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的快乐及其他

执业里面最大快乐的时刻当然是收到律师费的时候,但是还有一些时刻也非常快乐,比如说经过困难拿到胜诉判决,比如说抽丝剥茧发现有利之处,比如说庭审的时候行云流水,比如说。。。参加一场暗流涌动的谈判
暗流涌动,乃至于都不是暗流,是火星子都冒出来的谈判,本人作为参与律师,而不是主谈律师,真的,太有意思了。
如果是作为主谈律师,压力很大,很多反应要当场给,谈完仿佛都脱层皮,不怎么有趣。如果纯打酱油只为了以壮声势去的,对来龙去脉不甚了解,也没什么大意思。
而作为参与律师是最最好的角色,一方面了解双方成员背景、事情的前因后果,双方的筹码和本方的策略,未来的最终目标等待,一方面不用真的去和对方掰手腕,而是暗中观察对方来客的心理变化以及本方大佬的临场应变,感受气氛明暗起伏不定,看球怎么抛怎么接,信号怎么给,哪里退哪里近,哪里是以退为进
如同一场谍战剧。。。每一句话都有潜台词,每一个内容都有想要传递的真正目的,真诚的给橄榄枝+真诚不留把柄的威胁恐吓

看似没有什么当场的成果,但是信号已经出去,空气里已经有隐隐的血腥气,偏偏两边都笑盈盈的,“辛苦今天专门跑一趟,天这么热”“没有没有,这都是我应该的事情”“来来来,我来送到电梯”“谢谢谢谢,那今天就到这里我们后续有情况随时联系”

就。。。真的还蛮快乐的,因为这不仅仅是现场观剧,甚至还参加了剧后研讨会,大家复一下盘,各自分工,开搞下一步

老师暑假出门终于回来了,终于我又上课了,上完课觉得自己进步得不得了,一边收琴一边和老师说,我觉得上完课仿佛有了重大提高,但每次都一回家就退回原形,她笑说正常正常,回家能有个50%就很不错了,我回到家赶紧拿出来再巩固,果然当下里只剩下10%,到了下午最多最多5%。。。但是shu说,如果每次都能进步5%,有复利的作用,进步也会很快的。。。啊,正常定期上课才是王道
有几个特别有收获,立竿见影就好听了很多的改进,老师说我拉双音手掌太撑着,右手手掌往下压一点,双音立刻稳定均匀。。。说我左手其实没按实,慢速音阶里面左手每一个音都用指腹按弦按下去之后力量持续往下推,声音立刻变扎实,我回来录音和之前的录音做了对比,特别明显
啊,好想发财啊,好想有钱有闲啊

小咏叹调

巴赫的小咏叹调,是很久以前学的曲子,想要搞得更好一点,一开始是找小红书上比较喜欢的版本模仿,后来想,咦,大佬有没有拉过?也听了几个版本,听下来非常喜欢史塔克的版本!这首曲子,曲调舒缓,是慢速的曲子,很多人会拉得非常浪漫派,就是很胖很浓很抒情,我一直觉得不是特别好,史塔克的版本则特别瘦,但是柔和,是我理想中巴赫的柔板该有的样子
一遍遍的模仿之后仿佛觉得自己有了重大提高,一录下来就发现并没有。。。叹口气

顺便说,维瓦尔第的e小调的第一乐章的广板,老师当时教我是说,在巴洛克时期同一个音要做断开处理,要拉出巴洛克的感觉,很多地方要用余音去补足,但是我听很多人拉,真是拉得缠缠绵绵啊,当时听了史塔克也觉得特别好,非常有巴洛克的美感,感觉我老师教我的和他的版本特别一致啊!
又顺便说,我觉得啊,演奏家的长相气质和音乐真的是有点关系的,史塔克看着很干瘦,拉琴风格就是很清冷,而奥依斯特拉赫胖乎乎,拉琴风格就非常丰腴
演奏家我觉得毕竟是表演的艺术,虽然出名的演奏家大部分都长得挺好,但如果我喜欢他们的音乐的人基本都是长相我觉得也还不错的呢

