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以及性张力

书接上回,我要继续写!
昨晚上不舍得睡觉,又跑去看温宇航,克服一个令人荡漾的男演员的方法当然是去看另一个另一个令人荡漾的男演员。。。啊,和钱熠的片段真是年轻啊,流光溢彩,和邢金沙的片段则是一种温柔,而《望乡》更依然是好听好看,“闻说哥哥在,李陵常挂牵”。。。然后,还去重看了一个超级喜欢的片段,是我心里的浪漫片段第一名,《音乐之声》里面上校和玛利亚在舞会外面跳舞的一段,那段之美之荡漾,令我每次看都看得捧胸口内心大喊,啊啊啊啊,然后,我要开始胡扯八道了:

1、张力——紧张感
所谓张力,就是一根弦绷得很紧,再拉就要断了,或者一杯水已经满到杯口,但是因为表面张力,没有洒,但只要再多一滴就要漫出来,水不够或者水漫出来洒到桌子上就都不是张力,而且激烈也并不是张力,不是音乐很激烈或者俩人很激烈就有张力的,就好像水在杯子里乱晃,没洒出来快洒出来是张力,洒出来了随便洒了就不是张力
所以如果设定里完全没有紧张感,就不会有张力,比如说子爵,就是青梅竹马等等,这种设定就注定了不会有紧张感,所以就没有张力,当然没有张力不见得不会令人荡漾或者觉得甜,这是另一个内容
而比如吸血鬼、比如说斯内普教授(额。。。),这种容易让人神经紧张或者非常强大的角色就容易有张力

2、荡漾/甜——专注、探究以及回应
如果说,紧张感是性张力的这个张力的部分,那么性这个部分,甚至不是性的部分,单纯是觉得荡漾的部分究竟是什么?对此,我的想法是,对你本人的充分的兴趣,也就是专注、探究、回应,而且还真诚
对于我们女的来说,至少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就是被完全的关注,被看到,有回应
继续来说剧院魅影,之所以有人迷恋桶(他真的就是不健康人格的变态啊!),我觉得是因为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是小C,他时时刻刻注意小C,了解她,诱惑她(诱惑的前提是了解,因为人各有所好,诱惑之物对每个人来说不一样),时刻给出反应,比如说,她迷茫的时候,就以父亲般的身份安慰她。。。地宫里的每一场戏更是,他完全是根据她的反应作出回应
子爵就不太行,第一次出场的时候,要约小C吃饭,小C很紧张的说,现在不比当初我走不了,子爵说,说啥呢,快点啊,我们去吃饭,我去拿帽子,你去换衣服,就走了。。。让小C去做诱饵的时候也完全没顾及小C的感受,那。。。就很难让人觉得荡漾了
子爵和小C这组cp里面,唯一让我觉得荡漾的部分,是天台俩人对唱,all i ask of you的时候,之所以让我觉得荡漾,因为这个时候就是子爵真的关注着小C,感觉到小C的恐惧,想要给她安全和庇护

3、警觉—荡漾和张力的结合,就是性张力了!
但是如果是单纯的好奇,温暖的关注,及时的回应,就只会是荡漾或者甜,不会有张力。而紧张的来源除了本身人物设定让人神经紧张之外,我觉得还有就是,因为过于想要了解而来的侵略性,侵略性也会导致紧张,而因为关注,所以对你本人的警觉,以便立刻给回应,这种警觉也会带来紧张。并非人物设定令人紧张,而有性张力我觉得就是麻袋的死神了,他是完全贴着茜茜来的人物,是茜茜幻想的凝结,所以会有那种警觉的紧张感

哦,也有女生心目中的荡漾可能不是我说的这款,而是《飘》里面白瑞德那款,我觉得很多霸总也是这一款,就是我觉得我完全懂你,我一方面嘲笑你一方面不遗余力的帮助你,还因为怕落了下风并不怎么表露心迹,口是心非,我最讨厌这种人了!而且也最讨厌那种,“我知道你这么说其实你不是这么想的”的人,我喜欢的是那种“你说的我都信”。。。所以我觉得《the blue light》里面的steve超甜!
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特别荡漾或者特别甜的片段,都是关注vs回应,比如说刚刚说的《音乐之声》的跳舞那一段,甚至都不一定是异性男女之间的爱恋,还包括《舞台姐妹》里最后的古戏台重逢、standish拿出lamb的枪那段等等

又,说起来,我觉得令我沉迷的男的角色,好像都有点一脉相承,重点就是要荡漾,如果有性张力再加一点破碎(因为破碎会惹人怜爱!)的话,那就真的很上头了。。。

再刷《剧院魅影》,以及,啊!我要收回这戏大概谁演都行的话

第一次看剧院魅影是JR的桶,第二次带shu和杨小恒去也是他,觉得这位桶真是越发精进了,想买更前排的票好好再他看一次,结果斥巨资看到的是B卡,是harry的桶,啊,遗憾,痛心不已
怎么说呢,我觉得如果我第一次看的《剧院魅影》是harry的桶,出来之后估计也会很激动,会和shu说今天看了场不错的戏,但并没有会很想带他俩去,会想一刷再刷

