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

都说人在做,天在看,但是好像就是人一直一直在做,天一直一直在看,但也不过就是看着。。。可,光看着有什么威力呢?是吧?

前天大提琴课被老师表扬了!说音准好了很多,咩嘿嘿嘿,看来多听多练还是有用的。话说我经常让shu看小红书上学琴时间和我差不多的成人拉琴,然后逼问他,快说快说!你老婆是不是比这些大人拉得好一点!!我觉得吧。。。一个东亚做题家一旦没有比较没有明确答案对与错的题目,就真的好难建立自信心啊,自己和自己比确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挺难

最近网上在说“松弛感”,有人羡慕别人有一种松弛感,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悖论。就是,如果我焦虑自己不松弛,我老是批评自己不松弛,那我显然就更不松弛了,而我一旦能接受自己的焦虑,觉得焦虑就焦虑着吧,反而就是一种松弛。与之相类似的就是接纳,接纳自己的每一个部分,包不包括接纳自己的“不接纳”,我就是嫌弃自己啊,就是不接纳自己啊,就是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好明明还可以做得更好啊,那么,如果我觉得嫌弃就嫌弃着吧,反而是接纳了“自己不能接纳自己”这个部分,反而更接纳了呢!我总觉得这个悖论里应该有点什么我还没有参透的哲理。。。虽然我还没想出来。。。但,核心思想仿佛就是,随便吧,就这么着吧~~~

前几天读完的英文小说是《tell me everything》,还可以的,虽然有一些部分确实有点我们一般刻板印象的那种调调,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是那种过目不忘的影响深刻
之前看过一种说法,认为强奸本质是只身体暴力,带给受害者的影响有相当部分是来自于某种社会压力或者社会标准,是社会性的,例如“她的人生就毁了”“今后怎么做人”之类。如果不考虑这些社会性的部分,那么强奸就和被歹徒暴揍了一顿差不多,虽然强奸和其他暴力犯罪一样,会令人产生强大的恐惧,不安全感,PTSD等等,但我一直强奸所带来的的影响在除去了所有社会性的部分,除去了所有加给女性贞操的意义之外的部分也仍然有非常独特的地方,但是这个地方究竟是什么我一直没有很清楚的想好

读完这本书,我忽然领悟了,那就是强奸是一个人把另一个人完全视之为物的行为,视之为工具,一个人的快乐就来源于另一个人的痛苦,会有一种自己是非人的感觉,完全没有主体性,这和被歹徒暴揍一顿抢走钱包可是太不一样了,毕竟抢钱是主要的快乐来源还是拿到钱
回到我们的刑法理论,其实也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刑法认为盗窃抢夺罪侵犯的法益是财产权,故意伤害罪侵犯的法益是身体健康权,而强奸罪和猥亵妇女侵犯的法益是妇女的性自主权,性自主权,其实也就是自主权,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立足点,吧?
虽然如此浅显的道理明白得如此晚似乎不值得一提,但,想明白一个一直也没有很明白的地方也还是值得高兴一下的

享誉麻瓜界的世界文学名著

昨天在魔药课微信群里,再次聊到Lariope,我们最喜欢的作者,我就跑去AO3翻她十多年前写的《second life》,看到底下的留言,还有不少今年新增加的留言,告诉Lariope这个故事给她带来的感动和温暖

其中看到一条中国小读者的留言,她说她第一次读到的是一个流传的翻译版(这个版本我也看过!),甚至她都不知道这篇文是从英文翻译来的,但是她很沉迷这个故事,她后来知道了这篇原来是Lariope的作品翻译而来,即使她拿着字典不断的查询,她依然觉得这篇作品原文很美妙,她非常高兴用英文读完了这篇文。
又翻到一条波兰小读者的留言,一条葡萄牙小读者的留言,都是从译本而来,都说more beautiful
这几条散落的留言看起来真的让人觉得很美好,完全没有功利色彩也不可能出版的同人写作,自发的各种语言的译本,汇聚而来世界各地的读者,真的有一种四海一家世界大同的美好

有人说“your writing, and this pairing, have been very importan to me for a long time, always proving a mental escape when I need one.”简直想握住这位小读者的手,说一句,俺也一样!

