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第二号小步舞曲

前几天自己录了一下这一段,回听录音的时候,真的,我第一次觉得拉出来的声音有一点点乐曲的感觉了,以前录的音频听起来就是一字一顿好像电脑自动读音的机器人,也不能说音读得不对,但反正就不像人类
现在虽然也并没有多好听,但真的有乐曲的感觉了,还是颇为惊喜的

现在练习的东西简单,只是把曲子音拉准节奏拉对,其实不难的。但是一首曲子的好坏在细节的地方,音色是不是扎实,音和音之间的衔接是不是丝滑,轻重强弱的对比有没有做出来,有没有强调应该要强调的音,应该是要有音头还是没有音头,这些地方才能把曲子稍微变好听一点
而且,我以前一直觉得自己换弓换弦不够丝滑是因为角度找得不够快或者不够准确,上次听了老师说才知道,在换弓或者换弦的时候尤其是推弓的时候我会无意间把力气提起来,可能是因为信心不足,不觉得立刻能换的好,就会提起来重新角度或者其他原因。总之就是力量不能持续保持在弓子上,也就会觉得不连贯,自己注意把力量放下去,持续的放下去,给弓子持续的施加压力,听起来是会好很多诶,保持稳定的压力+努力灵活一点手腕+一些细节处理,我觉得应该是上了一个小小的台阶

话说,这首曲子有一个地方是大调转小调,从C大调转成a小调,老师讲了一下,确实这一句一下子有一种婉转的感觉,还挺明显的
然后讲到第二册的《long long ago》,说这首曲子是C大调,如果是小调会什么样呢,就示范了一下,小调版,以前虽然道理是知道的,大调明亮小调阴郁嘛,但我其实以前听不太出两者的区别,但是老师这么一示范倒是很明显诶,然后又看了一下“好和弦”的视频,觉得自己收获了新知识!欧耶!

另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D弦的A我一直找不太准,就靠调音器,然后老师和我说,这四根弦上,比如说G弦,G弦上的C、D两个音,如果找得准,拉的时候能肉眼可见C弦或者D弦振动得很厉害,无论是旁边的弦音高相等还是高一个八度,都一样,按得准,旁边的弦会振动
然后,铃木有有一条练习是“ringing sound tonalization”,下面一行小字“listen for ringing sound”,中文版的翻译是“钟声发音”,“倾听钟声”,我先看的中文版,觉得很迷茫,钟声发音是什么鬼啊?然后在一个台湾教学视频里看到,这一句的意思是回响或者共振,头两个音是A弦第一把位四指的D,拉完之后一个休止符,在这个休止符里你就要听的琴,会发出回响,回响是D弦的震动带来的,如果音拉得不准,就没有回响或者回响很弱,所以认真听自己的琴,真的是很重要的部分啊!

当然只是认真也不行,耳朵还要好,回课《快乐的人》的时候老师说,开头四个音不平均,第一第三比第二第四长一点点重一点点,就会有一些坡脚的感觉,啊。。。我完全没听出来啊。。。更不要说听音准这种超能力了,听力,真的好难啊,我一个五音不全的人居然会去学弦乐器。。。心虚

我觉得自己可以去拯救世界了

昨天因为下围棋又搞得不开心,无非就是老套路,娃拖着不肯去下,shu就很光火,然后娃终于去下了,又输一盘,而且据说下得很傻,犯过的错一错再错,shu就更光火
娃跑来问,下围棋应该是兴趣爱好啊,为什么我一点都不爱好还要下,我说现在这个东西已经不是兴趣爱好了,只是你一路走到这里,能力也到了,我和爸爸都希望你能考出一段就行,也算是这一路以来的一个纪念,而且因为我们都觉得你马上就能考出来,毕竟上次只差了一点点,只需要再努力一点点
娃还是不开心
然后就不开心着去睡觉了,我问需要我过去么?她起先说不要,那我就算了接着自己看视频,后来她又招呼我过去聊一聊,个么我就去了