本以为,这种戏已经商业化得非常纯熟,甚至动作都快程式化了,应该大家都差不多?能上台的都能看,现在看了harry才发现,每个人演出的人物和自己理解的逻辑是很不一样的,就是高下有别,而在对比之下我才发现了JR演技的精妙之处!!
所以,这一场harry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告诉我,舞台真的就是舞台,演员是有自己的魔力的,音乐剧再成熟再商品化再文化产品,再编排设计灯光加持,这些东西再重要,舞台也是舞台,最最灵魂的还是人物还是人,还是演戏的演员,绝对不能低估演员的重要性。。。

先来说harry好的地方,就是嗓子好,尤其高音,唱起来游刃有余,很热血,但演技方面就很不行,总体的舞台气质是,他有一种孩子气,就是魅影是那种很人类的,有点恶作剧那款,大概在地宫呆久了,社会化得不太行,严格来说,这种逻辑也并非完全站不住脚,但是就是不太吸引我,青春少年版桶.jpg
顺便,有人觉得JR嗓子不行,唱功一般,怎么能做魅影教小c呢,小c已经比他唱得好了,可是!难道老师就要比学生嗓子好?老师要的是比学生更会唱啊!是“会唱”而不是嗓子更亮啊

总之,对比之下,我格外体会到了JR桶的妙处和他塑造的人物逻辑,要来记一笔:
总体来说,harry桶比较直白明确,非常舒朗,有的地方有一点卡通的喜感,JR桶更绵密,更暧昧,有晦涩不明的,想搞自己又不举的色情感,也更有一种如影随形的不安定
和小红书上一个姑娘讨论,她觉得harry桶比较像纠缠不清的前男友,我觉得此言甚是!

一些细节:
第一个让我觉得harry桶不行的地方是第一场地宫的戏,桶扶着小c下船,然后他解开自己的披风甩在船上,这个动作,我第一次看JR的时候就很震惊,第二次也印象深刻,那么优雅轻盈连贯,超级超级帅也可以说是好看得令人令我想要尖叫,Harry桶就不行,就草草的脱下来,好像打完篮球脱外套一样
我觉得,哪有个普通人会像JR这样脱外套啊?!所以JR在塑造一种没有那么“人”的物种,给小c营造的氛围也是神志上的迷醉和神秘的氛围感,他对小c的追求,除了人类的情感之外,其实还有一种对光明的渴求这种很抽象的感情,他也演出来了!他是逐渐展露出“人”的一面,所以小c的恐惧是一种迷茫,一开始是不明生物的恐惧,是对气氛的恐惧,这个桶是人是鬼?是父亲的灵魂还是实体的人类,他到底是谁?而Harry的桶就直白多了,小c的恐惧仿佛就来源于,这个人嗓门这么大。。。他会不会打我啊?!甚至,她的恐惧也非常虚浮,觉得这个桶也是可以拿捏的嘛这样
说起来,因为对手不太行,我觉得小c的演技都下降了,没啥层次和成长性。。。

第二个细节是在结尾的地方,小c离开前,桶拍了拍小猴子八音盒唱了几句,这时候JR有一种很明确的感觉,就是“他们都走了,朋友,只有我俩啦”的痛苦和落寞,这个拍小猴子环节,做得好不好且不说,但是因为还带唱,所以这是大家的规定动作,人人都有,然后外面追兵声声紧催,桶要盖黑色披风坐到凳子上准备消失,harry就坐上去,盖好,结束,JR则是在坐上去之前又拍了拍小猴子,略一偏头,那种感觉,就好像有一种无声的告别,“再见了,这回我也得走了”,不仅人物特别完整,还能和开场的拍卖会相呼应,特别特别好

第三个细节,是魅影第一次出场摸头,这个环节我一直很疑惑,因为大部分人摸得好像霸总出场,就,大背头一梳的感觉,小红书上有个姑娘说,她2刷,坐近了发现,JR摸头的时候手很抖,她忽然理解了,其实是魅影第一次见小c,要确定自己面具+假发都戴好了,是非常紧张的表现,我觉得,啊!有道理啊!但鉴于我坐得太远了,这个细节只是道听途说
还有一些细节,我可能不太记得,但确实JR下半场是感动到我了的,他使得剧场荡漾着一种非常很特别的氛围,而且完全能控制观众,可以让观众屏息凝神,可以让观众欢呼,可以让观众也。。。一起心碎。。。很神。。。可能我喜欢JR主要也是因为我本来就不磕桶和小c,而这舞台上JR和grace没有很强的CP感,就是这一对的给人的感觉是,其实本来就知道彼此不能也不会在一起,只是因缘际会有了交集,魅影有了渴望,小c也有了动摇,但是最深处的东西双方都是知道的,是不可跨越的,而harry桶就不同,他和grace的感觉就是好像由于该桶性格暴躁,所以俩人分手了,再努力一把可能也还行这样的感觉。。。

