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裁的技术及其他

周六shu不知道为啥投了屏25周年的《剧院魅影》,我居然又看了一遍,这一遍发现了一个很大的情况,舞台剧的摄像是有问题的!!因为镜头会选择给你看啥不看啥,而且总给特写就看着看觉得很受束缚。尤其是《剧院魅影》这样丰富的剧里面,其实镜头之外的群演也有很丰富的东西,即使都是主角,俩人也都各自有动作。所以看演出的时候观众更自由,可以看自己想看的东西。所以我看剧的时候即使位子不太好,也不喜欢用望远镜,因为会破坏舞台节奏,虽然是可以看到演员的表情,但是看不到身段了,也看不太到其他演员,而望远镜起码还是自己选的,但剧场录像就全靠剪辑和摄像人对剧情和看点的判断了。。。
之前看戏曲舞台录像的时候我没有过这种感慨,可能是戏曲的群演就只是龙套而已,主要就是看角儿,看点非常集中。。。
顺便,我觉得25周年版的观感倒不如这次巡演版,倒不是我对JR有滤镜,而是有一些的小的编排和细节,让我觉得巡演版故事更圆吧,在豆瓣上查了一下,似乎25周年版的版本确实与Original又有一些小不同?

这两天看了两部音乐剧的视频,《Evita》和《wicked》,看视频也没有挑卡司的条件,首选是有中文字幕版,总要先看懂再说
比较喜欢《Evita》,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真的借鉴了《Evita》很多!比如《Evita》里面的che是一个实体化的画外音和偶尔和Evita互动的虚拟角色,鲁契尼和死神,基本就是che的一拆二版本,比如对Evita描述的摇摆,一会切入一会抽离,一会以她的口吻一会以旁观者的口吻,《伊丽莎白》里面对sisi的表现也是非常类似,除了著名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Evita》里面也还有其他有几首歌都还挺好听的

《wicked》我觉得不是特别喜欢,虽然看的是一个偷拍的视频,但是能想象舞台还是很炫酷的,也有一些可爱的小地方,但可能我觉得人物关系还是太生硬了,而且政治隐喻过于cliche,在天朝的我看来,傻乎乎的,没有更细腻更微妙的东西

周日晚上去听了穆洛娃的独奏音乐会,很早以前买的票,差点都要忘记了,同样是在上海音乐厅,但比上次布雷查兹的钢琴好多了!
我稍微刷了一下小红书,大家的评论也都蛮好的,所以啊,演出有没有诚意实在不难区别
去这场主要是因为曲目比较喜欢,勃拉姆斯的两首奏鸣曲+舒伯特,还有两首现代作品,现代作品我不太懂,更可怕的是,因为是两首不间断演奏,中间没有鼓掌环节,我甚至都没听出来哪里开始换了一首曲子。。。啊。。。可怕
下半场的勃拉姆斯第一奏鸣曲和舒伯特非常好听,尤其是勃拉姆斯第二乐章中间的一段双音,非常自然饱满。我觉得穆洛娃的风格,总体来说就连贯均匀,是一个很清丽端正的美人儿,非常自然,不甜不媚不浓郁不冷峻不华丽不过分丝滑,但是很精准,虽然我毫无听音准的能力,但是就是莫名其妙觉得音特别准,可能是因为整个空间里充满着自然的共鸣吧?
总体来说还是挺喜欢这种风格的呢,回来路上找了一个穆洛娃的勃小协来听,啊,好听!

昨天和表姐聊天她去看《巴黎圣母院》,我说,《剧院魅影》明年初巡演到广州,可以去看看,很不错。我说,我当时看完立刻就闲鱼了之后的票,带shu和娃去看了一次呢
啊,不仅有效说明了戏好看,而且还让一个关心家庭的中年妇女形象跃然微信上。。。
但是,我没有说的是,之后,我沉迷于JR的美貌和舞台感觉,又买了五张票,自己去看了五次,而且还远赴苏州去了三回看了两回。。。后半段故事一说,就是一个贪图享乐的追星妇女了。。。这就是。。。剪裁的技术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