然后跑去找梦幻曲的版本,也听了若干版本,听下来是老罗的最喜欢,准备模仿这个!!
这么听下来,西西里舞曲确实是非常浅薄的曲子,就是好听而已,大佬好像都拉得差不多。。。但也确实是好听的

我觉得啊,如果我能把喜欢的版本模仿下来,也不说多像吧,哪怕有个几成也非常高兴了,好像我并没有很像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因为。。。言简意赅的说,我就没有理解
更多时候拉琴我是当做做手工/做菜一样去做,能复刻出来就足够满足,那么为什么要复刻呢?为什么不直接听人家拉琴的,我想,又和织围巾一样了,我要这是我的,是我有能力且真的做出来的,我的我的我的。。。
一个非常。。。重视所有权的人

在路上听了一段格鲁米欧的勃拉姆斯的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一直非常喜欢的一首,第二乐章更是觉得很好听,今天听下来,觉得,咦,为啥我觉得他每一句最后都落在地上的感觉?而不是盘旋而上。。。好奇怪啊

我觉得我学琴活动还是没有真正回到正轨,希望可以快点进入正轨,啊!
然后,想着想着,我又斥巨资买了两根新弦。。。
啊,冷藏过的软的黄油桃真的超级超级好吃,呀!

忙成陀螺

我已经连续好几天一点半以后才睡了,而且还老清老早爬起来干活
昨天快8点从办公室出来,脑子都不转了,一点也听不动学英语播客了,就翻出steve barton的《贪欲》来听,结果显示3人在听,也就是说此刻,还有俩人在和我一起听某个吸血鬼怨天怨地

百忙之中,在论坛上看了个帖子,说如果入了一个低收入的行业/专业,是不是一辈子就这样了,做的不比其他行业少,拿的比其他行业少,然后即使转行,吭哧吭哧转,也要若干年后才和初入行的人一样,说不定大好年华已过,毕竟20岁的心境和30岁总是不同,生活即使享受起来也体会不同了
有人安慰她说,但你说不定比较轻松呀,说不定工作内容比较有趣呀,这个那个。。。我只想说(当然我没跑去留言),可不呗,这辈子就是这样了呢,不是说,你这里少了那里就多了,大家总量差不多,运气不好不当心入了一个低收入的行业/专业,很有可能你就是干得多拿得少工作内容还不开心,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啊。。。

前两年程序员挣得那么多,难道他们就比小医生更勤奋更辛苦更聪明么?我们挣得比流水线工人多,难道我们就好意意思说我们比人家更勤奋更辛苦更聪明么?能不能卖个好价钱,原因那可是太多了太多了,自身特质起到的作用甚小
换个领域,就是重新开始,就是比人家享受生活晚,走过的路就是白走了,但还能怎么办呢?起码也享受起来了不是。。。有总比没的强。。。不开心的话。。。那就不开心着,要么吃点巧克力?
天下多的是不劳而获的人和劳而不获的人,虽然比上不足比下还是颇有余的,我的策略基本就是鸵鸟款,自己生活里多找点快乐的事情,对自己好一点,其他的不听不看不想不问,如果非要比,也要往下比
所以我对文艺作品里面那种上位者的痛苦,皇帝的孤独啦,领导的无奈啦,美女的不方便啦。。。真的。。。毫无兴趣。。。完全无法共情

又,话说我发现,搜索国内关于谢林(Henryk Szeryng)的资料/评论,没有任何一个人说到他非常嗜酒,说不定还酒精依赖,每次上台都要喝很多,一身酒气的上台。。。但是如果看英文网站或者英文论坛,这简直就是公认的背景知识
所以,我在想,我一直觉得谢林的音乐里有一种很自由的感觉,是那种在空中的自由,在空中骄傲的上下滑翔的自由。。。搞了半天是喝高了咯?!!不仅在空中飘着还飞不稳当?!
啊。。。我也试过,但我喝点酒去拉琴只会犯困。。。叹口气

