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以及其他

周末看了一个82年的《理发师陶德》,这个故事演出来比单纯看梗概吓人得多,几乎把我吓着了。。。确实觉得陶德和洛维特夫人演得都很传神,但是,这些唱段实在是太太太没啥起伏了,根本就没个调啊
看完隐约觉得里面的音乐有一些特别之处,去搜音乐分析,发现全剧都用了很多很多《Dies Irae》的曲调以及曲调的变体,这个旋律里的音程关系都很近,没有超过大三度的音程,所以真的听起来非常叨叨念。。。好像念经啊!
又看了一些Dies Irae的介绍,这个旋律片段真的是被引用十分十分十分十分广泛啊,所以懂行的人一听到这几个音符大概就会知道是关于死亡啦,复仇啦什么的。。。忽然发现,所以在旋律界也有典故啊?!就和我们诗词的固定意向差不多,比如说柳树啊长亭,自然就是离别送别,比如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里面的典故。。。

我这么不懂英文的人,都能觉得桑德海姆真的是押韵狂人,非常非常喜欢押韵,然后看到一段分析说,陶德给他的剃刀唱情歌的那一段,用了很多s、th,f,这样的词,比如说these/friend/see/glisten/this/shine/smiles/faithful/whisper等等,这些词的发音就比较柔和,我觉得是因为比较在舌尖,有更多气,或者说更多嘶嘶嘶的声音(?)听起来就比较容易营造一种亲密的氛围
我之前一直以为,只有中文才讲究发音,比如说“璀璨”听起来就有一种细碎的感觉,而“铿锵”听起来就比较。。。铿锵。。。以及,我小时候就觉得,女生的名字不能两个后鼻音连用,会显得很笨重,言情小说里姓林、姓苏颇为常见,一则是字型比较美,二则是读音比较脆生生或者说比较灵巧
看来确实发音和呈现效果是有关联的!看来人类的本能就是会对所使用的语言和音乐作出联系的!

还有一些分析还桑德海姆的词和曲调的走向,这个我之前在音乐家的无聊人生分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里也看到过,就比如说一个全曲的最高点所对应的也是歌词的最高点,或者歌词的情感不断往下走,旋律也不断往下走之类
但是,我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虽然无论从作词作曲上来分析,桑德海姆都做得很高级分析起来也很高级,可是,我还是觉得不太好听啊!这部戏是很规整,但是没有他自己的《into the woods》好听,我觉得。。。韦伯虽然屡被吐槽,可是就是比较好听一点诶,以及《悲惨世界》也很好听。。。可能我目前还是只能欣赏这种流行曲目吧。。。又以及,我看了一个知乎问答,我突然间有点get了为什么我没有那么喜欢桑德海姆,可能因为他的戏没有一种热情/激情吧,就是没有什么煽动性,不太挑动情绪,固然可以赏玩,也能在理智上觉得很高级,可是我看戏,还是想看一点能引起情绪的东西,让我被戳中,让我在情感上有波动

以及,还看了一个讲Harold Prince的纪录片,Harold Prince是很厉害,2012年的《Evita》和他导演的《Evita》感觉简直不是一个东西,我要找他的版本再看一次。上周看2012《Evita》的时候一直觉得舞台不太行,在舞台上打出一个二楼,有点像骑楼,感觉颇为东南亚,并没有多好看,看了一些他的原版的片段,觉得这才是我想象中的《Evita》,在B站上找到一个很糊的版本,准备看一看。。。以及提到《剧院魅影》,他很为转场得意,而我确实也觉得剧院魅影的几个转场非常非常精彩
但是,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无论是看采访的人还是看工作的片段,我觉得音乐剧领域还是十分的。。。白男。。。当然其实各种广大的文艺领域都非常男。。。AO3也好,播客也好比较女还是因为,这个东西比较容易一个人开展,而音乐剧和众多舞台剧,在艺术之余,更是一个需要广泛协调各种资源的大型项目,所以顽强的很男。。。