啊,仅仅是从以上这些细节,从我二楼三楼远距离来看,也充分觉得JR的魅影非常有吸引力。。。我觉得,我们女的,来看这戏不就是想要看一点晦涩不明的色情么?看爹款男人的压迫和爱护,看破碎人儿再次破碎,看注定要抛下这些,看女主终于成长迎接未来,虽然过去的每一步都已经刻在身体里,但走出地宫的女主已经不是原来的女主。。。
我要是能刷到JR,居然还想再刷一遍。。。啊。。。可怕!!!

学习的动力

我关注的一个很可爱的博主,一路看她带娃,也有很多启发,对于娃的很多生活习惯和学习,她娃还在小学低年级,一直采用小红花+现金奖励法,最近她发现即时奖励更有效,比如说做一题一毛钱,日结,俩娃做题嗖嗖嗖的

当然有人有不同的想法,说那以后不给钱了,是不是娃就不学了呢,她觉得确实啊,但我之所以打工也是因为老板他。。。给钱啊!老板一直给钱我就一直打工,在目见能及的娃的读书生涯,这个钱我也可以一直给下去。。。更何况,如果娃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能在这个领域取得一些领先,那么无论是维持领先,进入正反馈,也会使得这个事情往后更容易更顺

怎么说呢,这和我历来的想法很不一样,如果是更年轻的时候,我会觉得太扯了,学习怎么能和钱挂钩,一则不给钱难道就不学了么?!二则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你是为了自己而学,不是为了家长而学,三则,给钱会破坏自驱力和主动性,无法从学习本身中获得快乐

但是,确实,我觉得这三点想法都在动摇
我觉得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学习,如果我们把学习,狭义的定义为目前学校的教学课程以及与之相对的获得考试成绩,那么:
一则,不给钱就不学了,问题也不是很大,如果学习就是为了考试好将来找个合适的工作维持生计,那好像确实考出一个还可以的成绩是最关键的,不给钱就不学那就给好了,只要定价权维持在我手里,而娃由于没有什么更好的挣钱之道,维持定价权应该不太难。。。(狡诈!)

二则,学习是为了自己而学,这一点,我觉得那位博主说的对,严格来说,学习是为了“未来的”自己而学,“未来的”自己享受成果,“此刻的”自己付出代价。如果下个月有个小行星要撞地球了,难道我还会让小朋友去学校上课考试么?既然是为了未来的自己,那么小朋友有的对未来的想象力强一点有的弱一点,既和天生的性格有关,也和时代和社会的气氛有关,同时也和“此刻的”自己的状态有关,如果小朋友年纪小或者心态已经很崩,暂时不能想象出未来,也不能想象出此刻和未来的关联,也不没那么愿意延迟满足,总不能硬要她想象吧?总不能想不出来就不要学习了吧?

三则,破坏学习的自驱力和主动性,那。。。得先有自驱力或者主动性不是。。。怎么能破坏一个原本就不存在的东西呢?如果真有主动性或者自驱力,也没哪个家长想通过给钱让娃学吧?从学习知识本身里获得乐趣,当然是一个好想法,广义的学习本身也很可能是有乐趣的,但即使像我这么爱学习的人,也没有从应试教育的课堂里获得过什么乐趣啊!而且绝大多数经过应试教育课堂的人都很难说这里头会有什么乐趣吧?我现在练琴练得起劲,说给我钱让我练琴,会破坏我的主动性,可是如果说我不得不去学去背的东西是当年政治课上的某某某思想某某某理论呢,那真的只有给我钱一条路了。。。

回想我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涯,我妈倒是不给我钱,但是我一直成绩还算不错,我觉得基于以下几点:1)成绩好比较划算,作为一个社交能力很一般的小孩,而且小时候兴趣爱好和大多数同学格格不入,成绩好基本上是护身铠甲,而且成绩好也总能获得一些好待遇,因为我很早就看出来,老师和家长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小孩通常就比较宽容;2)成绩好没有特别困难,从小一直在普普通通的学校,所以以我的智商,考进前十名这种水平没有特别困难,比较容易获得正反馈;3)对目前处境的强烈不满意,希望可以通过考一个好学校,交到更有意思的朋友,见到更有意思的世界,但基本上到高中,才会变成3),在此以前,学习考试的动力,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被嫌弃的恐惧+希望获得好待遇,其实。。。也没有多健康,不见得就比做一条题目获得一毛钱更健康?虽然。。。话又说回来,我是不会给娃钱或者小红花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她没有很差+我懒得搞这种费心费力的活动。。。不过我只是想说,随着年纪大了,真的好像能理解的事情更多了诶?