和小女巫聊Lariope,我觉得她的文里面,男主对女主有一种难得的敬重,比如说《现代高级魔药制作》里面,虽然故事可以说是一个魔法界的《廊桥遗梦》,但是我觉得比《廊桥遗梦》更好。故人意外重逢,俩人在酒吧聊天,半真半假半调侃半严肃的说到敏敏为什么选择进入魔法部工作,她说当时去魔法部的时候被魔法兄弟喷泉镇住了,觉得众生平等的喷泉和现实相比真是巨大的讽刺,她想要喷泉雕像所展示的场景真的能实现。但是没有说出口的是,其实人到中年的疲乏让敏敏自己都觉得这样的想法有点不合时宜的可笑。敏敏邀请ss去她家过圣诞节,一个魔法部长都来的巨大派对,ss给她的圣诞礼物是一个黄铜魔法兄弟喷泉的摆件,就是魔法部礼品商店里常见的那种,但是敏敏非常感动,按照原文就是,她感到自己终于被看见了
第一次读这篇文的时候,因为那时候我英文我看得半懂不懂的,还没有很深的感觉。但是后来,确实,我也被深深打动了,我似乎没有在其他文里看到过这个,这是一种鼓励一种安慰一种敬意,对于你本人的,尤其是和女性特质毫无关联的部分的一种看见
ss最后写信给敏敏,决定分开,一来是自己再也不愿意过一种背负秘密的隐秘的生活,他已经这样生活得太久太久,二来是他觉得一旦敏敏出轨被曝光,不仅仅是妻子和母亲这个身份的灾难,更重要的是她的理想她的事业就再无实现的可能
就怎么说呢,就很戳人啊,真的会被戳中啊!

《乱世佳人》里,白瑞德看到郝思嘉粗糙的手,非常心疼,觉得她怎么能受这样的苦,一定要让她过好日子,这当然也没错,但是其实白瑞德并没有觉得郝思嘉的顽强和地母一般的生命力是非常了不起值得赞叹的。众多言情小说/小说里的言情部分里双方的关系都是这样,男主有保护欲,心疼女主,爱护女主,女主也非常可爱,招人喜欢,是一朵解语花(?!)
但《second life》不同,这里面,ss看着她从女学生变成了一个战士,ss其实颇有一些欣赏和钦佩。话说不要说爱情了,我就没怎么看过文艺作品里,有哪个男的特别佩服某个女的
相对来说我喜欢令狐冲和任盈盈这一对,可能也就是因为他对她由敬重而来,两个人的理想又颇为一致,于是为追求一种理想而去吧,只是任盈盈的形象我觉得金庸塑造得并不十分好,某种程度上来说,仍然是令狐冲的reward
又记得《传奇办公室》里面,娜迪亚问纪尧姆那个一度和他在一起的俄罗斯姑娘是什么样的,纪尧姆说,她很勇敢,和你一样。这句话我真是过目不忘啊,再次的升华了我对纪尧姆的好感,他可是被女人的勇敢打动的男人啊

啊,以上这就是我最喜欢Lariope的地方,一个获得了mental escape的遥远的东方小读者的表白

夺取

昨天电视上新闻说“乌克兰军队准备夺取扎波罗热核电站啥啥机组等等”,我是真没听说过这个核电站,就问shu,这核电站在哪啊?他说好像在哪条河边,我说在乌克兰么?他说对的,在乌克兰,我说啊?!那怎么能叫夺取啊?!杨小恒和我说一起说,应该叫夺回?!
看吧,连小朋友都知道的道理,拿自己的东西,那叫拿回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才叫夺取,百度百科说,夺取的意思是“使用力量强行取得”。。。so。。。对于这种新闻报道,我也没啥可说的了