杨小恒就开始和我聊起来了,首先,她和我说,她觉得非常生气,内心翻滚着“爸爸最讨厌!我讨厌爸爸!爸爸烦死了”这种话,但是“我忍住了,但我还是很生气,所以我本来想跑到房间里写下来,然后哭一会,再来找你,但太晚了,我决定省略前面的步骤,直接找你”
我说“你很棒诶,你忍住了在气头上做冲动的事”,她很骄傲地说“那是!我毕竟又不傻”,我又说“而且你还想到了很好的发泄办法”,她说“对的!我之前生气的时候就在我的小台历上用隐形笔写了字,要用荧光灯才能照出来,可是又没人会没事照荧光灯,就没有人发现!”
然后她就开始和我说,“很多时候,我们小朋友有标准答案和心里答案,比如说,每次爸爸说要下这里下这里,我就说出标准答案“好的,我知道了”,但是我的心里答案是“你好烦啊!!你不要再讲了”,有时候偷偷趁爸爸不注意的时候我就翻白眼!”,杨小恒讲得那个绘声绘色啊,我笑得快不行了,赶紧说,没错没错,有时候当事人打电话来,我的标准答案是“我们会尽快处理”,心里答案是“啊,催催催,你催我我有什么用,你不要再催了好伐”

她还说她恨死围棋了,有一次查字典,不小心看到“弈”这个字,就赶紧把字典合上了!为什么古代人会发明这种东西?!!
和我讲好之后,杨小恒整个人十分快活,还和我说,“我觉得我心里的负担一下子都放下来了,我觉得现在元气满满,自己简直可以去拯救世界了”

哦,她还说,大人有时候不守承诺,比如你答应在床上等我玩一会,结果还是起来了,我说,拜托啊!大事情上守承诺就可以了吧,你还答应8点半下棋类,不一样拖到快9点?我们大事上遵守承诺,小事上,她接口到“就糊弄一下”,我说,对啊!
她还问我,什么叫做伤自尊?我说我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讲,但大概就是觉得不舒服,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了,或者自己的价值被贬低了吧,她说,“哦,这样啊,那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有价值的!那爸爸倒是没有伤到自尊。。。”
(啊!这样对自己的价值毫不怀疑,对我来说,真是振聋发聩,而且羡慕啊!)

她最后总结,说“妈妈,你虽然不是小孩子,可是你真的很理解小孩子”
啊!我好高兴啊,很理解小孩子,应该算是小孩子届很高的表扬吧?!

我和她说,你放心,我会晚上和爸爸谈一谈的,明天告诉你结果,她说,“好的,如果谈得结果不好,你直接告诉我就行,没关系的,委婉拐弯抹角的讲,不会有帮助,反而我会不开心。”我说,没问题~

哦,等她睡了,我和shu聊过之后,我们就打着荧光灯去看小台历了,结果!她台历上不仅写了“我讨厌爸爸”,还写了“妈妈是个小气鬼”,哈哈哈哈哈哈,肯定是因为哪天我不肯借她我的东西~没错,我就是个小气鬼~

这个小朋友长大了诶!
在观察这个小朋友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件事情,她不会把攻击性或者怒气内化,比如说,她大部分时候和爸爸那么要好,但也不妨碍有的时候觉得爸爸很讨厌,很烦,这个时候她就是生气,但是这种生气是向外的,是指向爸爸的,不会转化为攻击自己。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天朝小朋友,会有的时候产生一种自伤的想法,自伤的想法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有人说这是弱者的撒娇或者要挟,是以伤害自己的方式报复他人,可能有时候掺杂了这样的成分,但更多时候并不是,而是一种愤怒的内化,只是愤怒的解决方向走向了“那我不要了”“我还给你”,说到底,非常软弱
怎么说呢,我还挺高兴的,因为她这一点上似乎完全不像我

世界上最可爱的宝宝就是我呀~

因为我今天穿了去年冬天反季买的新T恤!一件领口插肩的T恤,肩和袖子以及领口是一圈铁锈红,其他部分是浅浅的花灰,胸口上一排小小的史努比里的形象,下摆是圆摆,看起来无比可爱,像80年代(50年代?)的时髦好儿童,超级喜欢啊,然后为此我下午就在初夏的阳光下和shu到小区里散步了!

今天是母亲节,我问shu,我今天有什么特别好的待遇么?他说那你得去问你闺女啊!今天又不是情人节。。。咦,答案居然很正确,加10分!