滋补

昨天下午带shu和杨小恒去看了《剧院魅影》,因为上次我自己看了觉得很不错,所以买了黄牛票,带他俩去看,啊,而我即使是第二次看完,看完最大的感受依然是,再看一次我也愿意啊!!只是。。。不太舍得再花钱就是了。。。
shu看完说,早知道买更好的票坐在更前面看,我觉得这个评价就挺高的了,哦吼吼吼,开心

这一次演出,开头引子拍卖会结束,剧院魅影的主题旋律响起来,所有的围布落下,吊灯升起来,哇,感人,我一下子就进入状态,激动得不得了
今天再看,能看到很多细节,小C一如既往好状态,唱作俱佳,很敢爱敢恨的样子,以及我觉得这位年轻的南非桶演得很细腻,桶基本上是控制欲和心碎人儿的结合,有的控制欲强一点,有的心碎感强一点,这个桶总体来说,是心碎感强的桶,我很喜欢!!最后一场戏,小C和子爵乘船离去,桶抱着头纱哭了一会,然后站起来摸了摸那个猴子玩偶的头,仿佛就在说,你看,现在只剩下我俩了。。。是一种无声的叹息
而且!!这个桶在第一场地宫的戏,扔掉披风的动作实在是帅到没边儿啊!一种我想要尖叫的帅。。。

以及,我觉得那个镜子很妙,小C从镜子里看到桶,然后被引向镜子深处,有一种颇为佛洛依德或者精神分析的感觉
其实这个戏思想内容很不健康!所以特别迷人,就真的很上头,很容易沉迷进去,尤其是我这种满脑子色情的人,回来给shu讲解了诸多色情之处,但是带娃去看我觉得好像也还行,真的是五光十色的音乐剧,大家能看出不同的东西嘛,而且毕竟原版巡演难得,等娃大了,说不定人家并不来演出了。。。我问娃,觉得好不好,娃说挺好看,我说哪里印象最深,她说大家划小船儿!

看完戏出来,天气正好,终于开始秋高气爽的感觉,打车去惠食佳吃了很好吃的牛肉,一边吃一边感叹,我觉得这种线下的生活,看戏,吃饭,真的很滋补
但是在家里看片子,叫外卖,就完全没有这种滋补的感觉,被滋补过之后,精神头超好!和他俩一路从静安寺走回家,在凉悠悠的风里快快乐乐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今天的划小船儿,聊明年可以去看悲惨世界,啊,十全大补
虽然补完,我精神头是超级好,好到回到家又看了一些片段,好到昨天半夜醒过来睡不着,但精神头这么好的情况下,仍然不想上班。。。也不知道这些精神头要来何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这事情。。。我发现,我确实不懂
最近听了一个博客,谈的是《断背山》,主要是小说,也谈到了一部分电影,断背山当年如此火爆,但是我也没看过电影,所以就跑去读小说了
小说也不是不感人,但是我还是想说,我不太懂
因为这个情感起源实在是令我觉得无法撑起后半生每年几天的相见和一往情深。断背山上的夏天,19岁的牛仔,荒凉大自然里如年轻的小兽一般的翻云覆雨,天地只此二人等等,这我都懂,但是为什么就能这么持久呢?能维系一生呢?
播客里有个姑娘提到两点,
1)后知后觉的感情,就是当时只道是寻常,感觉在前而知觉再后。比如说俩人分开的时候,Within a mile Ennis felt like someone was pulling his guts out hand over hand a yard at a time. He stopped at the side of the road and, in the whirling new snow, tried to puke but nothing came up. He felt about as bad as he ever had and it took a long time for the feeling to wear off. 即使这样,他当时也以为是什么吃坏了肚子,一年之后,他才慢慢明白,因为他不想jack离开。这一笔还蛮打动我的,尤其是因为心里难受带来的那种生理性的痛苦,我也非常能感同身受,但是可能是我本人不仅从来没有那么后知后觉,而且甚至属于事先就先想太多小朋友,所以对这种后知后觉的感情虽然客观上可以明白,但主观上有点难以共鸣

