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

上两周和shu看《重任在肩》,看得很起劲,杨小恒意见很大,周末白天看她觉得就不理她了,平时晚上看她就觉得吵,而且她很怕我们看这种打打杀杀的片子,觉得神经紧张
然后我就不看了,我非要看当然她完全拦不住,她多大个我多大个,她声音响还是我声音响,但我真的是连和她理论理论掰扯掰扯的都懒得搞,不是赌气,我和一个还不到我肩膀高的小人赌哪门子气啊,只是并不怎么想再继续看下去了,就觉得没什么意思
之前每天晚上和shu去散步,觉得非常快乐,但他快不快乐我也不太知道,反正只有我很起劲,总之有一天shu下午在家干活不开空调,又热又累,我说那晚上就不散步了,他说那就晚上散步走小圈好了,我要是撒娇啦缠着他啦,他肯定也是会陪我走大圈的,但我也是觉得没啥意思,我自己去散步就好了呀,甚至如果再回到一年半前,you know who说你自己也不能去散步,你只能足不出户,那就不出了呗,可能我都没那么想散步了呢

AO3的镜像网站已经整整一个月上不去了,未来可能再也上不去了,一定要翻墙要这啊那啊才能上去,那就不上了好了
卡普松的埃尔加协奏曲票已经售罄,在闲鱼上问了一下,180的加价100,还是舞台背面,那不看了好了
如果有人和我说,我10月份抢不到Steven Isserlis的票,那闲鱼上看看,不行就算了呗
如果有人和我说,要我交出大提琴,可能我也无非就稍作挣扎,最后还会说,那就给你好了
哪怕有人和我说,我这辈子再也吃不上麦提莎了,可能我都无所谓了
不过如果有人和我说,温宇航要来演《琵琶记》,那。。。我还是一定要看去的!

有一定想要去做的事,有一定要想守护的生活,想要斗争,想要争取,有愤怒,会生气,可能真的是一种生命力。而我们这种随便吧,似乎也没有很想要,那就算了好了,都行啊,可能就是不爱这个世界了,可能是一年半前的封控被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搞了两个月之后忽然而来的后遗症,可能就是喜欢的网站喜欢的博主被封掉的后遗症,可能就是kinlde也离开大陆的后遗症,可能就是没地方讲道理的后遗症,可能就是很容易被剥夺的后遗症
大环境如此差,小呼吸机真是杯水车薪,如果小呼吸机也还要维护也还要抢的话,那就。。。只能倒下去了
虽然我心里的小声音还是会问自己,为什么人家都兴兴头头,就你不行呢?!当然因为我是弱鸡啦!!那你身为一个弱鸡,怎么能不想着喝点鸡汤,加强锻炼呢?!不不不,我会虚不受补,在锻炼锻炼说不定就挂啦~

紧绷绷

昨天看了一点卡普松的大师课,(再次深感,不要学英文,而是要用英文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两个女生,开头看是一个女生拉我喜欢的勃拉姆斯第二奏鸣曲,我就看下去了,这位姑娘真是非常紧张,就觉得她放不开,我看卡普松也一直会说到某个音tense/intense,某个地方衔接得too early,有的地方应该是非常平滑的一条曲线,但曲线里面这些音她会有明显的音头,就不太好,连我都听出来,卡普松也说了很多次某个音don’t accent之类的,我想说的是,看着她,我一下子就领悟到了自己,老想着不要有音头,老想着很连贯平滑,这么紧紧张张的拉,这么放不开来,一定就是有音头的,一定就是不能连贯平滑的,要做出弱和轻,非常tender并不是靠紧张兮兮,紧张就会绷住,绷住就僵掉了,就会完全不流动,没有弹性,在曲子里紧张可以变成激昂,但紧张变不成tender

另一个姑娘,就放松很多,不仅放松,而且更有内容,硬技术我觉得不见得比前面一个好多少,但是听起来就舒服很多,我还没看到卡普松上课的部分,只看了她的演奏,觉得是有一种感染力,是想要告诉你点什么,想要和你分享点什么
所以,我特别直观的感受到,自身的状态是会影响到音乐表现的,不可能能以很紧张的情绪和身体状态演出特别流畅宽广的效果,举重若轻必须得你真的觉得轻,觉得重而做出轻松状是不可能的,表现不出来就是你没有,一点做不得假
拉的不好听,有的时候是硬性技术不够,有的时候是一种玄学,但是真的是存在的玄学