今天大提琴课很有收获,有的地方学了要练好久才能略有进步,但有的地方老师讲了一下子就立竿见影的变好听了一点,比如说这首《小步舞曲》是巴洛克时期的曲子, 那时候的的弦是羊肠弦,所以如果两个音是同一个音,往往要断开一点,不然就会听不出来,所以我们现在拉巴洛克时期的曲子,要体现这种风味,也要做到两个相同的音,这个地方稍微断开一点,就真的觉得效果不同了,仿佛立刻变精致了也!
包括重音符号怎么拉,当然能想象重音嘛,就是重一点啊,拉得用力一点啊,但实际上并不是,是有一个音头,也就是弓压要给足,压力很大,然后弓子一推/拉,劲儿立刻就松开,但是这个时候弓子也不能失去控制,是恢复成正常的弓压,就这么一来,确实就变清晰了,音乐一下子精神了的感觉!

这两天中文书在读《女鼓手》,英文书在读《Tell Me Everything》,《女鼓手》我还没看到迷人处,而《Tell Me Everything》里面有个地方非常好笑,女主人公因为练空手道受伤了,认识了一个热爱针灸啊按摩啊草药啊的男子,然后俩人在谈朋友,女主人公是私人侦探,某天在电脑上看照片,这个男的看到了,瞄了一眼说“这人眉毛之间有这种生气的纹路,应该是肝不好”,我觉得真是很传神很懂行啊
生气,它伤肝呐~~

最近听了一些医院的故事,一些警察的故事,就觉得,搞不好了。。。真的。。。搞不好了

又以及,最近发现有一个kinky居然是“praise”,这么。。。缺夸奖的么?!当然这种“praise”一般特指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那款
但是普通的表扬来说,我觉得“You are so beautiful”,以及各种各样具体的beautiful在中文小黄文届非常缺乏,而在我看到的英文小黄文届,几乎就是标配了,继续叹口气

间谍小说的迷人之处及其他

一直以来很喜欢间谍小说,但也没有去细想,间谍小说里最迷人的地方究竟是什么,直到前两天看了一篇《军官与间谍》的作者的访谈,他说“我的主人公一般都是体制内的局外人,虽然身处体制之中,但是与其格格不入。”
我突然间就明白了间谍小说于我,最迷人的地方就是人物既融入又疏离,内心总有一个需要守护的不为人知的地方,人物熟悉社会规则,和人相处毫无问题,可以融入环境,看起来和大家差不多,但未必见得真的认同通行的社会规则,对一般认为的人生赢家的那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很大兴趣。可以说是孤独,但并不是离群索居式的孤独。我喜欢《图灵传》正是这样描述图灵的“在他们的头颅中,都有那么几立方厘米,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而且要不惜一切代价,抵御外部世界的入侵。”
这就是间谍小说的迷人之处,啊!一个人有另一个不为身边大多数人知的世界

前两天听了一个播客,也很有意思,讲的是性与政治。其中提到《窃听风暴》和《色戒》。《窃听风暴》是我很喜欢的电影,我觉得其中主要想说的是,经验/感受大于理论,代入一个人,体会他之所想他之所感,是有力量的。秘密警察之所以能被改变,是因为他是理论的,他并不投机,只是他是书本上得到的干枯的理论,在经验/感受前面所有的理论黯然无光
有人说这部片子是典型的男性的成长,因为秘密警察的第一次转变发生在窃听作家(也就是秘密警察某种程度上代入了自己)的女朋友被性侵,而他彻底的转变大概发生在女朋友意外死亡的时候。然后我就在想无数多文艺作品里,男性的成长都发生在某个重要的女性死亡之后
《柏林谍影》里,男主角未必对丽兹怀着很深的爱情,但丽兹是一个符号,就是他内心里真正属于自己的部分的符号,连这一部分也被算计了的话,就。。。彻底幻灭了。
就连《哈利波特》里,在SS的转变中,Lily的死亡显然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甚至老邓都是因为妹妹的死让他避免走上岔路。
小女巫说《大江大河》里,宋运萍的死对宋运辉的成长也是一块里程牌
就,啊!好没劲啊!