2)不指向更好的生活的爱情,反而是更纯真的爱情。好了,这个说法,我连客观上都明白不了了。。。除非把这个更好的生活单纯理解为更好的物质生活,那我倒是能理解。换句话说,怎么会有爱情没有所图?所图当然未必是物质或者相貌,也可以是更亲密的陪伴,更安定的内心,人类之间珍贵的理解,这些都算是图啊。即使是看起来指向了更差的生活,比如说讲身份的年代,喜欢上了“出身差”的人,可是这是年代的颠覆,人心/人性还是一样的,因为那时候“出身差”实际上是更“高级”更“文明”更“书面”的人,指向的是这个人本身所具有的品种所应能带来的更好的生活。。。如果这个人不能指向我所更向往的生活,我怎么会爱上他呢?可能事后证明,这人他不行,然后明知道人不行还舍不得分开,但至少,但至少在我喜欢的这个时间点,我以为他是行的
再换句话说,爱的起源的确各种各样,有一些是源于欣赏,(我希望拥有和参与美好,并掺杂了一些榜样,我希望像他一样),有一些是源于拯救,(满足自己内心的成就感等等),有一些是源于共同经历,(你就如同我的一部分,见证了这一路)。。。但是能有长久而深刻的相互之间的爱情,或者说“我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你”,但是这个你是你,总要通过一些东西来体现互相的独特作用吧?
还是觉得,爱的起源之外,总要有所图啊,就,断背山这俩互相是图个啥啊?我不太懂为什么两个人在断背山一起放羊并搞了几天之后,就如此刻骨?所以归根结底,可能就是我不懂这种情不知所起的爱。。。

所以总体来说,这篇小说让我觉得很没有实感,虽然是美的,是有感人的地方的,我喜欢小说里面有实感。实感总体来说是自成一格小宇宙,既包括这个小宇宙是成立且可信的,也包括小说所承载的感情是自然生长出来。虽然小说当然都是虚构的,但是这些小小的一两笔让我觉得特别可信的地方。
自成一格的小宇宙,比如说比如说国王十字车站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仿佛真的可以和现实世界勾连。我很喜欢哈利波特里面和现实勾连起来的部分!
比如说《锅匠,裁缝,士兵,间谍》里面,吉姆说在捷克的时候看到周围的人仿佛是盯梢的,看这种周围人的分组方式,他觉得是托比的手笔,他在这个时候想到这活儿像是自己同事干的,也令我觉得特别有实感,就是仿佛书里的这些人物就是相互关联切实存在的,没有被作者写到的时候也在干点别的,这些角色有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纸片一样的等在那边,等作者要用的时候就拎出来写两笔
情感上的实感,啊,那就要说lariope大人了!双重人生里面,战后的日常婚姻生活就很有实感!而且是有那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感觉的!还有《Life, Interrupted》里面敏敏和金妮的关系也写得特别有实感,感情上的实感对于我来说,可能就是觉得在这个场景里特别会发生这样的感情,就是特别“对”,所以,归根结底,可能是男同之间的感情我不太懂,以至于无法在小说里找到那个特别“对”的时刻。。。

惩罚

这家伙昨天晚上拖拖拖拖拖,丢三落四,好不容易去睡觉,一会会忘记喷药,一会会忘记签字,一会会忘记这个那个。。。然后shu就很气,就说,你明天不要玩游戏了
她就更暴躁,然后睡到一半又跑出来和我说,妈妈有个问题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解决,你进来看一下,我就进去看了,这位同学,留了个小纸条在桌上,说她上次考了B,这次考了B-,还模仿我签字了,她说她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考不好。。。
怎么办啦,那就开始谈心模式咯,是不会开始会的粗心,一道题是不会,其他的是粗心,好,我觉得你最近状态很差,就是心思浮躁,生活里和学习上其实是一致的,你早晨一下下就没有带水杯,晚上临睡前又这个没搞那个没搞,一定也会反映到你学习升,没有办法沉下心做一件事,那怎么办?回家,先把所有要做的事情,不分大小,即使是喷药这小三秒钟的事情也写下来,一样样划掉,而且,最主要是你手机刷多了,小红书B站上频繁的切换,会很影响人的注意力,所以手机就收掉,她觉得有道理,她也想增加专注度,我的建议她觉得可以接受,好,这个问题解决了,还算是平顺

结果过了一刻钟,她又跑出来,说,我不明白,我觉得我今天晚上拖拖拖,和我今天下午打了1个小时游戏没有关系,我就算没有打游戏,我也可能拖拖拖,为什么要让我明天没有游戏?!
我说,对,可能是没有关系,但是你拖拖拖这种行为非常不合适,对不对?她说,对,我说,那我又不能揍你,该怎么惩罚呢?!那就让你明天不能玩游戏咯
她说所以就是惩罚措施?我说,是的,她说那能换一个么?我说我还没想好,她说明天是小朋友一起上线,一周就一次,不能玩就太遗憾了,我说你让我再想想

半夜三更我和shu讨论,我说,我其实秒懂她的点,我也觉得自己的逻辑是有问题的。我觉得你可以说你做了不合适的事情,那你就少拿零用钱(就好像绩效考核不达标),或者那你就洗一周碗,不能用爱好来惩罚,这样不就是说,你的爱好就是你的软肋,是别人可以来拿捏你的东西么?最好就没有爱咯?
shu说,那要看你怎么看待打游戏,你觉得它是爱好还是不得不妥协的习惯,就好像抽烟?我说,我也能接受游戏是抽烟,不能算健康爱好,所以我们就在总额上限制,比说,一周3次,每次一小时,但不应该在总额限制了之后,再根据行为来克扣