下午用之前街道发的后腿肉配上之前存下来的两条比较肥的五花肉切成丁做了一大锅台式卤肉,虽然没有红葱头用的是洋葱,但是味道还是很好的,很久没有吃这种浓郁的油脂了,搭配白白的大米饭,很有满足感
前两天,shu打猎的成果里居然还有香蕉和芒果,啊!香蕉真好吃,香甜,配无糖酸奶尤其好吃,啊!芒果真好吃,香甜,充满了夏天的味道~更高级的是,他还在某一家全天就只开不到30秒的店!真的毫不夸张的说,就是不到30秒啊啊!!30秒啊啊啊!!!的情况下,买到了嫩嫩的空心菜,shu是超级无敌宇宙第一厉害!!(正好搭配世界上最可爱的宝宝)

此刻的我,是一个吃了香蕉和酸奶,穿了好看衣服,又吃了一大碗卤肉饭晕晕乎乎的幸福的人啊!

夜明珠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封闭在家,好像大家都很想吃番茄,群里经常有人问,啊,什么时候能买到番茄,四月初我想到冰箱里有律所发的四个番茄就一阵激动,连续四天,每天晚上细细切成薄片,撒上糖,和娃当夜宵嘎吱嘎吱吃掉,真幸福啊!
所以,我们都觉得番茄堪比夜明珠啊。。。而且圣女果不行,完全没有夜明珠的感觉!而今天shu又打猎猎到了三颗夜明珠,欧耶!不过话说三颗小小的夜明珠,要14.5元,果然是夜明珠啊!

我同事发了一张图,是隔离的五个阶段,分别是产生焦虑和恐惧→负面悲观以及各种否定→角色转变逐步适应→认罪伏法安心改造→结束但舍不得出狱有点社恐,需要重新适应社会
太对了!虽然还没有结束,但我其实已经进入第五阶段好久了。。。

之前听说“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数据库开放了,但看下来我觉得这个数据库做得。。。十分差!每一个条目居然没有录音年份,那这个东西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找了阿炳的录音来听了一下,很有趣,那种很民间艺人的民乐和现在常见的文艺晚会式的民乐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用后者的体系来看前者当然是粗陋的,但非要用后者去改造以及衡量前者,我觉得没啥意思。我们总是想在某些东西里面说,中国古代早就有了某个技术某个理论,拼命去论证可见中国在这些方面并不落后。这就是把西方作为标准了,这就是没有文化自信啊!可能技术领域确实如此,你没有就是你落后了,但落后又怎么样呢?非要证明自古以来就不落后,我觉得也是非常社达的心态。况且艺术领域并不如此,不同并不意味着就逊色。可能我们的晚会式民乐是不如人家的交响乐团,可是传字辈老艺人的录像就是精湛的艺术,啊!

这两天读了一篇同人,《Snape’s Oceans》非常温暖感人。作者看介绍是一个44岁的财务顾问,行文很舒服流畅,没有一惊一乍的感觉,是成熟的人之间的成熟的感情。曾经不可更改,但未来仍有无限可能,怀有黑暗的过去也能被救赎,怀有痛苦的失去也能被治愈。作者在文里说After all, there was no future without the past.作者在后记里还说May all your oceans be wide and deep, and may you keep hope close, even when you wander in dark places.
就是一篇让人看完之后,眼眶一湿,然后觉得,啊,真好啊的文!

磨刀

继续呆在离家,很快就足不出户满30天了,怎么说呢,我坐月子都没这么足不出户过,我们的奥密克戎宝宝很快就过双满月了吧。。。
我妈问我如果解封了,你第一件事想干嘛?我说我从来不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从未出现在我脑子里过,连一瞬间都没有

我们小区根本不搞团购,可能大家觉得就吃点街道发的西葫芦胡萝卜洋葱就够了吧,每天早晨五点钟,shu在手机刷各大APP,某一种电子打猎,因为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打到以及根本不知道能打到什么。。。而且我们因为足不出户,志愿者和物业什么时候送根本不知道,所以只能买冷冻肉类,冷鲜的分分钟会坏掉,冷冻的好歹还有个缓冲。。。总之昨天shu成功猎到一公斤牛腱子,晚上志愿者拿给我们的时候果然已经化冻了,然后shu帮我磨刀,我就在半夜里处理猎物,三分之一留下来放冷藏箱明天生炒,剩下的先炸再焖做成麻辣牛肉,真好吃啊,居然今天就吃完了。。。

