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近在看“李松蔚”的公众号在想的一个问题,他提出来一个点,确实是我以前一直困惑以及没想好的,那就是说,理解会不会带来一种负面的情绪/行为的放大?也就是说强化了这些负面的东西?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的,准备复述一遍的同时增加一些自己的想法
对于负面情绪/行为的理解会强化这种东西,背后的逻辑说穿了就是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一个行为,给这个行为奖励(理解在这个时候被视为一种奖励),就会增加这个行为,给这个行为惩罚,就会减少。(以下简称为狗狗法)
这个东西在具体的行为上可能是对的但是对于独立的行动来说,是不对的,人们的行动受到更多来自内部的动机的指挥。比如说,小人不写作业,死命骂她,她就去写了,这个是具体的行为,但是她可能会通过打骂变得发自内心独立自主的热爱写作业嘛?!不可能的呀。从这里来说,狗狗法其实是影响不到独立的行动的。独立的行动有自己的逻辑,内在的动机根本不适用狗狗法的原理。
所以呢,所以就是要真的理解对方,看到对方行为之下的感受,才有可能真的解决问题,看到了理解了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呢?无所谓啦,反正刻意不去理解或者刻意淡化也不会解决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问题解决不了的么。。。
插话,从我的实际感受来说,我觉得曾经对自己使用的比较多的倒不是狗狗法,而是先安抚再表示一种你不应该有这么强烈的负面感受的试图淡化法,其实效果很差。因为这里会带来很大的冲突,1)我不舒服;2)心里有个小人说,你不舒服是不对的,根据实际情况人类不应该这么不舒服,在1和2这种条件下,就我个人而言,心里的小人是不可能成功劝慰自己的,相反肯定是我就更不舒服了啊!我除了依旧不舒服之外,我还要和那个小人辩论,为它生气,怎么可能缓解得了啊。所以,就是要看到这种感受,要接受这种感受,不要用这种场景应该有什么感受来说服自己或者说服别人,这是说不服的,反而更拧巴
说到真的看见或者理解之后,李松蔚在别的文章里讲到一点也很有意思,要注意理解和解释的区别。是真的试图理解这个情况这个感受还是试图去解释?比如说,刚生完孩子,我觉得我很不开心,“理解”是不开心是因为有什么具体的想象么?是有什么担心或者恐惧么?等等。而“解释”是产后荷尔蒙发生变化,很多人都会不开心,这就是产后抑郁。给出一个理由给这个情况起一个名字的是解释,而碰触到更深层的东西的, 理解其实是有力量的东西,是能带给人成长,而且能够真的被看见的时候那种喜悦也是巨大的,如果不能没办法遇见这样的人,能够理解别人能够理解自己,应该也会使得生活更愉快吧。。。理解别人并不是支持别人,更不是压缩自己的需求满足别人,而是看见真正的人,至于看见之后是不是满足,是不是以对方想要的方式满足,那就看自己开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