剪裁的技术及其他

周六shu不知道为啥投了屏25周年的《剧院魅影》,我居然又看了一遍,这一遍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情况,舞台剧的摄像是有问题的!!因为镜头会选择给你看啥不看啥,而且总给特写就看着看觉得很受束缚。尤其是《剧院魅影》这样丰富的剧里面,其实镜头之外的群演也有很丰富的东西,即使都是主角,俩人也都各自有动作。所以看演出的时候观众更自由,可以看自己想看的东西。所以我看剧的时候即使位子不太好,也不喜欢用望远镜,因为会破坏舞台节奏,虽然是可以看到演员的表情,但是看不到身段了,也看不太到其他演员,而望远镜起码还是自己选的,但剧场录像就全靠剪辑和摄像人对剧情和看点的判断了。。。
之前看戏曲舞台录像的时候我没有过这种感慨,可能是戏曲的群演就只是龙套而已,主要就是看角儿,看点非常集中。。。
顺便,我觉得25周年版的观感倒不如这次巡演版,倒不是我对JR有滤镜,而是有一些的小的编排和细节,让我觉得巡演版故事更圆吧,在豆瓣上查了一下,似乎25周年版的版本确实与Original又有一些小不同?

这两天看了两部音乐剧的视频,《Evita》和《wicked》,看视频也没有挑卡司的条件,首选是有中文字幕版,总要先看懂再说
比较喜欢《Evita》,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真的借鉴了《Evita》很多!比如《Evita》里面的che是一个实体化的画外音和偶尔和Evita互动的虚拟角色,鲁契尼和死神,基本就是che的一拆二版本,比如对Evita描述的摇摆,一会切入一会抽离,一会以她的口吻一会以旁观者的口吻,《伊丽莎白》里面对sisi的表现也是非常类似,除了著名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Evita》里面也还有其他有几首歌都还挺好听的

《wicked》我觉得不是特别喜欢,虽然看的是一个偷拍的视频,但是能想象舞台还是很炫酷的,也有一些可爱的小地方,但可能我觉得人物关系还是太生硬了,而且政治隐喻过于cliche,在天朝的我看来,傻乎乎的,没有更细腻更微妙的东西

周日晚上去听了穆洛娃的独奏音乐会,很早以前买的票,差点都要忘记了,同样是在上海音乐厅,但比上次布雷查兹的钢琴好多了!
我稍微刷了一下小红书,大家的评论也都蛮好的,所以啊,演出有没有诚意实在不难区别
去这场主要是因为曲目比较喜欢,勃拉姆斯的两首奏鸣曲+舒伯特,还有两首现代作品,现代作品我不太懂,更可怕的是,因为是两首不间断演奏,中间没有鼓掌环节,我甚至都没听出来哪里开始换了一首曲子。。。啊。。。可怕
下半场的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和舒伯特非常好听,尤其是勃拉姆斯第二乐章中间的一段双音,非常自然饱满。我觉得穆洛娃的风格,总体来说就连贯均匀,是一个很清丽端正的美人儿,非常自然,不甜不媚不浓郁不冷峻不华丽不过分丝滑,但是很精准,虽然我毫无听音准的能力,但是就是莫名其妙觉得音特别准,可能是因为整个空间里充满着自然的共鸣吧?
总体来说还是挺喜欢这种风格的呢,回来路上找了一个穆洛娃的勃小协来听,啊,好听!

昨天和表姐聊天她去看《巴黎圣母院》,我说,《剧院魅影》明年初巡演到广州,可以去看看,很不错。我说,我当时看完立刻就闲鱼了之后的票,带shu和娃去看了一次呢
啊,不仅有效说明了戏好看,而且还让一个关心家庭的中年妇女形象跃然微信上。。。
但是,我没有说的是,之后,我沉迷于JR的美貌和舞台感觉,又买了五张票,自己去看了五次,而且还远赴苏州去了三回看了两回。。。后半段故事一说,就是一个贪图享乐的追星妇女了。。。这就是。。。剪裁的技术啊

再听依然美丽

虽然周日的演出已经过去好几天,但回想还是觉得兴奋,话说想想自己可是看了上海首场+苏州大末的高级观众,基本就是完完整整的一个圆,啊!
如果说10月8日看完演出的快乐是非常好的演出和第一次SD的快乐组成,SD拿到签名和影也颇占了一些比例,那么11月3日的快乐就完完全全是演出本身带来的,我从来不知道一场演出可以这么令人兴奋,兴奋可以持续这么久

