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说这篇课文,这是人教版四年级的语文课文,改编自王尔德的童话《自私的巨人》,我把原文读了一遍,也把课文读了一遍,就是四个字,高下立见
原文非常优美,铺陈得很细致,情节和人物都很完整。当然以我们的眼光来说,宗教的含义非常明显,最后一段小男孩第二次出现的时候掌心有钉痕,个么显然他就是耶稣嘛。但如果觉得小朋友不适合接触这样的内容,或者原文太长(大概有2000多字),可以节选前面的部分,前面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故事了。
而课文改编得一塌糊涂!非常干枯,完全就是一个故事梗概,而且还不是好好概括的故事梗概,还要自说自话的增加了巨人第二次粗暴赶走小朋友的莫名其妙的情节。。。并且最后巨人还要讲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么总结性的直白的教化,傻得我一哆嗦
但最有意思的是,我在查这两篇文章的时候,看到一位“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罗艳梅老师的文章,“《巨人的花园》原著和课文比较”,这位老师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请学生对比阅读王尔德原著《自私的巨人》,并就下面的问题发表看法1)原著与课文的区别有什么;2)你喜欢原著还是课文;3)你觉得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列举一些词形容他;4)这篇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
罗老师统计回收了38份有效问卷,她写到“38个学生中有31人表示更喜欢读原著,这与我之前的预期相反”
有眼光!小朋友们就是有眼光!!或者说云泥之别的东西只要不心怀偏见,就一眼能看出来高下的
有同学说“原文里写巨人去拜访妖怪朋友的家住了7年……课文里写巨人外出旅行”,课文没有童话色彩”,有同学说“课文不应该加最后一段,这样就把意思直接写出来,应该让同学自己领悟”,有同学说“描写寒冬那一段不应该改”,有同学说“童话本来就是写给儿童看的,没有理由把童话改了之后才给我们看”,有一位平时语文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说“这样改写,太不尊重原作者”
说得对啊,同学们!!
与之对比的是,她还请了12位语文教师发表意见,你赞成把原著直接选作教材么?有8位教师表示反对,罗老师总结说“……整个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潜力……教师低估了学生在文学经典学习中的创造性作用”
另外,如果看原文的话,我会觉得可能这个花园也是象征吧,就是内心世界的象征,如果不和外界产生链接封闭自己的话,是不会快乐的之类的,但是看课文就完全看不出这个意思了
总之,看到这样的课文我再次觉得有点悲哀,意思里是我们的孩子只配吃点垃圾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