳操前都要做心理建设,跳完操都觉得很舒服,但是跳之前还是要做心理建设,哎
有一些案子,真是没头绪,真是不好搞,哎

某一种。。。哲学思想?

我们大人学琴,除了上课之外,会自己找很多资料来看,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你就拉个琴,是那么大劲儿干啥?很多教程说,要放松、手腕肩膀统统要放松,但是这个放松是个很玄乎的事情,毕竟我在做一项推拉弓子的运动诶,不可能完全放松啊。这篇文章说,你看你拿杯子,你肯定肌肉是有点用力的,但是只要用到某一个点,杯子就不会掉下来了,再这个点之上,你再增加更多的力,对于拿杯子本身也没有更多帮助了,拉琴也是一样,一点力不用,弓子就会掉下来,但是用到某一个程度,弓子就不掉,那就行了。而且弓子是放在琴弦上的,琴弦托着弓子,更不容易掉,就是用一个能让弓子不掉的,并且能推拉得动的力就好,所以简称就是。。。够用就好

然后看论坛上说到识谱,一个姑娘总觉得自己识谱不够快,说识谱要识到什么程度之类的,包括有一些手指比较弱之类,楼主是一个钢琴很厉害的姑娘,回复说,她认为识谱每个人就是不一样,有的人偏向听力记忆有的人偏向视觉记忆,只要目前的识谱程度能让目前的曲子弹得顺畅,就够了,至于弱势的手指再怎么练它和其他手指比永远是弱势的,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把本周要完成的曲子完成好就行了。我觉得基本简称也就是。。。够用就好

我觉得还挺有启发的,未必见得要未雨绸缪想这么久远,总感觉某个手指更弱怎么办,它就是弱啊,不要较这个劲,只要能把手里要练的曲子完成好,就算它比其他手指更弱一点也无所谓。总感觉自己有这里那里有短板怎么办,没有什么怎么办,碰到再说呗

说起来我对于识谱有个很困惑的地方,比如说低音谱里面,上加一线唱名是Do,音名是C,在第一把位是A弦的2指,那么我看谱的时候,看到上加一线这个位置画了一颗音符,那我就是直接在A弦用2指按下去。如果一定要对着谱唱,虽然慢点也是能唱出来的,但是如果对着谱拉,我其实并没有认出唱名或者音名这个过程,只是五线谱上音符的位置和琴的位置去对应而已,练得多了,反应就快,很快就能对应出来而已。换句话说,并不是1)看谱→2)念出唱名/音名→3)这个唱名/音名在哪个地方→4)按下去,而是1)→4)
我总觉得这个地方是有点问题,因为经常看人说,内心要歌唱才能拉得好,但是我因为拉的时候根本没有2)这个环节,所以根本唱不出来啊!难道说在内心滴滴滴哒哒哒啦啦啦这种也算唱出来嘛?!

不过考虑到够用就好这个原则,目前我也没啥困难,那就。。。先这样吧!

又,开始用节拍器,发现能合上节拍器的那些点,有一种。。。变态的很爽的感觉!

青春

每周六早上穿着卫衣骑着共享单车,背着琴去上课,觉得自己真是青春无边啊无边
最近每天拉练习曲的时候内心真是非常平静,虽然我也知道是一种逃避所带来的平静,但那种平静本身确实很美妙,而且。。。我总觉得逃避在练习曲里和逃避在刷手机里感觉还是不大一样的?我也很知道往下的学习里一定会很暴躁的时候,会有很厌倦的时候,会有积累起来的成就感,也会有到底行不行啊的自我怀疑,就。。。走一步看一步开心一时是一时吧!而且既然知道会有困难,真的有困难的时候应该也能面对和解决吧?!

最近在读陆正推荐的《莫斯科绅士》,她说是很童话,目前读到三分之一这样,深以为然,不是那种写实的小说也不是描绘了平行宇宙或者另一个世界,而是一种装饰画的感觉,就还蛮奇特的
在豆瓣上刷了一些《莫斯科绅士》的评论,看到一些小读者就是把语文课本和政治课本那套东西完全内化了,就很没意思,啊!