而且那天偷偷录了风衣,今天翻出来听了几段,听录音的时候忍不住再次感叹,啊,太美丽!

shu给我搞了一个苹果自己的音乐APP,音质比QQ音乐确实要更好很多,第一次在耳机里听到《悲惨世界》最后一首,艾潘妮的声音一起来,轻轻的衬着芳汀的声音的时候,这两个人的和声真的立刻让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直冲头顶。。。我觉得人声的魅力就是无敌啊

在苏州读了大半本《灵魂骑士》,还没读完,觉得似乎还不错,去翻了一下豆瓣评论,有人不屑的表示一本奇幻小说,以刚刚做了外祖母的中老年妇女作为主角,无甚吸引力。可是,这女主角正好40岁,不过是因为在古代(?)结婚生娃早而已。。。以及,该女主依然在碰到风度翩翩的男子时颇为荡漾。。。确实,40岁,实在还很年轻啊,我再过3年也就要40了诶
我觉得这本书有很多小细节很有意思,一看就是我们女的写的,第一句印象很深的话,就是开篇不久,作者写到“路是给年轻男人走的,不是为中年女人而修。那失去父母的穷苦男孩打点行囊,上路去追寻他的梦想……成千上万个故事就是这么开始的。她既不穷苦,也不是男孩,而且生生死死已经弄得她心中不存一丝梦想。不过,而今我是一个孤儿,难道这还不足使我够格吗?”看得我笑出来。。。

Would the things I’ve said and done matter any more

我上次去上课,老师说,乐感其实是左手,是靠左手抬落指的时间差来体现的,我觉得非常非常有道理!!
左手抬落指的时间差,就是王识君的钢琴课里说的timing,假设是一个平稳的连弓,是一小节四拍,某个小节谱面是1234,1234各一拍,设定的乐曲速度是一分钟60下,那么理论上1234,每个音持续的时间是1秒钟,比如说是A弦第一把位,中指按2,然后一秒钟之后小指按2,一秒钟之后,换四把位食指按3,但抬落指需要时间,不可能12无缝切换,尤其换把,更不可能23无缝切换,那么什么时候换,中间的空隙是留给2还是留给3?是让2不足一秒还是让3不足一秒,当然还包括右手的配合,左手在换把的时候右手在干嘛,是傻等着还是右手做点什么,这个地方的把握就是乐感,如果乐感舒服,就是结合了乐曲的句子,把空隙留在了最舒服的地方,除了不得不存在的空隙,甚至还会人为的抻一下,或者是赶一下,不破坏节奏,基本还是一拍一秒,但是可能就抻了这一丢丢丢丢,1:1:1:1小节,可能变成1.01秒:0.99秒:1:1,那么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老师的这个说法和我听歌/音乐的感觉,特别吻合,timing和空隙真的是灵魂
这篇日志,标题是音乐剧《Jesus Christ Superstar》Gethsemane里的一句,这首非常好听,大意是耶稣问上帝,为什么一定要我去死,为什么要赐我毒酒,我死了究竟会怎么样,你为什么如此要求我,我不一定能做到,我做到了,又真的会怎么样呢?好了,趁我没改主意,我喝等等
按照kimi(AI)的说法,“它描绘了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的挣扎和恐惧,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和痛苦。耶稣向上帝祈求免除即将到来的痛苦,表达了他对命运的质疑和对上帝意志的困惑。展现了耶稣的人性和神性的冲突,以及他在面对极端痛苦和牺牲时的脆弱和恐惧。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张力,包括绝望、疑惑、勇气和最终的接受”这种说法我觉得大致是准确的