然后就想到,我们女的在文艺作品里怎么成长呢?颇为悲哀的发现我们女的,在文艺作品里基本不成长,按照小女巫的话说,就是只是忍受。。。如果说成长,我觉得《飘》和《第一炉香》算是俩吧?
虽然《第一炉香》里葛薇龙的成长,或者说《色戒》里王佳芝的成长,和众多男性的成长完全不一样,成长对于她们,是她们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为自己做选择,这个选择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的选择,但是以自己的意志作出自己的选择,我觉得已经就是一大步了。
如果说男的成长,是站在地平线上,A是正义B是邪恶,在懵懵懂懂之间咔嚓,成长了,选择了A正义,但是女的不是这样的,女的可能是在地下,A是服从别人/社会B是自己选,只要选了B,就很成长了。
如果我们把成长定义为上述内容,接下去的一个问题是,文学作品里女性成长的契机是什么,我想来想去,就这《飘》和《色戒》而言,在意识到自己其实没有任何依靠,根本没有家的时候

如果说这前后间谍小说和女性角色的成长有什么关联的话,我觉得可能就是,相当多女的都是在扮演一个社会化得很好的角色而已

仿佛自己是个超人

本周总算过半,大致节奏是周一上午下午开庭,晚上回来还上了一节大提琴课,周二上午开庭,开完去高铁,晚上到西安,周三上午西安开庭,下午在高铁站开了一个在线调解庭,然后上车,头疼得要命,在没有散列通的情况下,还在路上写了一个律师函,一个质证意见,改了俩合同,报审了一个文书,晚上九点半到上海,周四上午进律所干活寄快递,下午开庭

周二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想着明天去吃点啥,越看越饿,结果第二天热得很,好像也没什么特别想吃了,只吃了一个腊汁肉夹馍配了一杯桂花稠酒,外加买了一盒绿豆酥饼带回家,
并没有很想吃地方特色,并没有想去玩,我只想快点回家洗个热水澡,躺在自己的床上,非常无趣。。。
坐在火车上,想,如果可以,现在想吃什么呢,居然想来想去还是想吃一碗小馄饨或者葱油配冬瓜干贝粉汤,汤汤水水爱好者啊我

高铁上有乘务员说,请不吃东西的乘客戴好口罩,所以我们一定是和病毒商量好了,吃东西的时候不能攻击的哟!

西安往返的时候在高铁上读了大半本《军官与间谍》,基本就是为了这次出门准备的愉快读物,昨天晚上在自家床上读完了最后一部分,好看的!有通俗小说一切的要素,而且还是真实的故事!会想到郑小悠的《清代的案与刑》,人情罗网官官相护什么的,案件本身虽然重要但也没那么重要
上校并非对德雷福斯有什么特别感情,就是看不得自己服务半生的军队是这个鬼样子,看不得所有人都为了更伟大的利益去了一件明明就是错误的事情,也正因为如此,更觉得令人钦佩。结尾非常令人诧异,算是两个很轴的人?但不很轴应该也走不到现在吧?我也会突然理解为什么罗琳阿姨觉得勇气是最珍贵的品质,我们天朝人民容易理解斯莱特林的为了目标隐忍、计谋、曲线,但如果没有最后直面的勇气/勇敢,这些就永远在暗处,也永远不会有正面意义了

唱歌来解忧愁,歌声是真温柔

前两天读完了《俗女养成记》,很薄的一本,读起来飞快,我觉得算是今年读得蛮惊喜的小书,豆瓣的内容简介说是“以清爽利落的文字写一个台南普通女孩的成长故事:与阿嬷的趣味日常、中药房里跟屁虫的生活、学钢琴、午后一个人的科学实验、爱的教育、女性意识初启蒙,还有孩童的内心小剧场等等。”
对,内容大致就是以上这些,文风我很喜欢,流畅自然不做作,体谅但并非没有自己的意见,豆瓣上写童年的生活的人不少,我看到有人评说是“豆瓣农家乐”,刻薄但是没错,是劣质版汪曾祺+语文课作文的混合体。但是这本书一点没有这种感觉,完全没有矫饰,视角非常平,既没有比观察对象高也没有比观察对象低,而且是用的“我”的眼睛,“我”并不是一个人设,而是一个主体

