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回来并不怎么想干活,结果到了下午事情就很多起来,然后一开始干活儿的时候就说服自己这是在演出,此刻我是在扮演一位劳动模范,结果就入戏了,晚上加班到快8点才离开办公室,觉得做了好多事情,好像一个真的劳动模范!
昨天上午开庭,又是一个共有物分割的案子,又有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又是一个不成器的舅舅。。。无新事啊无新事
那天抽了一本《好心眼巨人》的英文版来看,才发现书里有非常多作者自创的单词和谐音梗,比如说巨人说有些巨人只喜欢吃土耳其人,索菲亚瞬间被激起爱国之心,脱口而出,为什么啊?!我们英国人有什么不好啊!巨人说,因为土耳其人吃起来有火鸡的味道啊!又说希腊人不好吃,希腊人吃起来油乎乎(greasy),我就去跑去扫了一眼中文译本,中文翻译说,希腊人不好吃,希腊人吃起来味同嚼蜡,也不能说翻得不巧妙,但是作为我这种读者,还是希望作者严格按照原文翻译,然后加个注释,告诉大家其中的谐音,或者就算翻成味同嚼蜡,也可以增加一个注释说一下原文和谐音。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是本好书,名字翻得很蠢,作者是个男医生,里面屡次提到的H是他男朋友,然而翻译硬要翻成女朋友,第三人称代词,一定用“她”,我只能说一句,呸
最近太忙了,都没怎么听音乐,说起来之前提到Perenyi的舒伯特超好听,就在豆瓣上翻来翻去,看到一个姑娘在一盘专辑的短评里评论说她觉得Perenyi是在世的最棒的大提琴家,我就跑去搭讪,然后这姑娘说她当年上过Perenyi的课,就,啊,豆瓣真是神奇的地方!
还是喜欢听一些熟悉的东西,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已经听得很熟了,听了一版Perenyi的,倒觉得不是太好,在乐队之后大提琴进来,进来的时候觉得处理得和别人都不一样,特别软,但是听惯了进来的时候有那种往上一拎的劲头之后,觉得这么软好像确实是差口气。而且这个乐队也软,听着不精神,话说在南京的时候还听了两段他拉的福雷的大提琴奏鸣曲,仿佛还挺好听的,回来在B站上搜,看到一位叫做Steven Isserlis的大师课,听了一段,这位看起来神神叨叨的,倒还蛮好听,是那种还挺可爱的神神叨叨
继续说回Perenyi,豆瓣上的姑娘说,他“非常学院派的演奏法”,然后我就想到家里有一盒1994年出的CD,一个拼盘,中国古典十大名曲,最后一首是刘丽和陈涛的琴箫合奏《平沙落雁》,小学高年级也不知道是初中的时候,就被深深的迷住了,这么多年搬家都带着,非常中正平和典雅的审美趣味,当时还觉得他们合奏之间的默契尤其令人沉醉。去年在B站上发现了很多很多他俩近期的合奏,也才知道他们是夫妻,目前都在纽约,在B站的视频里有弹幕说“学院派”,哈,原来我喜欢来喜欢去喜欢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啊?!!又说起来,中国民乐里我觉得并没有和声这种概念,但是琴因为有手走音,手走音多的曲子,也是就所谓声少韵多的曲子,比如平沙落雁,就特别适合琴箫合奏,极其互补妥帖
我在想,提琴奏鸣曲往往都配上钢琴,钢琴是颗粒状的音,提琴听起来可以是不断的连贯的线状的音,而在中国京剧里面,胡琴要配月琴(弹拨的颗粒状的音),琴要配箫,其实也都是一样的道理,真的。。。大概就是人同此心吧?
接着说合奏,上次在豆瓣上看到锦瑟说,有的四重奏组合,四个人音乐上非常合拍,但是彼此关系很差,非常不对付,我其实挺难想象和一个关系很差的人能够工作配合默契的,就。。。好神奇哦!
下周日可以去现场听一场大提琴的演出了诶,不知道会不会喜欢,还想着要去试试看学一学,说起来真的要给自己找点少许形而上一点的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