一点也没有假期结束的感觉

去成都+四姑娘山度了一周假,回到家就立刻开始工作,为什么毫无不适应呢?为什么没有对假期的依依不舍呢?显然是因为整个假期我都在工作。。。无缝衔接
在成都去四姑娘山的路上看到高速公路的指示牌,那些地名,会让我想起一些人一些事,还颇为历历在目,甚至那时候的天气,那时候的对话都还记得,想想已经是快20年了,可是就是记性很好啊,怎么办啦?

回来之后百忙之中想了想,还是收了一张伊丽莎白音乐会版的票,虽然对这次的卡司无感,但是,但是我想想,如果不去说不定以后会后悔,老是想着早知道当年啊。。。如果去了觉得不灵,也无非就是几张小红和一晚上时间,还是可以浪掷的
这样一来,8月底去看剧院魅影,9月初去看伊丽莎白,真是还挺期待呢,咩嘿嘿嘿

一回来就跑去练琴了,可惜没有觉得peace,估计是手里这个活儿令人焦虑,总之还是心浮气躁的,心思不够沉,啊,好想上课啊,我觉得定期上课真的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了

说起来最近手里的这个活儿,很复杂,很庞大,如果能做的漂亮,我觉得我就又成长了很多,希望能尽快有一些突破

大家都在看奥运会,我好像对对抗性的比赛/打分的比赛就很无感,相对来说还是喜欢自己搞的项目,无论是跑步还是跳高。。。不过其实跑步或者跳高也就是碰到看几眼,也并没有很热爱。。。跑/跳得特别美,我是能感觉到的,但,还挺难体会体育观众的那种心潮起伏的诶,很难理解那种投入进去,为喜欢的运动员/队伍/国家赢而欢呼,输而沮丧的感觉,就觉得,和我有啥关系啊?!但我也相信,能投入的人应该是觉得获得很多乐趣的吧?客观上我也知道体育比赛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娱乐项目,而且也还有灌篮高手啦,排球少年啦,足球小子啦,以及各种让很多人觉得很“燃”很热血沸腾的影视作品。。。我觉得也可能对体育没感觉的主要原因是,我体育太差了
总之,想再次感叹一下,人类的乐趣来源还真是相当多种多样啊!

人工栈道

四姑娘山真的是太太太太美丽了!而且有非常好的人工栈道,坐车到高处,沿着栈道往下走,远处的雪山,栈道一边是野花点缀的草甸另一边是溪水和杉树,真是不仅美还令人走得特别有安全感,完全不担心滑啊踩到水啊要挑路啊有牛粪啊有虫子啊,只要走在木头栈道上看着风景就行,甚至连蜿蜒的木头栈道我都觉得很美。。。我走得开心得不得了,和shu说,我觉得这辈子没见过这么美的风景,连阿尔卑斯山都比不过,因为我去的阿尔卑斯山那部分没人工栈道!!

住的民宿也非常贵而美,看出去就是长坪沟的景色。吃得也很好,尤其是下午茶,正对着幺妹峰的积雪,喝很香的正山小种,配水果、坚果和山姆的桂花酒酿马斯卡彭奶酪大福,实在是太舒服了
怎么说呢,就是我特别喜欢的人工处理过的自然,就只想,纯粹的享受/欣赏自然,并不怎么想和自然互动
以及我也根本不喜欢和动物互动,我觉得,自然界的一切,和我们人类就。。。各自呆着就好。。。