我的大提琴在铃木第二册结束之后,在快速的一组十六分音符处暴露了技术不够,又回到了王连三练习曲,不知道等再次回到曲子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又上一个台阶

最近业务不行,和同事聊,她说还是要遵守这个社会的规则,你要显得很成功,才会有人付钱给你,让你告诉他/她成功之道,我觉得甚是有理,虽然我一直不喜欢这种评价体系,我觉得大家天天量化来量化去很没意思,但社会规则又没什么难懂的,就是要搞生产工具以便生产嘛,四舍五入约等于食死徒的面具或者卢修斯的龙头拐杖咯,于是我就去买了个包!!
周日拎着新包+裙子+陆正送的口红去谈事情,我觉得自己可真好看啊,在评价体系里闪闪发光呢,往看起来很时髦的路上前进了一丢丢~~~耶!

my favorite things

周六天很蓝很蓝,云大朵大朵的,很美,好像热带小岛上的天空,我们三个人去出门散步,路上说到《音乐之声》里面那首“my favorite things”,说“Raindrops on roses and whiskers on kittens……When the dog bites, when the bee stings When I’m feeling sad I simply remember my favorite things”
我说,那我们也来说说自己自己的favorite things吧!每人说三个,杨小恒先来,她立刻说“爸爸做的奥尔良烤翅”,我说你可以说得细致一点呀,有一个场景,比如说烤成什么样的鸡翅,装在一个什么样的盘子里之类的?她就,接着说“烤成什么样,装在哪都行,只要是爸爸做的奥尔良烤翅就行”
这位小同学真是重视实质的人啊!
然后,这位小同学剩下的favorite things是煎牛排、黑胡椒烤鸡。。。真是非常。。。单纯,啊

前两天在拉《两个掷弹兵》,杨小恒跑进来说,真好听,好开心啊我!这位小同学第一次主动的说好听,而不是我问她,好不好听好不好听的时候,她说“好听哆好听哆”这种标准的敷衍答案,所以要记一笔!

昨天看新闻,说上海马戏城的常规演出要恢复了,大家都在做准备,有个节目大概是某个人和某些鸽子跳舞,然后受访的舞者说,她的鸽子们停了3个月,都不太想飞了,啊!!鸽子也不想上班啊。。。

读完了《代号“锯齿”——二战王牌双面间谍查普曼传奇》,还挺好看的,但也不算看得起劲得不得了,纯粹的手不释卷的快乐好像有一阵子没得到了
说起来《泰晤士报》还真是有原则啊!又说起来,挪威姑娘对情人的承诺真的是一诺千金啊!又又说起来,我觉得英国情报机关的故事比较好看,因为他们确实一个成熟的情报机关

看了《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还可以,虽然确实非常工整就是了,看了这样的故事之后,除了觉得“松弛的生活好难啊”,之外就是觉得啊,男女是没办法调换的,在荞麦的投稿里经常会看到有人评论说,性别互相,就是个渣男,不是的,很多时候性别是没办法互换的,是不能够这么互换了之后来看待或者评判一件事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

不,没有,水冷得很
前两天做梦梦到没有业务,非常非常焦虑(这也不是梦啦,这根本就是实际情况),我妈还非常嫌弃我,觉得我赚不到钱,然后在梦里我就和她争论了几句,就大哭起来,眼泪像动画片里一样彪出来,外加喘不过气来,然后我就醒了,躺在枕头上一阵恍惚
一个朋友问我说最近怎么样,我说十分崎岖,他非常开心的说,来来来,说一说!我说好像也不能说崎岖,毕竟几乎没新案子,也谈不上做案子做得崎岖,问他说,你怎么样,他说开了一个全风险代理的庭,眼看着要输,谈了一家顾问单位,没谈下来,所以,虽然没休息,但依然没钱。。。
他和一个之前业务很好的家事团队关系不错,我问他人家怎么样,他说他们也是一塌糊涂,我很惊讶,说我以为唯一好的就是家事团队了呢,毕竟疫情关在家这么久,应该很多人想离婚的吧!他说他之前也这么以为,但是实际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聊下来,大家是觉得一方面没钱付律师费,另一方面觉得市面萧条了,离婚了生活不稳定性更高,还是先凑合着吧
shu说,形势不好的话,首先受影响的大概就是服务业吧,毕竟服务业是使得大家更轻松的,是弹性很大的需求,而不是刚性需求。。。叹口气