西西里舞曲可真好听啊,有一种夏日夜晚的感觉,是夏日的水汽和馥郁

我昨天有的没的不想干活,跑去看琴弦测评,很有意思的是发现,很多维度是对立的,比如说你想要的效果是bright是1分warm是10分,你想要几分?比如说pure & clean是1分rich & complex是10分你想要几分?比如说broad是1分 focused是10分,你想要几分
thomastik公司对于他们的琴弦真是有无穷无尽的标准和分数,从对初学者友好还是对独奏家友好,从可操控性好还是稳定性好,从灵敏还是抗压,从残响时间到生命周期,从左手软硬要弓子反馈,每款产品都有从1-10的分数,看得我目瞪口呆

天鹅

话说天鹅长得这么大个,它们到底会不会飞啊?他们是只能优雅的划划水,还是还能优雅的飞起来?飞起来是不是和大雁差不多?但是我也没见过大雁就是了
总之,我的天鹅取得了巨大的提高,自己都觉得有点好听了,有一些平静和舒展的感觉了,而激动的地方,宽广的地方也能做出来,昨天上课也被老师表扬啦,说慢板的处理比以前好太多,啊!我也觉得自己好厉害啊!!

主要是我上周发现了音箱的妙处!之前模仿录音跟着拉,如果直接用手机放声音,自己一拉起来就完全听不见,于是就戴了一边耳朵的耳机,一边耳朵听录音一边耳朵听自己拉的声音,但这样其实仍旧不是很听得到自己的声音,而且因为要对着耳机的里的声音,难免有点拉得有点局促。能对齐节奏,连音准都不见得能对齐,所以除了跟着录音多拉几次节奏确实能有提升,但其他方面提升不多
后来我想,不是有音箱么?就把shu的音箱拿过来,音箱声音可以放得很大,在此情况下,自己怎么大声也不会不好意思,于是自己跟着拉声音也能放的很大,会有一种完全放开来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再做一些处理,就变容易了,毕竟整个尺寸变大了,就好像写大字?总是要写好大字才能写小楷
而且有钢琴伴奏,音乐性也能靠着钢琴带一带,这么一来二去,加上非常注意保持右手的平稳,就真的进步蛮大的
说起来有钢琴伴奏的感觉真好啊,而且我梦幻曲还是和阿什肯纳齐一起合奏的呢

我接下来要搞福雷的西西里舞曲了!这是一首我挺喜欢的曲子呢,非常期待~~
昨天老师还提到说也可以拉福雷的《梦后》,我大为吃惊,这已经是我可以搞的曲子了么?!!我后来想想,还是从西西里舞曲搞起吧
提到《梦后》,这是一首艺术歌曲改编的曲子,然后我洗澡的时候就忽然想到很久很久以前,还在海口读初中的时候,大概是初一吧,和一个女生回家顺路,在路上时常聊天,有一天她和我说,她意外听到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可真是好听啊!说她努力学了《鳟鱼》,在桥上她唱给我听,那是徐怀钰的时代,是李玟的时代,至于舒伯特,我那时候当然完完全全不知道这到底好听在哪里啊?!
但是放学路上的这个场景我真的是记到现在,一个边陲小城(?),一个一点不洋气(?)的本地女生,忽然有一天被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迷住了,有点不可思议

在海口的时候觉得特别明显,我们这些大陆背景的小孩儿和本地小孩就是不太一样,普遍来说,我们这些大陆背景的小孩成绩更好,更熟悉主旋律的文化,别的不说,起码我们普通话就更好很多,但是初中班上有个本地女生,她看起来完全不是我们这款好学生的样子,日常也是和本地成绩不好的女同学们玩在一起,但她就是成绩很好,数学尤其厉害
这些女生,说有特别了不起的天赋,我觉得也不至于,那种超级巨大的天赋不论在哪里都会闪闪发光,根本不可能看不见。但是对于稍许有一些天赋的孩子,如果有更好的机会更好的资源尝试更多的东西,真的会有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吧?
可能无论是哪里的人类,无论是哪个时代的人类,智商和天赋分布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有一些地方能出更多厉害人物,有一些时代能出更多厉害人物,就,只是天时地利的发挥出来了,而其他地方其他时代就是埋没了这些人,也许顶尖的万里挑一的人是埋没不掉的,但不那么顶尖的,千里挑一的人尤其是女生,可能就埋没了