当年穷又爱玩,也徒步过雨崩,睡过大通铺,其实也并没有很多很深的快乐记忆,反而当年那一路我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是香格里拉的人工栈道(当然也可能就是因为那段特别美,所以才设置了人工栈道)。。。现在想想,可能我就觉得。。。我对于出去玩只是叶公好龙,我并不是真爱出去玩,只是自己以为自己爱出去玩,而之所以能艰苦的出去玩可能只是为了和喜欢的男生出去玩。。。

正是因为没有那么爱玩,所以如果钱不够以至于不能舒舒服服,外加吃得好住的好,我也可以不出去的呀。。。也没有一定要出门嘛。。。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是我是腐化堕落了,是进入了人生新阶段,后来认真想想,可能只是放飞自我了。。。所以,居然为着这种腐化堕落还挺自豪呢,因为我又诚实的面对了自己

总体来说我喜欢开阔的景色,我特别喜欢的景色就是远处有高山,近处是非常开阔的大片草地,草地边上还有溪流和浅滩,偶尔有点几棵树,如果真的走进山里去或者是窄窄的峡谷或者峭壁或者树木重重叠叠的那种景色我就不太喜欢。。。所以,四姑娘山的景色实在太太太太合适我了!!
我觉得啊,舒适会大大增加景色的美丽程度,艰苦会大大减少景色的美丽程度,比如说之前雨崩徒步太累了了,完全就没觉得有啥好看的。

啊!幸福!真是非常快乐的旅行。。。虽然有点高反,虽然我一路上在干活,虽然我到四姑娘山的第一天晚上不仅加班还开了个电话会议,但,还是好幸福啊!对着雪山干活和在办公室里干活还是不一样啊不一样

小熊猫

小熊猫比大熊猫好看诶,大熊猫看起来颇为静态啊,和看图片差不多嘛
看到小熊猫活泼泼的在树间跑来跑去,还是很让人快乐的,我觉得动物在自然界(虽然是很人为的自然界)就是比在动物园好看啊!
期待有一天能去非洲,晚上住奢华的酒店,白天出去看草原上的长颈鹿,。。。

熊猫谷还有个板块叫“熊猫教育中心”,让我一惊,难道熊猫也需要受教育么?!他们学什么呢?!学野外生存之道么?!到了教育中心门口,才忽然领悟,是教育我们,教育我们关于熊猫的知识,而不是教育熊猫,让熊猫学知识。。。

三星堆确实很好看,shu觉得三星堆和玛雅文明都是外星人搞的,而且是同一拨外星人,我觉得很有道理!这就是三星堆的魅力啊!
都江堰我不太懂,但是看到江水澎湃,远处的重山叠嶂,还是觉得非常开阔舒服,在桥上站着看了老半天,然后觉得人类啊,还是应该和爱的人抱紧紧的,大自然真的还是很雄浑的,我们搞不过它

那个写blog的姐姐很友好的回我了,开心!算是英格丽徐交流的第一次啊第一次!
又一次读完了勒卡雷的《小鼓女》,确实挺喜欢的,间谍小说我喜欢的部分之一就是格格不入,我之前以为的格格不入是进入对方阵营,赢得信任,如鱼得水,和大家都玩得来,但其实心里有一块地方对方永远无法进入。但这次读,我发现,其实仗打多了,不仅熟悉对方的那一套说辞,也很知道自己这一方的不堪,他在自己的这一边,在自己的阵营里,也同样格格不入,没有办法完完全全相信自己这边的说辞,比如《小鼓女》是写了三代摩萨德战士,而主角贝克作为第二代的摩萨德战士,他是同情巴勒斯坦的,也和新一代的激进的要打出生存空间的那一派颇有分歧,换句话说,男主作为一个军人是坚定的,但他同时也是厌战的是有保留的,他行动里尽量要护查莉周全,他关注查莉的每一次心里变化,他明白查莉对他的心,一开始的故事当然是利用了查莉,但是到后来,他尽可能不利用她的爱,而是明明白白告诉她所有的风险,要她自己选择,查莉和他都不是被推着走的,他们都做了自己的选择,啊!好看!
说起来,勒卡雷的众多书里,我觉得这本是为数不多的BG,以及he,所以我特别喜欢~~~~