不能堂食的城市没什么意思,偷偷的,像搞地下工作一样堂食也丝毫没有意思,体体面面坐下来,窗明几净灯光璀璨的体体面面吃餐饭才是堂食的基本要义,我们要吃的不仅仅是那个食物,而是那个好好生活的氛围
堂食搞小餐馆也倒了一批又一批,但,又怎样?!走掉的人就走掉了,总有源源不断的新人要涌进这个城市,关掉的小餐馆就关掉了,总有新人要带着新钱再开新店,这个城市依然是本国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所以完全无所谓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根本无需尊重每一个人/每一家店
进每一家店都要扫码,走过的小店好像也有点兴趣,本来可以进去晃一圈的,也就不去了,扫码倒也不是觉得非常麻烦,而是一种厌恶和扫兴,如果手都伸得那么长了,如果个人的隐私丝毫没有得到尊重,big brother都这么明晃晃的watching you,那就算了吧,不要搞了吧。。。

周末在读《the sisters grimm》的第一本,目前读了20%吧,还挺有意思的,就是那种胡扯八道的童话动画片风,不怎么用动脑筋,非常有画面感,感觉不太红?感觉似乎比Percy Jackson更有意思一点
还读了《The Dictionary of Lost Words》的一个开头,amazon上评价蛮好的,但可能我只看了开头?比较模式化?或者说畅销小说化?而且我不太喜欢故事的开头部分就颇有一些,写出来就告诉你,“我是金句”的文,显得傻乎乎的。。。

周末热得要命,空调稍微关一会就就发现练琴练得手臂都是烫的,和shu说,我每次练琴都觉得非常高兴,从来没有任何一次练琴是觉得,虽然我现在不太想练但好像应该练一下才练的,而是每次都还挺想练的,这个玩具除了贵/上课贵以外,真是没有任何缺点啊!

《the rose code》

废寝忘食的读完了这本书,非常合格的通俗小说,大致故事是三位出身背景完全不同的姑娘在布莱切利庄园一起工作,彼此的羁绊和各自的爱恨情仇
作者的后记里提到的三位姑娘的原型和其中一些人物的故事,读完之后我又去找了一部讲布莱切利的纪录片和看了一晚上wiki

真没有想到,布莱切利陆陆续续有过8000+位女性工作者,占了全部员工的75%+
我觉得布莱切利算是某种伊甸园(“it was in many ways a haven of acceptance”),很多女员工(虽然大部分从事辅助性工作)、女性的价值相对被看重、开放,自由,接纳,而且在很多方面都很随随便便
那部叫做《Timewatch – Code-Breakers: Bletchley Park’s Lost Heroes》的纪录片里面说,People worked at Bletchley were unemployable by German lights. There were gays like Turing; Jews; totally disorganised academics, ppl who were brilliant but practically dysfunctional. They just did not fit into the Nazi ethos.
非常对,法西斯/集权就是不行,整齐划一是没有前途的,在整齐划一里想要搞创新这种事情尤其不可能,根本不可能出成果
顺便,为什么布莱切利这么多年都没有泄密,甚至德国人都根本不知道有这个地方存在,我觉得就是因为这里都是科学怪人和女人

《the rose code》里面有一个科学怪人是个小姑娘,这个小姑娘的同事和她抱怨,说每次他出门都会被冷眼,说你个大男人居然不去当兵不去前线,他儿子也各种被小朋友霸凌,说他爹是懦夫,然后他就说,你们女人就好了,根本没有人觉得你们应该上线前诶,这个小姑娘说,但没有战争我根本不可能有工作,而且我们做着一样活,我工资还比你低那么多,他同事就不好意思了。。。对,也不能说的你们男的烦恼不是烦恼,但相比之下,他们的烦恼确实是马斯诺需求层次里更上层的烦恼