这首歌,我本来没有很特别的感觉,然后上次听了一个steven barton的版本,谈不上是很正式演出的版本,有人说是小型演出有人说是排练/练习的录音,我也搞不清楚,但是真的很惊人的好听。
印象最最深的两句是,“I want to see I want to see my God Why I should die”,这个“why”的地方有一点点哭腔,或者哽咽的效果,就是一连串I want to see / I want to know之后,终于问出来,这是为什么啊?
但更惊人的是“Would the things I’ve said and done matter any more”里面的matter,他是在done后面稍微停了一点点点,吸气,然后出来matter,这个停顿/气口非常有灵魂,听感上会觉得心跳都漏一拍,一口气悬置着,然后倾泻而下
然后我就去听了至少四五个版本的Gethsemane,除了steven barton我特别喜欢之外,总体来说还有点喜欢 Glen Carter的版本,以及确实有不止一个版本在matter这里做了一些处理,有的是加重,有的是加花,当然也有就和其他单词一样带过的,从处理上来看,我觉得不止一个人认为这个地方是个重点可以搞点啥,从效果来看,我觉得steven barton的版本,这个气口特别妙

想到我听过得有800遍的舒伯特即兴曲op90(D899)no3,我特别喜欢的阿什肯纳齐的版本,最喜欢其实也是一分多钟的地方,有一个句子是在句子当中的地方一点点停顿,然后出来下一个音,这种悬置,如果用得好,会特别显得感情饱满。。。经常有搞得很玄学的东西说乐感是呼吸什么的,从技术上来说,呼吸就是决定了空隙/转换点的位置以及重音的位置,我觉得这俩就是乐感的关键。

啊,brahms的奏鸣曲好难啊!然而,我明天又可以去上课了,开心!以及,上次老师说,师说我音乐的感觉和音乐审美都挺好的,就是手限制了我,虽然可能前半句是客气,后半句才是重点,但!还是有点开心呢~~~嘿嘿嘿,被老师表扬就是开心啊!

高浓缩状态

也不知道为什么,周末两天又和shu看了一遍《悲惨世界》10周年演唱会,这个已经是我第4次也不知道第5次看了,还是觉得很好,连shu都感叹,真是太上头了!
又完整看了一遍05版的《伊丽莎白》,看了几段steven barton的吸血鬼之舞和“all I ask of you”
就,很迷醉,整个人处于一种略亢奋的状态,我觉得舞台剧这种东西就是要带给观众一种高浓缩的精神状态,与之相比,任何流行歌曲都显得非常清汤寡水
看到有人一场一场看同一出戏,其实也是能理解的,就是但愿长醉不愿醒嘛。。。毕竟看完这种就是要充分调动你的所有情绪、所有精神,所有过往和想象的戏,体会到一种为你量身定制的浓度很高的感情体验,再重回日常生活,就不免觉得一阵失落

今天在地铁上听了一下Thomas Borchert的贪欲,我觉得是另外一种演绎,就是有一种剥离感,就是告诉你,我伯爵本人就是在演戏,我不过是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来诱惑人类。。。我觉得其实也是一种有说服力的演绎
但是,论起来我肯定更喜欢恨天怨地生大气的steven barton,说起往昔的猎物/受害者,就是明确的俱往矣的感觉,但后半段有一种真正的痛苦在里面,是一种自厌一种对自己的嫌弃。。。而且如果伯爵的痛苦也是虚无的,是假的,整部戏就太虚无了一点

B站上还有一个10周年《悲惨世界》沙威演员的访谈,每一个词的咬字和重音,每一个句子的情感走向都是经过琢磨的,试过不同的方式,也还展示了其他的方式,比如说这样那样,但是后来觉得应该这样,经过反复琢磨和充分安排最后呈现在舞台上,自然是非常非常浓缩的

我看微博上有个昆曲爱好者,说她老师说,“演戏最重要的是让观众有代入感,不要单纯以为你在台上跟台上的演员演对手戏,台上演员之间都是假的,因为人家也在“演”,跟观众之间建立情感交流才是目的,观众才是真正的对手”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和我感受到的非常摄人心魄的演出很一致。就比如说马吕斯轻轻搂着艾潘妮唱“A Little Fall Of Rain”,俩人的互动真是看着温情+心酸到爆炸,但其实真正的目标,是台下的观众,是为了把你吸进来,把你固定在座位上,为了让你久久不能平静,为了让作为观众的你感觉到温情+心酸到爆炸,让你本人感觉到一颗心满溢了各种情感。。。所以,看完一场精神完全被调动的戏,会让人回到日常生活的时候一阵失落,因为生活中不太可能有如此浓度高的情感体验