他说,我们之前和她说好,以及她也同意,成绩不好就不能打游戏,我说,这个我觉得合理,因为成绩是客观且明确的,而且指向的是成果,毕竟可以明确说,你考了B,你就减少业余爱好的时间,但是行为是不明确的,指向的是过程性,而且更主观,“我觉得你这个行为不好,以及有多不好”
所以,最后我和shu结论就是,这个人今天下午继续快乐的和小朋友打游戏,周末两天的单人游戏时间,因为她只考了B-而不存在了。。。
今天早晨告诉她,她虽然不甘心,但也接受了这个情况

反正,我觉得以上也算是我自己能接受的逻辑吧
但我想说的是,我其实也略有点困惑,到底行为的不妥当应该通过什么来解决?可能幼儿园的小红花系统是有存在的道理?不过,我也不算非常困惑,毕竟这位小朋友大部分时候都还行,我俩要求也不高,我俩自己也没多模范,大家都过得去就行了,凑合凑合得了

以及,我还想说,就某种程度而言,我还挺喜欢明确的惩罚这种东西的,因为这会让我觉得,I have paid for it ,就是两清了,我再也不用有任何负疚。。。
但,显然我觉得我这种感受也不咋健康,哪那么容易负疚啊?!!所以,我觉得,娃这种理直气壮毫不惭愧,反反复复争取有利条件,才是健康小人类吧,所以,还是想再说一声,在下服气!

高浓缩状态

也不知道为什么,周末两天又和shu看了一遍《悲惨世界》10周年演唱会,这个已经是我第4次也不知道第5次看了,还是觉得很好,连shu都感叹,真是太上头了!
又完整看了一遍05版的《伊丽莎白》,看了几段steven barton的吸血鬼之舞和“all I ask of you”
就,很迷醉,整个人处于一种略亢奋的状态,我觉得舞台剧这种东西就是要带给观众一种高浓缩的精神状态,与之相比,任何流行歌曲都显得非常清汤寡水
看到有人一场一场看同一出戏,其实也是能理解的,就是但愿长醉不愿醒嘛。。。毕竟看完这种就是要充分调动你的所有情绪、所有精神,所有过往和想象的戏,体会到一种为你量身定制的浓度很高的感情体验,再重回日常生活,就不免觉得一阵失落

今天在地铁上听了一下Thomas Borchert的贪欲,我觉得是另外一种演绎,就是有一种剥离感,就是告诉你,我伯爵本人就是在演戏,我不过是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诱惑人类。。。我觉得其实也是一种有说服力的演绎
但是,论起来我肯定更喜欢恨天怨地生大气的steven barton,说起往昔的猎物/受害者,就是明确的俱往矣的感觉,但后半段有一种真正的痛苦在里面,是一种自厌一种对自己的嫌弃。。。而且如果伯爵的痛苦也是虚无的,是假的,整部戏就太虚无了一点

B站上还有一个10周年《悲惨世界》沙威演员的访谈,每一个词的咬字和重音,每一个句子的情感走向都是经过琢磨的,试过不同的方式,也还展示了其他的方式,比如说这样那样,但是后来觉得应该这样,经过反复琢磨和充分安排最后呈现在舞台上,自然是非常非常浓缩的

我看微博上有个昆曲爱好者,说她老师说,“演戏最重要的是让观众有代入感,不要单纯以为你在台上跟台上的演员演对手戏,台上演员之间都是假的,因为人家也在“演”,跟观众之间建立情感交流才是目的,观众才是真正的对手”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和我感受到的非常摄人心魄的演出很一致。就比如说马吕斯轻轻搂着艾潘妮唱“A Little Fall Of Rain”,俩人的互动真是看着温情+心酸到爆炸,但其实真正的目标,是台下的观众,是为了把你吸进来,把你固定在座位上,为了让你久久不能平静,为了让作为观众的你感觉到温情+心酸到爆炸,让你本人感觉到一颗心满溢了各种情感。。。所以,看完一场精神完全被调动的戏,会让人回到日常生活的时候一阵失落,因为生活中不太可能有如此浓度高的情感体验

顺便,我和shu都觉得25周年版的《悲惨世界》音乐会就很不行,就怎么说呢,我俩简直就是九斤老太,还觉得79版的电视剧《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比2011年的电影版好太多。。。
又顺便,听多了之后,会有一些小地方,觉得特别可爱,会特别喜欢一些演员在某些句子里的单词发音,比如说,ABC酒馆那一段, Michael Ball唱“she’s not there”,there是一个带花的小腔,颇为荡漾,Michael Maguire唱“don’t count at all”,at all的发音方式,特别干脆立断,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感觉等等,啊,回味无穷,啊,上头