《Timewatch – Code-Breakers》这部片子里讲的是一个数学家,一个工程师,数学家后来去了加拿大任教,其实对这么多年来不能讲自己的贡献颇有些忿忿,我觉得他去加拿大多多少少也是觉得没意思,祖国也没给过他承认;但是工程师,出身伦敦贫民区,考上大学也没钱读,最后读了个夜校,在同样保守秘密的日子里,他好像就更活的更平静很多

然后我和shu讨论,如果能选的话,到底是1)选作出了足以名垂千史的成绩,但是必须保密,当然因为活的够长,所以到了70岁(比如),才能讲出来更好,还是2)过着普通的有点小成就没有秘密的中产阶级生活更好?
讨论的结果是,我们认为,这得取决于本来你能干啥,比如说片子里的数学家,本来就能成为大学教授,可能也会在行业内作出颇有赞誉的成绩那可能就会选2),但片子里的工程师,本来就是一个电信局的工程师,还因为平民窟口音一直被嘲笑,可能以后就是个擅于修机器的老师傅,那可能就会选1)

《the rose code》借着某一位主人公的口说,她想念布莱切利,作者又在后记里说“…but it was still a place where women’s voices were valued, and many missed its camaraderie and purpose once the war was over”
wiki里面说,绝大多数女性离开布莱切利之后就结了婚,不再工作,但是对她们的采访,很多人都说她们享受那段时光
就,怎么说呢,想再次感叹的就是,确实女的就比较惨

说实话,我一直很想当个科学怪人,但是自己知道智商很不够,前两天娃的二年级奥数题,有一道巧算(246+462+624-888),我就根本没有懂这东西怎么可能巧算啊?!然后就拿去给shu看,他一眼就看出来了。。。深深的叹口气。。。再次证明这辈子也当不了科学怪人了。。。要当,可能也只能当个怪人了

搵食

忽然5月30日下午就收到律所邮件,6月1日复工
本来以为可以起码再过两天快乐无边的生活,结果嗖的一下紧箍咒就戴起来了,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不开心,哼哼唧唧
怎么说呢,我觉得缺乏对人最基本的尊重,说封就封,一封就是两个月,然后说开就开,我们大家都是水龙头对吧?昨晚上听说有人各种庆祝零点解封,搞得和过年一样,我觉得。。。好贱啊!
但,反正要开始搵食了,焦虑感就又回来了
说起来不焦虑的时候不要说白头发少了,身体更匀称,会积极主动锻炼身体,甚至都不怎么想吃零食和甜点,所以再一次证明了。。。焦虑使人不健康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

这两天在读《the rose code》,读了一半多,看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跑去找剧透,居然在小红书上看到剧透,然后发现是happy ending,就放心慢慢往下看。这本书有些地方颇为感人,虽然不是那种出其不意的感人,而是那种顺理成章的感人,也有的地方也会觉得俗套,但总体来说还挺好看,amazon上有评论说太长了,完全看不下去,我觉得倒还好诶,可能是很久没有看这么传统小说的小说了,是武侠小说式的好看,还挺合适我,说起来阅读带来的单纯的快乐其实也没有那么获得

昨天正好看一个帖子《115 Best Young Adult Books of All Time》,里面还有一个小测试,说根据你的测试结果,推荐适合你的YA小说,我就去试了一下,结果居然推荐给我的几本都是“自我发现”,“与你周围的大多数人不同意味着什么”的男生出柜小说。。。喂,这个测试,你究竟对我有什么误解啊?!

今天看到amazon官方说停止服务中国大陆了,连设备也停止销售了,啊。。。想起来12年前shu送给我的K3,斥巨资代购的圣诞节礼物,还有皮套上可以抽出的小小的灯,实在是太太太幸福了,应该算是收到过的最好的礼物了,12年后,居然kindle大概又要代购了,非常非常伤感,因为觉得世界人民或者世界潮流又一次离我们更远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