特别央视

我最近看了一个特别央视的大提琴教程,是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教的,特别央视不仅是说节目本身真的就是央视节目,而且有特别央视的的央视气息
比如说,来节目当学生的孩子,不是音乐学院附小的学生,就是附中的学生,可是人家都是颇有水平的专业学生了,让人家拉个小星星,学个持弓,有P的借鉴意义啊?!人家当然小星星随便拉拉都很好听啦,和真的初学者一丢丢关系也没有。比如说,讲解示范的曲子80%都是中国歌曲,不是东方红,就是秧歌舞曲,要么就是大红枣儿送亲人,且不说大提琴本身就是西洋乐器,这些曲子,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其中的气口、断句和起伏是我们天然就能掌握的,就,其实也没啥必要特别讲解。。。很央视节目

话说,我的大提琴终于开始搞天鹅了,我虽然没有特别喜欢这首曲子,但这首曲子确实是很多人喜欢上大提琴的原因,也是很多人的想要学到的第一个里程碑,啊,很难,对右手的要求太高了,可能我最多能拉成一只呆头呆脑摇摇摆摆的鸭子吧,即使是鹅也是goose不是swan

我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小朋友的选择究竟是应该扬长还是补短,她认为应该扬长,可以让孩子不断获得成就和价值感,提升自信心,老是在搞补短板,补来补去勉强才赶上人家普通进度,很容易就感到无力。我觉得非常有道理,真的有的家长真的很爱补短,小朋友有点害羞就应该去学演讲,太好动就应该去学书法,太好静就应该去运动,嘿,这不是和娃过不去么?
还有想让娃圆自己的梦的,我也不太懂,比如我想拉好琴,就算我娃她也拉琴,而且还拉得世界第一,但这和我的梦有什么关系呢,我的梦还是没圆啊!我自己的琴还是没拉好啊,我的天鹅它还是鸭子啊!

以及说起来放弃也是个技术活,如果随随便便轻易放弃,那就很可能学不到真正快乐的程度,但是学了一个东西就算在不喜欢也不放弃,那怎么可能不断体验新的东西,最终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找到自己的天赋?
啊,要是我也有gift就好了,虽然按照shu的话说,我也是有gift的,那就是话痨,可是,这算哪门子gift嘛!!

扬起一张坚毅的小脸儿

最近看《重任在肩》看得很陶醉,虽然很英国主旋律影片,但胜在拍的好看,每个人都有好有坏,有软弱的地方,有正气的地方,有自己的一摊子破事
在微博上看到有个人说,这部戏和《传奇办公室》的共同之处是,每季都会安排一个比男主至少高一个头的反派,这个人走近走近再走进,男主只能仰头看着人家,但是面无惧色目光炯炯
啊!我也发现了这一点!怎么说,特别有动物世界的感觉,大型食肉动物面对小型食肉动物!但确实那种时刻的面无惧色就真的还蛮动人的,可能还是因为我是弱鸡
dot最后杀人的时候,手抖是抖得来,先是各种利诱人家都不肯,最后只好扣了扳机,然后dot就不行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受到了很大动摇
我觉得啊,罗琳阿姨说的对,直接杀人和搞情报间接杀人是完全不同的,手上沾了血灵魂就会分裂
这就是一个错一步步步错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每个人都想在抽身,都以为能抽身
说起来dot作为黑警,最后手上有5个电话被各个线条的黑帮老大指挥,某个重要线索浮出水面,5个电话一起响,我们社畜看了都要替他擦把汗,太可怕了,被老板/客户催死了啦!!

带娃去剧场了看了一场昆曲折子戏,好久好久没看戏了,是非常熟悉的剧目,很亲切。《偷诗》我是喜欢的,“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算是昆曲里最健康快乐的小情侣了
但剩下两折戏就选的很奇怪,一折《絮阁》之后配一折《水斗》,当然是为了突出这位演员她能文能武,可是!这两折的戏都是一套一模一样的曲子啊,听杨玉环唱一遍《喜迁莺》,紧接着听白素贞唱一遍《喜迁莺》,听杨玉环唱一遍《水仙子》,再听白素贞唱一遍《水仙子》。。。太迷茫了
以及这次,好像是天蟾重新装修之后第一次去,居然乐队不在侧幕而在前面凹进去的乐池里,太奇怪了,传统戏里面乐队是要看着演员的啊,是和演员相互配合的啊,因为我是坐在二楼,于是,我就一直看到鼓手仿佛仰着头在打鼓。。。而且我还在想,一般演出谢幕的时候琴师都要一起出来谢幕的,那这个怎么办?琴师他爬上来么?也不知道谁设计的剧场,非常困惑
娃最喜欢水斗,大家打来打去,热闹!