又,我觉得发音和呈现效果确实是有联系的,比如说著名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第一次剧中唱是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在全剧末尾唱的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Lost in the valley of the night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are climbing to the light For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here is a flame that never dies”
两者旋律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其实听感不太一样,特别是最后两句“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和“For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here is a flame that never dies”相比,前者的两个beating听上去是更硬,更有气势得多。。。同时也可能是前者音节没有后者多,所以后者就有一种更和缓的更碎的效果

战友情和对手情

CP界,我觉得有两大类,战友情和对手情。这两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而且各自还有细分

比如对手情既可以上来就是对手的,一方老琢磨着要干掉另一方,然后因为因缘际会一方又救了另一方或者或者因为老琢磨对方,反而就生了敬佩之情之类,也可以是曾经是伙伴后来分道扬镳的,而分道扬镳又可以细分为是公开走上了对立的道路,还是一方暗搓搓的投靠了另一方
比如说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是前者
比如这两天沉迷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很多人磕的bill和jim,就是后者。简单说就是这俩人是一对谍报界的双子星,但后来bill转头另一方,老大只知道有叛徒,然后派jim去一个局验证到底是谁,bill明知道jim会去,但是为了保护自己,还是把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真正的老大,看着jim出外勤,被打伤,又有点不忍心,用自己的叛徒身份保了jim的命。最后,jim知道bill是叛徒,偷偷溜进看守处,杀了他。。。颇为爱恨情仇,而且jim和bill还都是男的!不得不说,勒卡雷在1974年就已经。。。非常AO3。。。真的是前辈啊!顺便,勒卡雷的《女鼓手》就是战友情的CP,令人迷醉。。。所以我觉得豆瓣上有个人说的对:勒卡雷真的是CP界的大触啊

我和小女巫都喜欢战友情这一款的,但是细分又有不同
小女巫喜欢那种是生命中非常缠绕紧密的,比如说球类的双打,必须要共进退,互相承诺,这一款我不太行,我不太喜欢这款CP,彼此彼此责任重大,大到你好像要负担另一个人的人生

我喜欢的CP是,我可以给你安慰,参谋,训练,我深刻的懂你,我尽我所能帮你收拾烂摊子,但是,要面对的东西最终只能自己面对,我不能替你面对,我也无法保护你不受伤害,就好像双重人生里的SS和敏敏,SS只能自己去如履薄冰面对老伏,敏敏只能自己一路和哈利逃亡在外,战后敏敏能做很多准备很多游说,但最终面对审判的还只能是SS自己

早晨在上班路上想,可能这就是一个上了很多年班的人的CP之心,那就是:无论如何,无论周末多么快乐,多么治愈,到了周一,班还是得自己去上。。。
说起来,我觉得这也就是我喜欢间谍题材的又一个点,完全信任,后背完全托付,但再怎么准备,面对大boss的还是只能是一个人,独自面对
所以,这就是高度浓缩的困难中的高度浓缩的慰藉。。。是如果有深切的情谊和彼此的理解,生活就会好过一点点

又话说,看完了《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电视剧,好看!远远比电影好看!
于是,周末和shu快乐的看掉了《史迈利的人马》,好看的,这种好看,不是看完之后觉得很爽快的好看,而是有一种气氛久久萦绕不散
这两部片子里,我印象很深的地方第一部里面,是史迈利和谁说到皮特,大意是当时皮特技不如人,他的一个特工死在西班牙,他到现在都没完全走出来,当然了,我也不会信任那些可以真正走出来的人。。。就这几句,就皮特和史迈利的性格也都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第二部里面,史迈利去找安恩,安恩问他想不想去散步,史迈利行啊,安恩就很光火,问他,你想不想去散步?!史迈利说,想的。。。这一笔,立刻就体现他就是一个。。。如此不喜形于色的人啊,安恩肯定觉得自己于他就非常可有可无
然后我居然又跑去看《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书了。。。

人工栈道

四姑娘山真的是太太太太美丽了!而且有非常好的人工栈道,坐车到高处,沿着栈道往下走,远处的雪山,栈道一边是野花点缀的草甸另一边是溪水和杉树,真是不仅美还令人走得特别有安全感,完全不担心滑啊踩到水啊要挑路啊有牛粪啊有虫子啊,只要走在木头栈道上看着风景就行,甚至连蜿蜒的木头栈道我都觉得很美。。。我走得开心得不得了,和shu说,我觉得这辈子没见过这么美的风景,连阿尔卑斯山都比不过,因为我去的阿尔卑斯山那部分没人工栈道!!