开始学大提琴的第一节课,老师就说可以练习长弓,尤其是没有很多时间练习的话,就多练练长弓,这件事我倒是一直记得,但也就是记得而已
封闭期间认识的新的老师一上来第一节课就是音阶,我想音阶我会啊,蹭蹭蹭,两个八度就出来了,老师说太快了,慢一点,按照55的速度,一弓一个音,一弓四拍,霍,一慢下来我就发现问题了,音非常不稳定,不要说弓尖了,简直是上半弓的时候弓子就开始抖,弓根的压力也根本控制不好,所以最近我就就重新开始慢练音阶,练长弓,练习控制弓压,让弓尖和弓根发出的声音尽量一致,让声音尽量平稳,说起来弓子走直按照我们成年人的视角来看倒不很难,但是弓压真的是个玄妙的东西
每次起码练半个小时长弓和音阶,然后再练别的,整个声音的控制我自己都觉得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算是某一种磨刀不误砍柴工吧?

她细细讲了一首巴赫的《C大调小步舞曲》,整首曲子是庄重而欢快的感觉,拉起来不难,但是似乎可以拉得很讲究,而且我觉得我忽然有一点点get到了古典音乐里面也是有气口这种东西的,句子整体的渐弱渐强容易理解,但是句子里面某一个音的时值要特别留足某一个音要特别强调,某一个音就是一笔带过,和我们听戏一样,远远不是唱得对就会好听的
有一些曲子旋律非常优美,只要拉得优美连贯,似乎都不难听,但是像这种曲子我觉得似乎就更深一点,似乎也更有意思

这两天开始读一本《The Lightning Thief 》,Percy Jackson and the Olympians系列的第一本,非常非常非常流畅容易懂,会有一种自己英文突然变好了的错觉,说起来,都是简单句居然也能写出一本畅销书诶!

循环往复

昨天练了3个小时琴,今天练了4个小时,啊,好爽!
目前在拉一首练习曲,非常规则的节奏,单个音不难,也不换把,所以可以充分体会弓子角度的变化、弓压的变化、手腕的变化,以及这首曲子拉起来有一种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感觉,拉起来还挺开心的
目前只在第一把位贴了四个小白点,后面几个把位都没贴,可能老师对我有信心吧?(虽然我自己都没有),总之昨天还对着调音器好好搞了一搞音准,搞完之后我觉得今天音准好了很多,因为音不准之前《摇篮曲》拉起来总感觉摇摇晃晃的,今天觉得似乎稳定了一点,还是要练耳朵啊!什么时候有个灵敏的耳朵就好了!
不过邻居说不定会觉得楼里有个人夜以继日的拉琴,可见封闭管控已经控得居民不太正常了。。。

今天听了大名鼎鼎的弦乐四重奏《死神与少女》,之前大概没有听到喜欢的版本,并没有听下去,今天听的是Belcea Quartet演出版本,好听诶,目不转睛的听完了
确实很带感,非常有戏剧性,我以为会听到很多少女的纤细,但更多感觉到的是时不我待的内心焦灼

最近在读《best of enenmise》,又是间谍的故事,其实现在觉得有一个明确的对手反而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仍然在看《广告狂人》,因为背景是60年代,所以有非常多不尊重女性的部分,看起来是剧中人是很自然的演出不尊重的部分,就是这么拍出来,没有任何评论或者借人物之口评论,但是就能微妙的感觉到这是“觉得这些统统都不对这些令人不舒服”的现代人拍的片子,非常微妙。可能细想一下,也就是拍出了我们女的,也是有感觉的,也是人类!因此,观众和创作者达成了一种对这种不舒服你知我知的状态。以前有很多讨论总是说,旧时代就是那样,不是我拍得男权而是那时候就是男权社会,我只是把如实的把旧时代拍/写/演出来而已
我以前对于这种说法多多少少有点困惑,我现在则很有信心的说,不不不,不是旧时代男权,而是你本人男权,你就是男权的视角,就是男性的凝视,就是对女性的物化,你本人就是沉浸其中把玩其中获得了暗搓搓猥琐的满足

小提琴届的小天狼星

今天和小女巫聊天,说到某个小提琴天才儿童,我说虽然他是拉得很好,但我不是特别喜欢,就是那种外放自信掌控十分阳光的非常符合刻板印象的完美男儿童/少年,小巫女说,你大概是不喜欢小提琴届的小天狼星,啊!对对对,非常精确!