仿佛又有了新发现

上次老师说,我现在有3个主要问题:1)左右手配合不好,尤其是在快速分弓里面,左手没按好,右手就先发音了,以至于,比如说是应该是AB,但B没按好右手先启动了,于是两弓听起来就是A,AB;2)一个连线最后一个音没有拎起来,反而会加重,就往后坐了,音乐没有往前走;3)音准不好

然后我就去解决了!其实初学大提琴的第二节课大概,那时候的老师就和我说,左手要比右手快一点点,就一点点,但是一定要左手快,但是。。。并没有引起重视,也就这么下来了。终于碰到问题过不去了,那么上周开始我就开始每天以音阶为例开始搞,打节拍器,60,一弓一个音,开始节拍器一下换一次弓,左手放好,右手开始,左手放好,右手开庭,右手永远在等左手,哪怕因此拉得非常断,音与音之间的空隙大得吓人,也要流程做到,左手放好右手开始,几遍以后,尽量缩小空隙,但不怕空隙,反正要左手先按好,几遍之后再变成节拍器一下换两次弓,搞了差不多一周吧,反正昨天上课老师说,左右手配合有进步
怎么说呢,我觉得吧,慢练这件事并不是一件自己会练爽的事情,但确实很有用,真正做到动脑子的慢练,是会磨刀不误砍柴工的
而且有目的性的慢练,如果真的练进去了,因为脑子参与的比重很大,会有一种心流的感觉,也还蛮开心

问题2),我觉得主要就是要有这个意识,记着就会好一点
问题3),我觉得非常可怕,而且也很畏惧。。。似乎目前还没有太好的办法,我决定今后练琴每一次都开着调音器,如果我自己练的每一遍都是准的,那么听了这么多遍准的,万一不准大概也就能听出来,吧?

在小红书上看到有人建立了自己的SOP“练琴标准化流程”,于是我也给自己写了一个,于是上周每天练习都从固定次数的空弦、换弓、手腕手指的活动,打指,左右手配合的音阶、揉弦,练完这一圈,再开始曲子和练习曲,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一方面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一方面也效果也确实比较显著,就,怎么说呢,依着自己感觉随便瞎练,一开始可能还好,但很容易烦躁,很容易发现在原地打转没有进步,是没有办法获得真正的快乐的,而慢慢的进步,一点点往前走,一点点改掉问题所能带来的快乐是一种饱满的,觉得有成就感的,厚实的快乐

反思怪

我觉得我们女的可真是爱反思啊,这是我最近在某个小众的女性论坛上闲逛的心得体会。起先是有个姑娘问,我就是对很男凝很迎合男性的那种视频觉得很arouse,但是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就很困扰等等,另一个姑娘说,我比你还糟糕,我是对女性被强迫或者sm的东西很arouse,但是觉得太不合适了,女权主义者怎么能这么想呢,一来二去,再也不能快乐看porn不说,也没找到新的快乐
我就跑去留言了,我说我觉得女权主义是让我们更自由的,更为自己的不舒服找到理论依据,是理解这个世界的角度,而不是让自己多一重爹,找点快乐已经很难,好容易找到一点还说服自己这种快乐是不对的,未免对自己太苛刻。。。只要不要伤害到真正的具体的人,看点文字看点漫画,实在不算什么!不过说归这么说,但其实我也困扰过。。。
题外话,大部分时候女的写的黄暴比男的写的好看,还是挺能看出区别,虽然大家都是黄暴,摊手

后来又看到有姑娘说,打扮得好看一点,是不是就是顺应了男权社会,就是“服美役”,怎么区分是为了自己开心而打扮还是为了迎合男的而打扮?我就觉得这都是什么问题啊这都是?不用区分啊,为了迎合男的而打扮也可以是为了自己开心,男的喜欢我我就开心也可以嘛,或者为了生活得便利点打扮自己也没有什么问题啊,姑娘们真是严于律己外加严于律人,要让自己符合某一个好的标准

我觉得,女权主义不是为了让我们区分出谁是更高级的女性,不是一个评判工具,而是相信每个女性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女权主义要告诉我们的是,你这么差是因为社会/家庭给你的支持太少了,是因为你被不公平的对待了,你的感受是有出处的,你想要的东西都是合理的,你得到的好待遇都是应得的
不要老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合适,我们这么遵纪守法可合适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男的那种理直气壮的精神啦?!