传统小说爱好者

周六读完了《spook street》,还挺好看的,感觉比第二本更看的懂一点,总体来说还是对lamb和Catherine的关系很感兴趣啊!后面有一本,据说戴安娜跑去告诉Catherine,她前老板是lamb杀的,Catherine大受震撼,整个人都不好了,重新开始酗酒。。。啊,我特别想知道到后来lamb和Catherine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的关系啊啊啊!!以及他俩在柏林墙倒掉之前有什么具体的爱恨情仇么?!用bing搜来搜去,意外的发现一个读书博客,是这位作者的粉丝,她读了目前出的所有的slough house系列,我已经跑去留言了,用上了我的破破破破英文(基本就靠AI),还是很期待博主能回我告诉我一下,他俩到底。。。什么关系啊!!
但是我还是想再次感叹墙非常影响我的学习大业。。。要是能随随便便上reddit之类的就好了

说起来,我对这个作者颇为不满的一点就是,他对人物有点随便嘛,随随便便就有人死了,随随便便就有人加入slough house,怎么说呢,我还是喜欢传统的小说式的,是一个相对比较固定的宇宙,基本上就是这些人,以及所有的主角都有一个结尾,最好还是一个happy ending!

啊,以及,我很爱“人物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过去,写的是当下,但一两笔勾连到过去的,而且过去还颇有点苦涩”的这种手法啊!

第二次在读《小鼓女》,这次看懂了很多东西,巴以搞来搞去就还是那样。。。豆瓣上那篇影评下面的有篇书评(或者说书和影的对比)写得真的太太太好了,说起来我觉得勒卡雷的很多小说还是可以重读一下,咩嘿嘿
间谍小说就是好看啊。。。完全奇幻的世界有时候会无法进入,疲惫的现代生活也实在太过疲惫,不想看人一模一样再疲惫一遍,而间谍小说就是一个很好看的小宇宙

说到虚实相间的小宇宙,说起来罗阿姨真的太擅长把一些很抽象的概念写得很具象了,比如说夜骐,只有见过死亡的人才能看到夜骐,就是。。。怎么说呢,有些东西你虽然看不到,但是可以感受到,就是存在着(看不见夜骐也不影响夜骐可以拉马车)但,只有两个人有共同的经历才能看到共同的东西
比如说众所周知的摄魂怪→抑郁症,就是摄魂怪的出现周围的一切都冷掉了,人仿佛再也快乐不起来,而抵御摄魂怪所需要的是“呼神护卫”,用所有快乐的记忆集中在一起召唤出守护神。。。
比如施出不可饶恕咒,需要内心有恶意,有恨,有想要伤害对面这个人的强烈的愿望,这样的设置之下,想在天文台楼上,SS能对邓布利多喊出阿瓦达索命,其实SS是对邓布利多有恨的,但这种恨不仅无损SS的光彩,反而有非常感人的地方。。。而同样场景的马尔福,他下不了手,一方面是他就是这样色厉内荏的小青年,一方面也是他没有这种恨
比如说博格特,这不就是噩梦,或者说做噩梦的具象体么?
比如说大脑封闭术,某种程度就是密封/回避/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对方感知到情绪的变化啊

罗阿姨的侦探小说其实还挺好看的,但是就是这些案子太吓人了。。。搞得我有点看不下去。。。就不能干脆利落的杀个人,主要就开始破案么?那些案件又复杂又瘆得慌。。。叹口气

很多日才拱一卒

周末在家里认认真真做了几个菜,啫啫牛肉煲、麻椒鸡、糟卤虾,一碟炒鸡毛菜,配一杯冰凉凉的起泡酒,啊,好吃!吃得很舒服。。。吃得好就是开心啊!