小女巫问我喜不喜欢Augustin Hadelich,我说喜欢的,我喜欢这种诚恳路线,所以啊,审美和品位真的是一以贯之的诶,喜欢来喜欢去就是差不多的东西
但是Augustin Hadelich之前我也只是大概听过一些,并没有很多了解,然后我就去认真搜了一下Augustin Hadelich,发现他从2020年开始用的是Henryk Szeryng使用超过30年的一把瓜内利琴,啊!Henryk Szeryng啊!他的风格我也喜欢的,他和鲁宾斯坦合作的勃拉姆斯奏鸣曲的,尤其是op.108,我之前也反反复复听过很多次

可能第一眼喜欢的就是那种有力的质朴的里面还有非常细腻的部分的东西,不一定会非常有感染力,但是有一种奇异的赤子之心,还比如说Miklos Pereny的大提琴

昨天听了一段Belcea Quartet的贝多芬第十五弦乐四重奏Op. 132,还挺好听的,我要收回四重奏有点枯燥单调的评论,说起来第三乐章的《感恩赞歌》真是好好听,不说听哭了吧,确实真的是非常感人
啊,这个组合似乎好好听啊!要继续听~

昨天杨小恒的空中课堂课本上是《弟子规》里面“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我听到之后,就没话找话和她瞎扯,我说,娃不如人怎么办?她说,那就算了呗,我说老婆不如人怎么办,本意是问shu的,结果杨小恒说“那就换一个咯”,我就“?!哈?!”
她想想又说,老婆关键要看自己喜不喜欢,喜欢的话不如人就算了,不然就换一个
我真是。。。啊!似乎也不能说她说得不对,但想想又不服气,又问她说,个么成绩不如人怎么办?她说那就稍稍努力一点,言下之意是如果稍稍努力一点还是不如人就继续算了呗
难怪这位同学一向精力充沛,大概因为她从来不把精力花在为难自己以及和自己过不去上

最近跳绳继续在看《广告狂人》,好看的!大概十年前我看过头一两集,没看进去,现在回想,那时候大概确实是看不懂其中的微妙之处的,所以我觉得还挺开心,这不就是成长嘛!但我翻了一下评论,有人说,“难过于自己看懂了”,也不知道当个不懂现实世界的傻姑娘到底有什么值得特别高兴和怀念的。。。以及还有人说,“我觉得里面的(人物)都不太健康”,这位观众,请去看新闻联播,那个可健康了!

静默

静默期这个名字蛮好,大概说出了管理者的心声,希望居民不要乱讲话
本市继续静默,继续足不出户,每天生活继续很规律,拉琴,跳绳与看剧,和娃搞,读同人,有时候做饭,洗碗,我们家没有变成阳性没有生病不仅有饭吃还有挂耳咖啡喝,真的算是相当不错的生活了
我已经从烦躁→开心(因为吃了鸡以及上了课)→静默(虽然根本不想说话,但是还写了这么长的blog,叹口气)
同学的群里从热热闹闹也变成了没什么人讲话,可能大家也都适应了,人类适应起来也是很快的
我觉得我自己何止是适应啊,一开始还觉得这啥时候是个头啊,现在简直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想到说不定有一天我们就被放出去了,就要开始愁开拓业务愁养家糊口了,就有点害怕,外面的世界很危险啊,不如就这样封下去吧,蛮好的,封死算了

封控刚刚开始的时候发现自己胖了非常非常多,前所未有的分量吓了一跳,然后我就想不能再吃甜食了,一日三餐要稍微控制一下,以及再跳个绳,做个操
大概是从4月6日开始吧,我就再没有吃过甜食,一点也没有,似乎也没多想吃,某天觉得有点低血糖吃了两颗麦提莎,也并没有觉得多好吃
并非是不觉得饿,如果晚饭吃得少的话临睡前会觉得有点饿,但是觉得饿的同时并不觉得馋也没有想吃什么,想到那些烤肉啊,奶茶啊,惠食佳啊什么的,心如止水
感觉略略有点怪诶