顺便,我和shu都觉得25周年版的《悲惨世界》音乐会就很不行,就怎么说呢,我俩简直就是九斤老太,还觉得79版的电视剧《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比2011年的电影版好太多。。。
又顺便,听多了之后,会有一些小地方,觉得特别可爱,会特别喜欢一些演员在某些句子里的单词发音,比如说,ABC酒馆那一段, Michael Ball唱“she’s not there”,there是一个带花的小腔,颇为荡漾,Michael Maguire唱“don’t count at all”,at all的发音方式,特别干脆立断,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感觉等等,啊,回味无穷,啊,上头

又,我觉得发音和呈现效果确实是有联系的,比如说著名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第一次剧中唱是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Singing the song of angry men?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will not be slaves again! 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在全剧末尾唱的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Lost in the valley of the night It is the music of a people Who are climbing to the light For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here is a flame that never dies”
两者旋律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其实听感不太一样,特别是最后两句“When the beating of your heart Echoes the beating of the drums”和“For 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There is a flame that never dies”相比,前者的两个beating听上去是更硬,更有气势得多。。。同时也可能是前者音节没有后者多,所以后者就有一种更和缓的更碎的效果

鸡油菌不行

青头菌也不行,反正,世界上最好吃的还是牛肝菌!!!
在闲鱼上淘来淘去淘来淘去淘来淘去,终于找到3张连号还原价出的票,准备9月和shu以及杨小恒再去看一次《剧院魅影》,希望他俩也能喜欢
话说听完音乐会,比如说上次大提琴卡普松,很开心,或者几年前看完温宇航的《玉簪记》也非常喜欢,甚至今天都还会回味那场戏的美妙,但是并没有希望shu也能一起去看,但是看《剧院魅影》的时候,才到中场,我就想,好希望分享给他一起来看啊!
可能,这样的音乐剧就比较接近吃大餐,去高级餐厅的,很容易分享的快乐

上周每天晚上练好琴,和shu看一集古老的电视剧《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快乐
还可以看《史迈利的人马》,快乐
明天又可以上课见老师了,快乐
话说,如果能开始学一首新的曲子就好了

昨天在路上又听了一遍Gregor Piatigorsky的德沃夏克,Eugene Ormandy指挥的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协奏,啊,德沃夏克里面我似乎没有听过比这个更好的乐队了,非常有精神头,和德沃夏克特别配

小咏叹调

巴赫的小咏叹调,是很久以前学的曲子,想要搞得更好一点,一开始是找小红书上比较喜欢的版本模仿,后来想,咦,大佬有没有拉过?也听了几个版本,听下来非常喜欢史塔克的版本!这首曲子,曲调舒缓,是慢速的曲子,很多人会拉得非常浪漫派,就是很胖很浓很抒情,我一直觉得不是特别好,史塔克的版本则特别瘦,但是柔和,是我理想中巴赫的柔板该有的样子
一遍遍的模仿之后仿佛觉得自己有了重大提高,一录下来就发现并没有。。。叹口气

顺便说,维瓦尔第的e小调的第一乐章的广板,老师当时教我是说,在巴洛克时期同一个音要做断开处理,要拉出巴洛克的感觉,很多地方要用余音去补足,但是我听很多人拉,真是拉得缠缠绵绵啊,当时听了史塔克也觉得特别好,非常有巴洛克的美感,感觉我老师教我的和他的版本特别一致啊!
又顺便说,我觉得啊,演奏家的长相气质和音乐真的是有点关系的,史塔克看着很干瘦,拉琴风格就是很清冷,而奥依斯特拉赫胖乎乎,拉琴风格就非常丰腴
演奏家我觉得毕竟是表演的艺术,虽然出名的演奏家大部分都长得挺好,但如果我喜欢他们的音乐的人基本都是长相我觉得也还不错的呢