住的民宿也非常贵而美,看出去就是长坪沟的景色。吃得也很好,尤其是下午茶,正对着幺妹峰的积雪,喝很香的正山小种,配水果、坚果和山姆的桂花酒酿马斯卡彭奶酪大福,实在是太舒服了
怎么说呢,就是我特别喜欢的人工处理过的自然,就只想,纯粹的享受/欣赏自然,并不怎么想和自然互动
以及我也根本不喜欢和动物互动,我觉得,自然界的一切,和我们人类就。。。各自呆着就好。。。

当年穷又爱玩,也徒步过雨崩,睡过大通铺,其实也并没有很多很深的快乐记忆,反而当年那一路我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香格里拉的人工栈道(当然也可能就是因为那段特别美,所以才设置了人工栈道)。。。现在想想,可能我就觉得。。。我对于出去玩只是叶公好龙,我并不是真爱出去玩,只是自己以为自己爱出去玩,而之所以能艰苦的出去玩可能只是为了和喜欢的男生出去玩。。。

正是因为没有那么爱玩,所以如果钱不够以至于不能舒舒服服,外加吃得好住的好,我也可以不出去的呀。。。也没有一定要出门嘛。。。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我是腐化堕落了,是进入了人生新阶段,后来认真想想,可能只是放飞自我了。。。所以,居然为着这种腐化堕落还挺自豪呢,因为我又诚实的面对了自己

总体来说我喜欢开阔的景色,我特别喜欢的景色就是远处有高山,近处是非常开阔的大片草地,草地边上还有溪流和浅滩,偶尔有点几棵树,如果真的走进山里去或者是窄窄的峡谷或者峭壁或者树木重重叠叠的那种景色我就不太喜欢。。。所以,四姑娘山的景色实在太太太太合适我了!!
我觉得啊,舒适会大大增加景色的美丽程度,艰苦会大大减少景色的美丽程度,比如说之前雨崩徒步太累了了,完全就没觉得有啥好看的。

啊!幸福!真是非常快乐的旅行。。。虽然有点高反,虽然我一路上在干活,虽然我到四姑娘山的第一天晚上不仅加班还开了个电话会议,但,还是好幸福啊!对着雪山干活和在办公室里干活还是不一样啊不一样

音乐的威力

昨天在B站上看到有人发了一段大提琴悲惨世界组曲,点开来听了一下,还挺好听的,然后又跑去看了一下10周年版的结尾,就是17国各语言的冉阿让上场,用这些不同的语言,一人一句到后来一起所有人合唱“people song”的那段,依然非常非常震撼,是那种瞬间一身鸡皮疙瘩的震撼,令人热血沸腾,在B站上点来点去,后来又听了一遍《amazing grace》,则是一下子很轻易的把我带到一种高于自己的地方,充满了一种被赦免的感激(?)
我就觉得吧,音乐真的是有威力的,自带一种煽动力,一种感召,一种教化,我们古代人说礼乐,西方古代人的唱诗班,确实也都有道理,音乐能使人,起码能短暂的使人觉得自己变好了一点点
另一方面,也能理解音乐确实是宣传阵地,靡靡之音就是会让人靡靡。。。

在小红书上看到悲惨世界似乎会来演出,啊!太期待了,要去!悲惨世界和剧院魅影我觉得属于谁来演我都想去看一下的,但是吸血鬼之舞或者伊丽莎白来演出的话,如果卡司喜欢我会去看,而如果maya来演出的话,演什么我都会去看(也确实去看了,啊,麦克白夫人,多么难看的剧啊)。。。这就是。。。有一些剧是为了看剧,有一些剧是为了看角儿

周日去上课,我觉得还是那点问题,A弦的上半弓还是抖到不行,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已经拉了两年琴了,A弦还是这么抖啊?!!生气。。。但还有颇一些新收获,上课真的很开心啊,以及每次上完课我都觉得拉得更好一点了,然后回家练着练着就又回去了。。。这真是进一步退大半步啊!!

反反复复练习但是反反复复不行,其实还蛮烦躁的,也不能说不痛苦,然后我就在想,对于痛苦似乎有的能忍,有的格外不能忍,想起来想去,我觉得对痛苦耐受程度和是否能选择停止/离开,密切相关,就是如果觉得自己有选择,如果觉得随时能离开,只要喊出安全词(?)痛苦会停止,那么能耐受的痛苦远远大于你觉得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后者很快就不行了。。。因为前者的痛苦只是痛苦的事情本身,后者的痛苦还叠加了无力/失控/没有尽头/没有解脱/被控制等等负面情绪,就更重以及更难以背负

又,最近我看到有个人读了一本讲抑郁症的书,里面提到,说抑郁症的一大症状就是不能做远期打算,无法想象未来,就。。。忽然觉得其实社会上的相当多人都有抑郁症的症状。。。又话说,在严酷的环境里,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好过一点的情况下,能不能撑得下去,很多时候就取决于认为这事儿能不能过去,究竟有没有未来,感觉没有未来且当下里痛苦又过于巨大,那确实不如S了算了,我记得王小波在文章里说“老舍先生自杀的年代,我已经懂事了,认识不少知识分子。虽然我当时是个孩子,但嘴很严,所以也是他们谈话的对象。就我所知,他们最关心的正是赶得上赶不上的问题。在那年头死掉的知识分子,只要不是被杀,准是觉得赶不上好年头了。而活下来的准觉得自己还能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