《second life》又读完了,读完了的时候还是觉得好感动啊,真的好感动啊,最后也并不是ss就完全克服了他的恐惧他的自厌,但是“For her, for this, he would try.”这就可以了,真的,真的愿意try一下就不错了,更何况的是ss的try呢,他那么执着的人

跳绳的时候看完了《白色巨塔》,还挺好看的,但是觉得做东亚人民真是有点没意思,地位低的地位高的,男的女的,都没意思,当然还是地位低的女的要惨得多就是了
现在在看《广告狂人》跳绳,还真是挺好看的!!以前居然没发现诶
体重终于恢复到往日比较重的阶段,希望可以继续往下走走

找到之前看《一招让你的演奏变美》的视频的老师上了两节在线的大提琴课,觉得很有收获,声音突然间能够沉下去了,不是浮在表面,感觉是琴弦真正充分震动起来了似的,自己录了两段和上课前的自己录的相比,效果非常明显,shu也都说能听出区别
另外,手腕的灵活好像也略微会了一点
之前会想要往前走,想要急着学更多,想要觉得自己进度比网上看到的初学者快,比同一时间开始学的姑娘快,然后很快就进入了没什么很大进展的阶段,听录音发现自己音色和音乐起伏和开始的时候相比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虽然会的练习曲更多了,更熟练是有的,明显感觉到为什么上课的时候老师一示范就觉得和我拉得既不是同一把琴也不是同一首曲子,就开始觉得关键在于每一首练习曲都能拉得好听,关键在于音色要好,要有音乐性,似乎这两天我终于在音色和音乐性略微有了一点点长进,练琴觉得更有意思了,每一弓都不能随随便便的混过去,力量要始终保持在弓子上,一直对弓子有控制
继续练琴,继续练琴, 顺便,读到 《second life》 里说“The work was soothing, and he hoped it would soothe her too, that she might find some peace in the repetition, or in the simple creation of something.”的时候,觉得,哎呀,说得对!

鸡汤和许愿池

律所发了物资大礼包,非常温暖,里面有一只鸡!我看到律所公告说有给大家送鸡的时候我就激动起来了,天热了,于是非常担心志愿者不能及时送到,鸡发生什么不测,好在最后是在晚上排队做核酸的时候送到了,做完核酸shu抱着一大箱子菜、米和一只已经化冻了的走地鸡上楼来,当即炖起来!太开心了,以至于昨天晚上睡觉想想第二天可以喝鸡汤就很高兴
发了个朋友圈,有个做HR的同学来问说供应商是哪家,她也想动员老板给大家买这个,又和我感叹说,真的好想吃鸡啊!

今天几经波折的楼里的社区团购到了,按理说参团的人应该有两只鸡,但是不知怎么有人就只有一只,在群里团长说收到一只的报房号,退一只的款,大家纷纷表示不想退钱只想吃鸡,还有个人说,孩子想吃鸡肉,然后就有好心邻居让出了自己的一只鸡,场面感人

真的,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说心灵鸡汤而不是心灵排骨汤,鸡汤啊!它就是不一样啊!确实是能抚慰人心啊,起码稍许抚慰一丢丢

shu加入的本小区团购群,但是该群经常什么都团不着,然后群主就把这个群改名为“公寓许愿池”了,很好笑

前两天非常暴躁的时候读《second life》,还去翻了评论,有很多人不止一次的读这篇文,很多留言的人是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读了,不止一个人在很down的时候从里面得到了一些安慰,我昨天看到在老伏死后,他的黑魔法标记消失了,小臂变成了一块普通的皮肤,“……allowing himself to touch skin that had been forbidden to him for twenty years, skin that was his own again. The brush of his fingers against his own flesh was as intimate, as electric, as masturbation. He closed his eyes and savored the tickle of his fingertips against sparse, short hairs. His own again.”他也第一次获得私人空间,重获自由的茫然和恐惧,“Aloneness, yes. He had often been alone, in fact, more often than not. But privacy… to know that no one would call for him suddenly in the night, that he would pass as many hours here as he chose, uninterrupted… that no one would delve into his mind to seek those things which might have been loosened by drink… He was nearly as horrified by the idea as he was relieved.”
以前并没有对这一段印象特别深,但可能是时时处处没有安全感,可能是什么都容易被轻松夺走,可能是随随便便会被塞到方舱,可能是正常生活随时会中断,所以还是想再次感叹一下,一切属于且仅属于自己的东西,都令人觉得弥足珍贵