然后跑去找梦幻曲的版本,也听了若干版本,听下来是老罗的最喜欢,准备模仿这个!!
这么听下来,西西里舞曲确实是非常浅薄的曲子,就是好听而已,大佬好像都拉得差不多。。。但也确实是好听的

我觉得啊,如果我能把喜欢的版本模仿下来,也不说多像吧,哪怕有个几成也非常高兴了,好像我并没有很像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因为。。。言简意赅的说,我就没有理解
更多时候拉琴我是当做做手工/做菜一样去做,能复刻出来就足够满足,那么为什么要复刻呢?为什么不直接听人家拉琴的,我想,又和织围巾一样了,我要这是我的,是我有能力且真的做出来的,我的我的我的。。。
一个非常。。。重视所有权的人

在路上听了一段格鲁米欧的勃拉姆斯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一直非常喜欢的一首,第二乐章更是觉得很好听,今天听下来,觉得,咦,为啥我觉得他每一句最后都落在地上的感觉?而不是盘旋而上。。。好奇怪啊

我觉得我学琴活动还是没有真正回到正轨,希望可以快点进入正轨,啊!
然后,想着想着,我又斥巨资买了两根新弦。。。
啊,冷藏过的软的黄油桃真的超级超级好吃,呀!

忙成陀螺

我已经连续好几天一点半以后才睡了,而且还老清老早爬起来干活
昨天快8点从办公室出来,脑子都不转了,一点也听不动学英语播客了,就翻出steve barton的《贪欲》来听,结果显示3人在听,也就是说此刻,还有俩人在和我一起听某个吸血鬼怨天怨地

百忙之中,在论坛上看了个帖子,说如果入了一个低收入的行业/专业,是不是一辈子就这样了,做的不比其他行业少,拿的比其他行业少,然后即使转行,吭哧吭哧转,也要若干年后才和初入行的人一样,说不定大好年华已过,毕竟20岁的心境和30岁总是不同,生活即使享受起来也体会不同了
有人安慰她说,但你说不定比较轻松呀,说不定工作内容比较有趣呀,这个那个。。。我只想说(当然我没跑去留言),可不呗,这辈子就是这样了呢,不是说,你这里少了那里就多了,大家总量差不多,运气不好不当心入了一个低收入的行业/专业,很有可能你就是干得多拿得少工作内容还不开心,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啊。。。

前两年程序员挣得那么多,难道他们就比小医生更勤奋更辛苦更聪明么?我们挣得比流水线工人多,难道我们就好意意思说我们比人家更勤奋更辛苦更聪明么?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原因那可是太多了太多了,自身特质起到的作用甚小
换个领域,就是重新开始,就是比人家享受生活晚,走过的路就是白走了,但还能怎么办呢?起码也享受起来了不是。。。有总比没的强。。。不开心的话。。。那就不开心着,要么吃点巧克力?
天下多的是不劳而获的人和劳而不获的人,虽然比上不足比下还是颇有余的,我的策略基本就是鸵鸟款,自己生活里多找点快乐的事情,对自己好一点,其他的不听不看不想不问,如果非要比,也要往下比
所以我对文艺作品里面那种上位者的痛苦,皇帝的孤独啦,领导的无奈啦,美女的不方便啦。。。真的。。。毫无兴趣。。。完全无法共情

又,话说我发现,搜索国内关于谢林(Henryk Szeryng)的资料/评论,没有任何一个人说到他非常嗜酒,说不定还酒精依赖,每次上台都要喝很多,一身酒气的上台。。。但是如果看英文网站或者英文论坛,这简直就是公认的背景知识
所以,我在想,我一直觉得谢林的音乐里有一种很自由的感觉,是那种在空中的自由,在空中骄傲的上下滑翔的自由。。。搞了半天是喝高了咯?!!不仅在空中飘着还飞不稳当?!
啊。。。我也试过,但我喝点酒去拉琴只会犯困。。。叹口气

就是这么不能比

昨天回家和shu说,听说悲惨世界要来演出,我说要去看,shu说你可以带杨小恒一起,我说,要三个人一起,你也要一起去呀!于是,shu大概想看看到底这个东西灵不灵,就在电视上投影了25周年版,因为他觉得这个版本比较清晰,我也是第一次看这版,shu有一搭没一搭的看到芳汀之死,我彻底觉得不行啊,和shu说,要看10周年版!!10周年版当然是比较糊,但是然后放了10周年版之后,shu就和我一起看下去了,完全看进去了。他也非常喜欢,看完之后我俩又去扫了一眼25周年版的尾巴,就是Final+彩蛋,shu叹口气说,真是不能比啊,完全不能比啊!