陆正在读我推荐的《Agent Sonya》,然后有时候会一起讨论,好快乐啊!这种根本没人看没人讨论的书可以有小伙伴一起聊,实在是太太太开心了!有说起来像Sonya这么有主体性的女性角色真的很少见,凡事都以自己的感受为先,但也没有那种世界应该围着她转的理所当然,她并非是招人喜欢的女性,也不着力于搞女性那种迂回婉转身段柔软所谓高情商,但是也绝不傻乎乎,她信仰共产主义,里面寄托了她的热情和浪漫的幻想,以及充分满足了她对刺激和抓马生活的爱好,但是她也对其中的危险有充分认识和评估。怎么说呢,这本书虽然很地摊文学,但里面就没什么女间谍的刻板印象,是展示了一个间谍,而不是一个女间谍。

又,以前看到人说“女权即人权”总是不能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那天看到有人论证张桂梅老师的女校不仅有利于女学生也有利于男学生,我觉得顿悟了,女性本身就是人类,人类争取自己的权利当然就是人权。为什么我会在这里顿悟呢,因为一件事情如果对女性有好处,总要有人为其正当性论证,论证的方向往往就是不仅对女性有好处,也惠及男性。可是其实没有必要,因为我们女的也是一半人类,如果一件事能对一半人类有好处就已经是很正当的了,不是么?就是说,不是通过拯救女性而拯救全体人类,而是拯救女性就是拯救人类。换成种族就很好理解吧,争取黑人的权益的时候,人们并不会特别说这件事对白人也同样有好处,而是这件事本身就是黑人应得的,甚至于在应得的当然会有可能损害到一部分白人已经得到的好处,可是又怎样呢?黑人就因此不应该争取自己的权益么?坦白说,争取女性权益,在相当一个维度内,对男性有什么好处,我是看不出来的,可是因为对他们没有好处,就可以去做/维持这种不对的事情么?

shu说《Project Hail Mary》还不错的,准备要接着读下去,目前我停在外星人出来之前,据说外星人出来就忽然好看了很多
今天在豆瓣上看到有个友邻说“她朋友孩子做卷子,有个问题是how do you feel ….the paragraph 。 孩子回答:I feel confused……”咦!很有道理啊!

香香的小姑娘

看到一款日本的香膏,口红状,拧出来涂在手腕或者耳朵后面,是那种不强烈没有什么很大扩散性的香,某种程度上就是留香时间更长的日化用品吧,非常想试试看,就在闲鱼上买了据说至用过三四次的二手香膏,包邮38元,以前还很奇怪真的会有人买二手化妆品么?!现在才知道,有呀有呀,就是我呀!

我觉得这种东西就是初中女生才会喜欢的,大概上了高中都会不屑,总之我就快快乐乐的涂在手腕上,变成香香的小姑娘了呢

前两天单位要搞团建,说去金鸡湖徒步,不知道是不是第一通知响应人数有限,第二次又发了通知,还说请年轻同事积极参加,我就立刻很放心的觉得,我么,已经是中年同事了呢

中年女同事和香香小姑娘随时切换!

最近练琴很认真,我觉得本周末两天加上上课,练了应该有5小时+,我也不知道怎么样练琴算是效率高,我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进步,同时顾到左右手、音准、节奏和乐谱真的好难啊,但是没关系呀,总会熟能生巧的吧?
(然后,突然想到很多很多很多年前,读到过一个王瑶卿教导小辈的语录,熟能生巧未必巧,要想生巧需用脑,就,反正我先熟起来再说吧)
每一弓都认真拉,按照谱面的要求分配弓,尽量拉满,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好一点,不求快不贪多,一点点扎扎实实的学
同一层楼隔壁的隔壁有个小女孩在学二胡,似乎比杨小恒高两年级,总之短短一年时间,从根本不知道在拉什么的零基础开始,现在已经拉得相当不错了,每天她在拉二胡我在拉大提琴,这栋楼里还有个不知道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的在练钢琴,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某天我听了一段大提琴拉的《赛马》,太好玩儿了,这马感觉是一群快乐的小胖马,又跑去看了一段八九十年代的闵惠芬的《赛马》,那叫一个沉稳又灵巧啊,这样对比来听听还挺有意思的类

最近读完的书是《The Christmas Pig》,虽然是罗琳的作品,但是不太行,太直白了,一个玩具如果拟人了,而它还以被人爱为最大价值的话就怪怪的,人类也不要万兽之王到这种地步吧?
接下去准备读《Where the Crawdads Sing》或者接着把《Operation Mincemeat》读完,总之,英文也还是要继续学的!
那天和小女巫聊天,说起耽美,我终于搞清楚了,我觉得我不能接受的部分似乎是很多人喜欢的部分,就是他爱他,只是因为他是他,性别不重要,碰巧是同性罢了,啊!不懂,深深的不懂,性欲这种东西也可以完全从无到有的发起嘛?!很局限啊我。。。不过既然性别不重要,为什么又只能是男男呢?为什么换成男女故事又不成立了呢?啊,算了算了,我还是接着去读HGSS好了
最近没有读到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书,还下了一本被评论说是斯坦福玛丽苏的言情小说,不知道会不会好看,好想要心神荡漾一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