继续搞我的双音,经历了一周多究竟在拉什么鬼之后,有一句终于拉准且声音拉出来的时候竟然觉得一阵感动,双音的和谐饱满确实和单音不太一样诶
昨天拉了一下《木兰辞》,很简单的曲子,shu说,咦,有点好听诶!我觉得我好像终于拉得有点起伏了,虽然这好像已经是我第一百零八次觉得有点起伏了。。。可能依然只是错觉

这两天在读《spook street》,还可以。外祖父于river,lamb于river,某种程度就是爹,river希望得到爹的认可。我和shu说,为什么男孩子的成长都是在找爹呢?不管是哈利波特还是river。。。那我们女孩子的成长都在干啥啊?shu一边刷牙一边说,大概在寻找自我吧。。。
哦哟,我觉得有点道理诶。。。一边已经在高阶的发展自我,一边还处于挣脱束缚的阶段,有点惨就是了

发现悲惨世界要来演出的是我看错了年份,不是今年11月,批文写的明年11月。。。啊。。。几乎没办法想象如此久远的事情
不过8月还是能去看《剧院魅影》的!说起来,这部戏在深圳也不知道广州貌似已经上演了,小红书上大家吵来吵去的一大重点是,魅影的演员到底有没有台独言论。。。一派认为既然让他来演出了,肯定没大问题,一派认为就算国家让他来演出了,我们也要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要不放过任何一点可疑的言论。。。怎么说呢。。。我就觉得吧,活该大家没有丰富多彩的文艺生活。。。

最近再一次学英语学的很起劲,一直想要用英语学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学英语,但是考虑到我既上不去google reader,也上不去ins和reddit,更看不了youtobe,就很生气!!耽误我学习进步!
上下班路上开始听一点听力的东西,我才发现,啊,大量大量的单词完全不知道怎么读,比如period,完全不知道它读起来是这个样子的。。。比如说我才知道总统套房的套房和西装不是同一个单词,而且套房的读音听起来好奇怪啊。。。我在看书的时候,一般是看语境判断它是套房还是西装,根本没想到它俩是俩完全不同的单词啊!
说起来,我觉得我要么就是记性不行,要么就是学习效率非常低,或者学习方法有点问题,但凡有点效率我也不会学来学去这么多年还是这点水平,不仅很多日才拱一卒,说不定卒它还要走一步退大半步。。。话说,我从来没搞过听力诶,这一次,希望在练习听力的帮助下,有新的进步,呢!

就是这么不能比

昨天回家和shu说,听说悲惨世界要来演出,我说要去看,shu说你可以带杨小恒一起,我说,要三个人一起,你也要一起去呀!于是,shu大概想看看到底这个东西灵不灵,就在电视上投影了25周年版,因为他觉得这个版本比较清晰,我也是第一次看这版,shu有一搭没一搭的看到芳汀之死,我彻底觉得不行啊,和shu说,要看10周年版!!10周年版当然是比较糊,但是然后放了10周年版之后,shu就和我一起看下去了,完全看进去了。他也非常喜欢,看完之后我俩又去扫了一眼25周年版的尾巴,就是Final+彩蛋,shu叹口气说,真是不能比啊,完全不能比啊!

真的就是这样,就真的是不能比啊,一比较,一放在一起,就是这么高下立见,高下立见到我简直替25周年马斯吕臊得慌。。。10周年艾潘妮这会演芳汀,我觉得。。。她的艾潘妮非常非常好,但是芳汀,尤其是芳汀的魂魄,过于实敦敦的,有种生命力很强的样子

然后我俩还去看了一眼安妮海瑟薇的电影版,这个电影版。。。就太电影了。。。这么电影的情况下,演着演着唱起来就非常奇怪,我觉得舞台剧总体来说是一个很概括的东西,在概括里有很细腻的部分,但是电影是一个力求写实的东西,就很奇怪

10周年版,每一个人都特别特别好,都特别准确,在一种很准确的基调之上有非常细腻的部分,也有现场因为观众欢呼而夸大的部分,显得特别有气氛
话说,我觉得这个戏还蛮符合我们传统舞台的戏的,有负责一身正气的老生(冉阿让),有负责暴躁吓人的花脸(沙威),有负责贞洁圣光的大青衣(芳汀),有负责插科打诨活跃气氛的丑角儿和彩旦(酒馆夫妇)
还是要再说,大合唱真的很带感啊!