真的就是这样,就真的是不能比啊,一比较,一放在一起,就是这么高下立见,高下立见到我简直替25周年马斯吕臊得慌。。。10周年艾潘妮这会演芳汀,我觉得。。。她的艾潘妮非常非常好,但是芳汀,尤其是芳汀的魂魄,过于实敦敦的,有种生命力很强的样子

然后我俩还去看了一眼安妮海瑟薇的电影版,这个电影版。。。就太电影了。。。这么电影的情况下,演着演着唱起来就非常奇怪,我觉得舞台剧总体来说是一个很概括的东西,在概括里有很细腻的部分,但是电影是一个力求写实的东西,就很奇怪

10周年版,每一个人都特别特别好,都特别准确,在一种很准确的基调之上有非常细腻的部分,也有现场因为观众欢呼而夸大的部分,显得特别有气氛
话说,我觉得这个戏还蛮符合我们传统舞台的戏的,有负责一身正气的老生(冉阿让),有负责暴躁吓人的花脸(沙威),有负责贞洁圣光的大青衣(芳汀),有负责插科打诨活跃气氛的丑角儿和彩旦(酒馆夫妇)
还是要再说,大合唱真的很带感啊!

又,我俩还去看了一眼法语版,看的是芳汀之死和Final,啊!才发现,法语原来是一个如此。。。软绵绵的语言啊!听着非常不铿锵

希望年底可以是剧来,而不是音乐会!握拳!

一种同人文和一种不同的人

前两天听了一个Janine Jansen和麦凯莱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啊!!好听!!一连听了好几遍,有一种非常戏剧性的舞台感,就是那种认认真真做一台大戏给你看的感觉,每一个细节都想好了,听完最大的感觉就是非常爽
西小协这一首很多人都说要有冰山覆盖之下的火山的感觉,这话说得非常高级,而换句话说就是,内心憋着一股邪火。。。有一种乖张
以及,我忽然觉得,这首西小协和拉赫的很多曲子都有一种写得那别好的。。。同人文的感觉

同人文,也不是不深刻,而是相较于“严肃文学”/“正统文学”更容易理解,更挑动情绪,更有一种切肤的感觉,所以会有一种很深的感动,会戳到人心
古典作品就不行,海顿的两部大提琴协奏曲,尤其是海C,那真是大凡有点追求的琴童都要搞的,曲子当然是好听的,有一段真是春水一样的和煦,但是我并没有从中获得很深的感动,会觉得很隔,当然。。。我觉得可能这些艺术所追求的东西也远远不是戳人
而我现在,就想被戳一下

shu要准备7月初带杨小恒去黄山,其实就是就近去个地方,杨小恒很兴奋,然后非常好笑的说,虽然我很想去,很激动,但是我知道等我回来一定会感叹,还是家里舒服啊!
这位小同学还真是蛮有预见性的
我和shu说,我突然发现自己完全不想去国内旅游的人文景点了,都不考虑人多人少,根本就一点都不想去,完全没兴趣,尤其不想去北京啊南京啊西安啊这些有悠久传统历史的地方,但如果单纯看看大好河山就还不错,尤其是相对比较开阔的湖面什么的,看着平静广大的湖水发发呆,我还是有点兴趣的。。。可是,我小时候不是这样的,我小时候几乎不太要看自然风光,觉得自然风光很没劲,而很喜欢各种人文景点,也特别爱去看个传统民居什么的
shu说,那大概你唯一有的兴趣的人文景点就是三星堆了,我大笑,说他果然真的懂我!没错,就是只有三星堆了,可能因为三星堆比较像外星文明吧。。。
反正,我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什么不好,就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