在荞麦那里看到投稿说,男朋友不同意过年轮流回双方家怎么办。我觉得这是两个问题,1)不同意双方一起回女方家,2)不同意女方回女方家。关于1),那确实没什么办法,毕竟不能绑架人家,所以只能威逼利诱说服他,拿出搞客户的那一套咯;关于2),你自己回啊,为什么要得到男方许可?

这就是我发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女的,或者说我吧,会莫名其妙的觉得一件事情需要得到“许可”才去做。而男性的思路是先做,被叫停了再说。回到上面的问题,为什么要得到男方的许可,往往是为了避免可能的冲突,为了避免男方不高兴,下一个问题是,我们长期以来往往很回避冲突,而且觉得要对其他人的负面情绪负责
其实这样没什么,如果清楚的知道,我想回自己家过年这个愿望是5分,但是我害怕冲突怕男方不高兴,这个分数是10分,因此,我选择不回自己家过年。那也行,就是,诚实面对自己,没必要用传统就是这样的啦,我是对他好才这样的啦,这样才体现我的高风亮节啦等等来糊弄自己

我想说的是,在最近的观察和学习中,体会到,碰到一件事情,首先要提醒自己,我并不需要许可才能做,如果我不做,是因为我选了不做,我之所以选择不做,原因可能有很多,要诚实面对
虽然这样也并不解决什么问题,但是,我觉得识别问题有时候已经是一大进展了

又以及,我突然在想,为什么似乎男的比较容易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那么理直气壮,因为他们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已经是家族之光了,已经是挽救了一个没有儿子的低人一头的家庭了
但了解就可以学习呀,就可以对自己好呀,就可以每天告诉自己八百遍,我最闪耀的我运气最最好,我最最厉害,我的存在就是价值,就算没价值谁也干不掉我,我每天依然吃好喝好,耶!

反问句

网上最近反问句的风气很盛,而反问句是语气让我很厌恶的句子,每次看到都忍不住要翻白眼,小红书上还尤其多,于是刷小红书的时候我就仿佛一直在翻白眼
包括但不限于下述几种:
难道不是AAA嘛?就我一个人觉得AAA么?我怎么就觉得AAA呢?AAA了解一下?有没有一种可能是AAA?
每次我都在心里说,对,不是AAA,是就你一个人觉得AAA,原因就是因为你是傻子而别人不是
这种句子看多了我都担心自己会变傻

太奇怪了,大家就不能好好说话么?
我不当心吼杨小恒,“桌子又不擦,你就不能先擦一下桌子再去玩么?”的时候,吼完我都还觉得心一虚,应该好好说“去擦一下桌子”,而这些人这么大剌剌的和网友说反问句难道就不觉得不合适么(对,此处也是一个反问句)?

最近意外发现拉威尔的钢琴三重奏很好听,就是单纯的很好听,我反反复复听了好几次。又发现,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协奏曲也蛮好听,第二乐章开头的管乐部分很美,很美
看到有人说,音乐剧是演戏的人会唱歌,而不是唱歌的人会演一点戏,我心想,哦?这个我懂,那就和我们京剧昆曲很相似了嘛,是演戏第一,万一嗓子不好,比如周信芳啊程砚秋啊也还是有出路的!所以啊,音乐剧说不定还挺合适我?是可以无缝欣赏的新文艺种类?确实剧院魅影和伊丽莎白我确实还挺喜欢?

《Line of Duty》第二季也看完了,真是觉得人人都有一摊子破事,啊
不想上班想放假,没啥活力啊没啥活力的,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热了

有进步与没啥进步

周末和shu看完了第一季《Line of Duty》+第二季的第一集,因为中文字幕太滞后,看起来很别扭,居然,我们看的是英文字幕,虽然shu觉得非常平常,但,我觉得自己真是厉害极了,当然不可能完全看懂,虽然连蒙带猜也就理解个8成吧,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有进步啊有进步!
说起来看英剧的时候发现他们真的好喜欢说bloody和bastard啊,同人诚不欺我!