说起来为什么我今天心情这么好呢,一方面是喝了鸡汤,一方面是终于上成大提琴课了,开始学一些新的东西有一些新的进展,自己拉琴所带来的的快乐和是听人哪怕是听大师拉琴完全不同维度的快乐,所能获得的平静我还没在其他任何事情里找到过,不知道这种快乐里,是不是多多少少有一点因为这是我自己的,这是我自己的音乐(虽然可能离音乐还很远只能说自己的噪声),所以敝帚自珍而带来的

仅有的春光

昨天晚上群里传要全市统一家家户户门口贴封条,一夜之间居然贴了不少人家,我一些同学家门口已经贴好,半小时后又传紧急叫停,有些人家就没贴,真的跟个笑话一样,半夜三更一线人员和志愿者不送菜不送粮忙着贴封条,大家还真配合啊大家

家长群里每天都有很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比如说有个家长终于等到说街道要送物资了,其他家长打击她说,说不定是中药而已,然后她收到之后拍上来,是且仅是一袋挂面。。。有家长声情并茂的说真的好想吃肉包啊,只能经常看看手机里的图片了,有个家长说她吃掉了发芽的土豆,觉得浪费太可惜了!还有家长说前两天居然把莴笋叶子切了,真是没经历过不懂事,马上有家长和她说,莴笋叶子可以做菜饭,她说现在已经洗好了,拍给大家看,切切也有一大盆呢,。。。
本地各种奇怪荒唐让人想吐出一口血的事情层出不穷,非常扩宽想象力

志愿者和一线非常辛苦,也就是说,你能看到的人确实非常辛苦,凌晨还在为人民群众送菜到门口,可是,人民群众有手有脚是自己不愿意去买菜去拿菜么?现在一番折腾,人民群众不但要积极配合,还要感谢志愿者感谢这个感谢那个,这不就是大型PUA现场教学么?

楼里有个人半夜三更想出门,结果碰上半夜三更出门帮大家搬团购物资的志愿者,志愿在发在群里说为什么还是有人不自觉,说好的足不出户呢,到底有什么事非要出门不可?!业主群里大家一通讨伐这个不自觉的人,还要想各种措施防止下一次。。。可。。。如果人家就是啥事没有,就是实在太烦闷了,就想趁着月黑风高无人看守下楼走一走很难理解么?!嘿。。。滑稽伐?!

以前看到过有人问,为什么生育率上不去,有个人回答说,“我小时候,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经常说,你们现在多好啊多幸福啊,而我经常觉得我小孩也太辛苦太没意思了。。。”

总有人觉得有不同的想法是有人带节奏,真的还挺可笑的,所以这些人就觉得我们人类是不可能靠自己的经验和见识得出一些和宣传不同的想法的么?哪里来的自信啊这些人

又在重新读《second life》,里面的教授在自尊和自厌之间摇摆,在到了最后的时刻,他一边整理学生记录一边想,希望后人看到这些的时候有人能觉得他想要努力一个好校长,没有留下烂摊子,啊,备受蹂躏的教授真是惹人怜爱啊!还有一幕写他按照邓布利多的要求,要在最后把“哈利必须赴死”告诉哈利,他在办公室检视自己的记忆,选一些准备临终的时候给他,他一边选一边想,可能这是很惨的生活历程,但,这就是他自己的生活,又记得当初《Advanced Contemporary Potion Making》里教授说“However little I have, it must be mine. In time, I would grow to hate you, and I could not bear that either.”
对,我自己的,我自己的生活,我自己拥有的是且仅是自己的东西,真的,异常珍贵。

昨天又看了一遍罗大佑2004年“搞搞真意思”香港演唱会,是好啊,唱到《永远的微笑》“我不能让谁夺走我仅有的春光”,我想从4月1日正式封闭到现在(浦东人民还比我们多4天),每天站在阳台,看到街边的树从枯枝到朦胧新绿,现在已经绿得很明显了,看着这些日渐绿起来的树,我想这就是我目前仅有的物理春光了
前几天临时找了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大提琴在线教学,明天下午会是第一次上课,因为这就是目前仅有的精神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