又,我俩还去看了一眼法语版,看的是芳汀之死和Final,啊!才发现,法语原来是一个如此。。。软绵绵的语言啊!听着非常不铿锵

希望年底可以是剧来,而不是音乐会!握拳!

音乐的威力

昨天在B站上看到有人发了一段大提琴悲惨世界组曲,点开来听了一下,还挺好听的,然后又跑去看了一下10周年版的结尾,就是17国各语言的冉阿让上场,用这些不同的语言,一人一句到后来一起所有人合唱“people song”的那段,依然非常非常震撼,是那种瞬间一身鸡皮疙瘩的震撼,令人热血沸腾,在B站上点来点去,后来又听了一遍《amazing grace》,则是一下子很轻易的把我带到一种高于自己的地方,充满了一种被赦免的感激(?)
我就觉得吧,音乐真的是有威力的,自带一种煽动力,一种感召,一种教化,我们古代人说礼乐,西方古代人的唱诗班,确实也都有道理,音乐能使人,起码能短暂的使人觉得自己变好了一点点
另一方面,也能理解音乐确实是宣传阵地,靡靡之音就是会让人靡靡。。。

在小红书上看到悲惨世界似乎会来演出,啊!太期待了,要去!悲惨世界和剧院魅影我觉得属于谁来演我都想去看一下的,但是吸血鬼之舞或者伊丽莎白来演出的话,如果卡司喜欢我会去看,而如果maya来演出的话,演什么我都会去看(也确实去看了,啊,麦克白夫人,多么难看的剧啊)。。。这就是。。。有一些剧是为了看剧,有一些剧是为了看角儿

周日去上课,我觉得还是那点问题,A弦的上半弓还是抖到不行,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已经拉了两年琴了,A弦还是这么抖啊?!!生气。。。但还有颇一些新收获,上课真的很开心啊,以及每次上完课我都觉得拉得更好一点了,然后回家练着练着就又回去了。。。这真是进一步退大半步啊!!

反反复复练习但是反反复复不行,其实还蛮烦躁的,也不能说不痛苦,然后我就在想,对于痛苦似乎有的能忍,有的格外不能忍,想起来想去,我觉得对痛苦耐受程度和是否能选择停止/离开,密切相关,就是如果觉得自己有选择,如果觉得随时能离开,只要喊出安全词(?)痛苦会停止,那么能耐受的痛苦远远大于你觉得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候。。。后者很快就不行了。。。因为前者的痛苦只是痛苦的事情本身,后者的痛苦还叠加了无力/失控/没有尽头/没有解脱/被控制等等负面情绪,就更重以及更难以背负

又,最近我看到有个人读了一本讲抑郁症的书,里面提到,说抑郁症的一大症状就是不能做远期打算,无法想象未来,就。。。忽然觉得其实社会上的相当多人都有抑郁症的症状。。。又话说,在严酷的环境里,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好过一点的情况下,能不能撑得下去,很多时候就取决于认为这事儿能不能过去,究竟有没有未来,感觉没有未来且当下里痛苦又过于巨大,那确实不如S了算了,我记得王小波在文章里说“老舍先生自杀的年代,我已经懂事了,认识不少知识分子。虽然我当时是个孩子,但嘴很严,所以也是他们谈话的对象。就我所知,他们最关心的正是赶得上赶不上的问题。在那年头死掉的知识分子,只要不是被杀,准是觉得赶不上好年头了。而活下来的准觉得自己还能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