最近娃在读《The Rainbow Fairies》,傻得要命的一套书,主要是来让娃练练英语阅读,每天读很薄的一本,让她逐句翻译给我听,有些不认识的单词我们就一起猜,猜完一起查,于是,我也学了好些单词,虽然颇有一些学会了也没啥用的单词,比如说“小老鼠的吱吱声”这个单词我现在已经很会了!
还有些单词,我早就查过无数次,但依然没记住,再查的时候发现赫然显示,“已查4次”,但也没关系,查到40次的时候总会记住的吧?
每次查好一排单词就去问shu,这些你都认识么?!他如果说也不认识,我就很高兴!真是。。。也不知道为什么。。。。说起来,我早年间的目标就是挣得和他一样多,英语和他一样好。。。我一边有点欣慰,一边觉得自己这都什么毛病啊。。。

前阵子看到有人说,延迟满足的皮筋终于拉的足够足够长了,并不会在满足的时候异常爽,而是会发现自己根本不想要了,一点没错,而最想要的时候得到满足真的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也是一件多么能抵御摄魂怪的事情啊!我现在就已经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了。。。我当然想挣很多钱,但并不是想换什么东西,而是缺乏安全感,所以。。。所以什么呢,所以我想抚着胸口说,还好还好,还好我在想学大提琴的时候学了大提琴,虽然最近仿佛又是瓶颈期,怎么也没什么进步,怎么也没办法让音乐流动起来,怎么也不能把左右手配合好,有时候练琴练不下去了,会练着练着就刷一会微博算了,但,又怎么样,我还是真心觉得,幸好那时候开始学了大提琴,啊!

在微博上看到有姑娘说,“小时候也会觉得“你们这样为什么要生下我”等等“,到了现在,“真心实意感谢他们在自己个物质不宽裕的年代,生下了我,给了我生命”。看得我有点感慨,怎么说呢,我并不会觉得“你们这样为什么要生下我”,从精神到物质我虽然知道自己已经是生得不错了,但,即使是这样,如果有的选,我真的一点都不想被生出来。所以,我觉得,如果杨小恒能一直觉得被生下来是一件好事情,这是如果有的选她仍然会选的一件事情,那可就真的太好了

不想干活

周末两天,没怎么很练琴,虽然断断续续也练了3、4个小时吧,主要是的时间都在读同人,读一篇很久以前魔药课的小伙伴推荐的文,之前没怎么看进去,这次看进去了,在床上翻滚着感叹,啊!实在是太好看了,太感人了!
结果,周日晚上,听到楼下小男孩在练小提琴,而且是越拉越快,要飞起来的节奏,我就很莫名其妙的,开始焦虑,啊,跑去和shu说,啊,老公啊,你说我这么沉迷言情小说是不是不好啊,是不是浪费时间啊,居然不去练琴啊,很焦虑啊,我那个十六分音符还是很愁人啊,还是很不行啊,shu一副看到怪物一样的表情看着我,喂,练琴这种娱乐的事情你也心虚么?!你也太容易心虚了吧?!你要有四个自信!

说起来,我觉得大家都非常不想干活,我有一桩事情,是一个小组处理的事情,需要另外两个人拿个主意,然后我就周五的时候在三个人的群里问了一下,如是这般,怎么搞?然后他俩不回我,我想,既然其实我也不想问,他们也不想回,大家都不想搞,那就先过周末吧!到了周日,我想,周日晚上再问一下他们,然后晚上七点钟,我想,八点再问吧,之后屏到9点,想还是问一下吧,我就问了,然后其中一位回我说,要么就这么搞,我就追问了一下,如果这么搞的话,未来会碰到那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未来的问题是准备那样搞么?然后。。。群里又陷入的了沉默,没有人想动脑筋想搞
叹口气,然后我又跑去接着读同人了

这篇同人我还蛮喜欢的,非常中年言情,有很自然不刻意做作的angst,说起来所有言情小说的核心都是:我想要你,因为你是你,我真的看到了你/你看到了我,我们看到的彼此并不是概念符号或者数值的存在。说起来,看SS和HG历经那么多外部的困难和内心的困难之后,坦荡的说出对对方的爱意,还是让我很感动的
这种坦荡就是一种成长呀,不害怕被看轻不害怕被利用不害怕没有回应不害怕被误解
以及,副线里面SS和Draco的关系也蛮感人的
说起来周末两天我觉得我大概读了10万字的英文吧。。。如果不考虑这是言情小说,我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厉害的
说起来,诚实的面对自己,就已经是一大步了,诚实面对自己并没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